请问A因素对B因素的影响应采用什么统计方法

我的本科毕业论文是《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影响》。请问做数据统计的话,我的研究问题应归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安全感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典型相关存在”,还是归为“不同父母教养方式情况的大学生,其心理安全感是否有显著差异”呢?或者是还有其他的方法。我觉得如果做相关研究,那么也会涉及到心理安全感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上了,这是我所不需要的。但是因为大部分的参考文献都是做的相关研究,所以我很迷惑,希望能得到高手的指点,不胜感激!!!
还有一个选择,是否可以做“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是否在心里安全感变量上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我觉得你这个题目做相关容易点,因为很难做实验。
不能做实验的话只能用相关法了。但是相关法不能说明因果关系。
要做实验的话:
所谓的交互作用需要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啊。
哪里来两个自变量?一个是父母教养方式,一般四个或三个水平。还有什么?
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感应该是因变量吧。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是否在心里安全感变量上有显著的交互作用”,那你用来观察的因变量是什么?
你自己定得选题《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已经很明确的说明了你想做一个自变量是父母教养方式对因变量心理安全感的影响。所以只是一个单因素实验。没有交互效应一说。心理安全感可以用量表的方式来测量。但是自变量控制是十分困难的。
硬要做,只能用被试间设计。
不可能随机分配被试,现在才开始教养的,所以真实验设计是不行的。
只能选择事后回溯设计什么的。
但是,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父母方式和孩子的安全感是相互影响的。不是很单纯的一个影响另一个的关系。
所以,实验我觉得是做不出来的。
所以,你才会找到很多做相关的。
所以我劝你做相关,或者换个题目,作比较能够控制的自变量。
最后一个问题。。。你的导师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08
同志啊!!!我也在做论文,我的毕业论文是《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我之前做相关,得出的结论是这两个量表不相关。我死了的心都有了。后来统计老师建议我做多元回归分析,你要做么?
第2个回答  2009-04-08
这类问题应当这样来看待,一般说来,父母教养方式只是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影响方式之一,如果有影响的话。所以应当尽量避免其他因素的影响,一般说来尽量采用“不同父母教养方式情况的大学生,其心理安全感是否有显著差异”。因为,这一描述指出了心理安全感差异的来源是父母的教养方式,而不是其他!是一个大外廷到小外廷的过程,这才是科学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