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评价张靓颖在华语乐坛未来的发展潜力及可能的

如题所述

张靓颖搞音乐,养家糊口成分居多。音乐方面,更多的是靠演唱技巧,以及在华人里还算可以的海豚音。自身实力加上草根奋斗背景,选秀出道顺理成章。
但缺陷也显而易见:张非音乐科班出身,出名前搞音乐也是copy驻场乐队而非原创,选秀过程中选的歌(可以视为个人音乐形象的塑造)基本上围绕着自己嗓音展开,而自己嗓音基本上模仿Mariah Carey,Whitney Houston之类欧美主流商业女声——从她自己来讲,在音乐上缺乏个性、缺乏深度、缺乏思考。
张从娱乐界入行,而不是专业的唱片公司。这就注定了公司不可能在音乐上对张有脱胎换骨的重塑——娱乐公司只希望把选秀积累的超高人气迅速折成钱,谁知道一两年后粉丝口味一变,她还有没有市场。人家李宇春好歹在造型、做派上有点反串感觉呢,张在选秀路真的是彻底的模仿。经纪公司顺着选秀的路子再走下去,真的音乐类型已经定的死死的了。想改?想突破?你敢冒着粉丝不买账的风险吗?更何况,张现在已经功成名就,衣食无忧。每年照着老路子发一两张专辑,全国到处跑跑场,一年轻松几百万。她还有再创新的动力吗?
我本以为那些听Madonna,Celine Dion,Mariah Carey这票主流欧美音乐的人,才会在选秀期间投唱英文歌曲和海豚音的张靓颖票,而这些人一般来讲不会消费中文唱片。想象不出来什么人听张靓颖的唱片,买张靓颖的演唱会票。当然分析唱片市场不是我该干的事情,这个问题就留个唱片市场专业人士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张真的已经足够主流了,那么她也已经没有什么潜力可挖了。
张靓颖目前是个迎合主流的赚钱歌手,我真没看出来她有什么再创新的动力。 艺术想有地位,必须要靠创新。
顺便再说一句,中国人想在音乐上赢得国际声誉,还是得从自己老祖宗的文化上找元素。目前为止获得西方人认同的中国音乐家,都是把中国元素用现代的方式表达出来,如谭盾、陈其钢、朱哲琴、萨顶顶等。 学西方没戏,老外再刻苦也掌不了贵宾楼的勺。中国人要是还局限在西方主流流行音乐圈子里,MJ复活过来当制作人都没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