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发展非智力因素推进素质教育

如题所述

     在“科技兴国”的战略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健全人格+出色智能+个性特长”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在追求人格与个性发展的21世纪,人们深刻认识到成功的因素80%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因此,非智力潜能的开发已成为被广泛关注并深入研讨的重大课题。
            所谓“非智力因素”主要指由兴趣、情感、意志等为核心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组成的有机统一系统。它包括态度、习惯、能力、表达、思维、书写、操作、活动、兴趣爱好及个性特长等。“非智力因素”在教学心理过程中主要起动力作用,具体表现为教授和学习的动机、欲望、态度、情趣及意志等的激发、活跃和组合方面。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尤应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供条件。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感的作用,注意激发学习动机,维持学习兴趣和积极状态,诱导主动参与,活跃创造性思维,增强社会责任感,发展个性特长,形成健全人格,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一、激发兴趣,使其“爱学”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是学习动机产生的源泉,是学好语文等学科的先导。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的确,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当被有效激活时,常表现出巨大的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主动的探索感,甚至达到孜孜不倦、乐此不疲的“忘我”境界。自然,其学业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反之,则成效不高或甚微。由此可见,教师最大的本事是使学生对所教学科产生深厚的兴趣。兴趣虽然与某些先天潜质有关联,但主要依赖于后天的精心培育。应当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主要方法有:
            1.加强学习动机教育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驱力,只有深刻理解学习的目的意义,在正确久远的学习动机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懂得掌握科学知识对自身的重要性,并把自身的学习同国家、社会的命运前途联系起来,使之产生一种强烈的迫切的求知欲望和强烈的学习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探索、创新,“乐”攀科学高峰,勇夺胜利桂冠。
            2.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新异刺激物易引起无意注意、自然吸引、兴奋期待及好奇等心理,积极改进教法,易使学生产生新鲜感,保持学习的浓郁兴致,千篇一律,老生常谈,单调枯燥的刺激只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并产生厌恶之感,所以教师必须抛弃过去那种灌输式的呆板的沉闷的重知识轻个性的传统教法,引进有利于质疑问难兴趣的诱发。创造性思维的激活,个性潜能的挖掘等的新型教法。根据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积极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兴趣产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做到篇篇有异、新颖别致、课课不同、天天精彩。
            3.体验品味成功心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带来的愉快是一股强大的激发力量,青少年想当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就是依靠这个力量。”教师利用成功心理有针对性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不同水平的情境,使之萌发兴趣、积极参与、获得成功。 
    成功的学习体验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还进一步激发起学生更大更浓更深的学习兴趣,这种内在的高层次的愉悦感在每一次的成功激励下所产生的巨大内动力,又成为追求新目标的起点,甚至会成为鼓舞其一生不断探索,拼搏创新的精神支柱!
          二、丰富情感,使其“乐学”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是教学的生命之魂。情感性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情感是学好语文等学科的内驱力,情商制约着智商发挥程度和限度。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强调 师生在和谐互控的本质关系中,和谐共创省时高效的优化教学效果,使师生都沉浸在乐中教和乐中学的教学情境中,学中有乐,乐中有学,学乐结合,思乐俱得。
            研究表明,情感的积累是个无意识的过程,但必须有意识地加以培养,怎样培养学生炽热丰富的情感呢?我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学是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绪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来看,它就是个特殊的复杂的情感体验过程。教学中,教师崭新的姿态、饱满的眼神、亲切的态度和形象、科学、风趣、幽默的语言,努力创造友好、民主、协调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宽松愉悦的轻松舒畅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情感五彩缤纷,有声有色地呈现出来!
            2.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对情感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情境教学具有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以活动为途径等鲜明特色,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而深沉的情感。因此,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相应情境,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探索欲,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兴趣盎然地学习。此举有利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人格的培养。
            3.挖掘丰富的情感素材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选的名篇佳作,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容。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因素,抓住感人的细节,情感的流露处,感情的变化运用反复诵读、对比体验、细心揣摩,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情感浪花,情景交融地进入角色,成功地实现“情感转移”,以情激情,以情传情,激起共鸣。在不断积累的积极、丰富、炽热的情感体验中,获取以情育人的优化教学效果。
            此外,情感的培育,还离不开对壮美河山和社会人生的广泛接触了解,甚至还要在不平凡的人生遭遇中不断地磨炼形成。
            三、锤炼意志,使其“恒学”
            意志是一个人自觉确立目标,克服内外困难,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倾向。它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事业均产生广泛巨大的影响。积极的意志品质,如:自觉性、果断性、自律性、坚韧性等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形成,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而消极的意志品质,如:盲从、独断、任性、顽固等则会阻碍智能的发展,降低学习成效。可见,意志是学好语文的保证。
            克服内外困难是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只有不断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才能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教师要抓住学生遭遇学习生活困难时或适当设置困境、苦境、逆境来锤炼其意志力和心理承受力。此外,还可利用各种英雄模范的榜样力量和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使其坚强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
            综上所述,新基础教育是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开发创造力为主旨的。由于智力因素只有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而非智力因素却可以超越特定的情况发挥作用,在变化了的条件背景下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更加广阔的适应性。因此,只有加强非智力潜能的开掘才能培育出适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把素质教育推向前进!


