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怎样过完大一的生活?

如题所述

大一新生如何度过大学生活:自主学习

大学学习完全不同于中学,大学如果想学习成绩好,就必须自己学习,大学课程安排没有中学多,课时也没有中学多,所以老师讲课的速度都是非常快的。还有就是高中班级上课的时候你走神干啥的老师都会提醒你,在大学的课堂上人太多,只要不大声喧哗影响老师讲课就可以。

大学的学习生活在自由的同时也让大家太过放纵,所以大学里一定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自学的地点可以选择图书馆,一般正经大学的图书馆馆藏都是很丰富的,学习的时候查阅资料非方便,而且图书馆非常安静,学习气氛很浓,不会被打扰。

大一新生如何度过大学生活:多参加一些活动

大学自主时间比较多,很多同学都选择宅在寝室打游戏、追剧、看小说之类的,这样的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就等于浪费光阴。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活力四射、充满激情的年纪,一定不要让自己珍贵的大学时光荒废了。

平时可以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活动,以及专业比赛,在丰富课余时间的同时还能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07
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的人就把高三那个超长假期的疯狂的玩耍、娱乐、开心happy的状态,延续到了大一,甚至继续到了大二,大三,大四,这是一种过法。

有的人把高三的这种紧张,勤奋辛苦拼搏延续到了大一,大二,大三,大四。这也是一种大学生活。

有的人就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面,开启一段全新的人生。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的是奋发有为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是堕落,自暴自弃的一个方面。

另一种呢就是发现了一个新的大陆,新的世界发现自己原来可以。这样这样去做,去争取。嗯,所以发现了新的希望,也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和奋斗的力量。

首先是离开了父母,家长,老师的很讨厌的这种管控吧,就完全放飞自我。在与所谓的朋友的觥筹交错中度日,在来来回回的所谓“走万里路”的虚无目标中恍惚,最后迷失自我
第2个回答  2022-10-09
首先,还是应该以学业为主,剩下的时间多运动,然后参加一些社团活动
第3个回答  2022-10-27

每个人对于“精彩”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想过得精彩,那么这是指哪个方面?你想学会如何和人相处,那么你就去参加能显示你才华、为你提供交友(不特指男女朋友,而是拓宽自己的交际面)平台的社团等学生组织;如果你想在专业上小有成就,将来考研继续深造,那么你就去好好学习。

寝室文化只是大学生活里的一个方面,它并不能决定你大学生活的总体质量。

说说我自己的,希望能给你点启发。

一、寝室

我读本科的时候,和你有一样的感觉。和室友没什么共同语言。我一直觉得,对于室友,就是互相尊重生活习惯就可以了。合则来,不合则去。有些人相处不来就是相处不来,毕竟二十年来大家的三观都已经形成了,无法改变,也无从改变。我们觉得和对方无法相处,或许对方也是同样的感受。所以真的没必要去勉强自己迎合不可能成为朋友的人。对于我来说,寝室就是睡觉的地方。没有其它。

二、学习

1.国二、四六级

如果你有考研的想法,哪怕一点点。请在大一的时候把国二、英语四六级考过。这样会为你以后的考研学习省下不少力气。我见过考研时还准备四级的同学,结果是都考得不大好。所以能在大一大二解决这些问题就尽快解决。

我读本科那会,国二还没有改革,access数据库还是考试项目之一。大一第一个学期的寒假我没有回家,直接在学校上课,然后三月份参加考试,直接把证拿到手了。我们学校是不允许第一学期考四级的,听起来很奇怪,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过第二学期就直接把四级考下来了。接着就是PETS考试、普通话等级考试(师范院校必须考,和教师资格证挂钩)、职业汉语技能测试等乱七八糟一堆证。如果是师范专业,将来打算从事教育工作,个人觉得精力ok的话可以考心理咨询师试试。我们有个同学就考了,后来招聘的时候也用上了。不过这个费用不低,还是需要考虑好。

2.专业课

专业课必须要好好学习,因为它是你将来找工作的资本,也是在你考研以后决定主修的方向范围内。努力拿奖助学金,这不仅可以保证你衣食,也是你学习的肯定和鼓励。我第一学期的研究生学费就是用本科奖学金交的。我们学校有专业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等等。本科几乎每个学期都会得专业奖学金,不过专业奖学金不多,就几百块。国家励志是8000,助学金是3000,大学的时候都得过。不过我们学校规定是不能重复评选。也就是说四年只能得一次国家励志。每个学校的情况可能都略有不同,你可以去咨询学长学姐,或者看看本科生手册什么的,里面应该有详解。

如果你的大学很厉害,你能一直拿到奖学金,那证明你更厉害,这样也为考研的专业课打基础;如果你的大学不是那么厉害,可你那么努力那么优秀,你也会很厉害。说句大实话,决定考研的话,英语必须好好学习!!!

三、活动

大学里的活动多姿多彩,很容易让人眼花缭乱。我们读本科那会,活动是和量化挂钩的,而量化又是和奖学金挂钩的,就导致很多同学不问活动是否适合自己,就盲目参加,仅为了获得量化。

我只想说,参加适合你、能培养你优势的活动。

拿我来说,我没有什么才艺,就是能白活,喜欢看书。所以在大二的时候在校园里办了人生第一个讲堂。也参加了学校的科研立项,当时写出来的论文还在研究生复试的时候派上了用场,虽然那时候看问题很幼稚,不过百分百原创和努力思考就是我认真的态度。

说说学生干部工作吧。首先要声明,如果你真的特别特别想要考研,那我是不建议你参加学生会这样的组织的。因为它会大面积占据你的生活时间,也会影响你学习的效率。当然如果你很喜欢学生工作,那么参加也很不错。不过你一定要清楚你为什么参加。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还是为了其他什么,一定要考虑好。尤其是到换届的时候,你的初衷对你就显得尤为重要。

拿我来说,从大一参加校团委开始,就没有时间是我自己的。室友们睡觉了,我还在自习室写稿子。后来换届以后更忙了,最忙的时候连着四天没吃过饭,就一直啃面包,然后就生病了。所以我一直强调要清楚究竟为什么参加学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