2.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是相对的,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动机、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1/view-5023991.htm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讲素质教育,讲学生全面发展,所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同等重要,教育既要“解惑”更要“授道”。基于这种认识,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会期待,学会欣赏他们潜在的价值。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学习好的关键 
  要使学生对学习有热情,有积极性,教师就要在教学的平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宽泛的爱好和兴趣,能让学生的学习充实,使他们的生活充满欢乐。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他们的智力。宽泛的兴趣,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懂得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长期的兴趣,能够促进他的学习,还能够对他们的人生探索提供很好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创造性的发挥,使他们的智慧创造性的爆发。因为学生时期,他们的理想、世界观尚未成型,所以他们的学习的动力,要靠自己的兴趣左右。如学生喜欢打篮球,就要发展他们的体育特长,因为他们觉得在学校有自己的天地,所以就可能在学习文化知识上把自己的潜力挖掘出来,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如有的学生喜欢写字、画画,教师就要在这方面培养他们,让他们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作为以后的谋生手段,素质教育就不是空谈。还有,就是在上课的时候,能用多媒体,就尽量多用,多穿插一些有趣的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尽最大可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对他们以后的人生能起到最大的帮助。 
  二、意志力是学生成才的基石 
  如果我们把成功比作高楼大厦,那么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就是我们成功的基石。因为,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要想成就一番事业,绝不是一帆风顺的,都要经历风风雨雨,克服重重困难,最后才能如愿以偿。作为一个学生,自己的任务就是学习,可是现在外面的世界实在有好多比学习还诱人、还刺激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去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比如要求学生比一比,看谁能一周之内就看一个小时电视,玩一个小时电脑,一天之内看谁一点零食也不买;上体育课时,围着操场跑,看谁能挑战自己,多跑几圈,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意志力,战胜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当然,我们所定的目标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目标制定后,对学生严加督促的同时,还要勤表扬,多鼓励,勉励学生克服困难,将活动坚持到底,实现目标,以此来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力。 
  三、良好的情感是学生成才的催化剂 
  学习是枯燥的、单一的,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自己有学习的需要与动力,让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人的情感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的,当他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愉快情感,当他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烦恼的情感。所以,我们首先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在和谐、欢乐、团结的班级大家庭中,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我们还要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相应的爱、憎、好、恶的情感,把德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让他们愉快学习,健康成长,最终成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四、加强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 
  学生时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作为教师,我们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良好的性格去影响学生,以高尚的品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首先,要热爱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热爱和信任。如果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表扬、信任、关怀,就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也相应地会形成关心别人、照顾别人的性格,以及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相反,如果学生经常遭到教师的冷漠、批评、训斥,就会产生自卑感,甚至自暴自弃,形成自卑、孤僻等不良性格。其次,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不能偏心偏爱,不能以貌取人,也不能以成绩取人,且注意就事论事,不作大,否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第三,要和家长多沟通,因为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性格特征有最直接的影响。例如,父母对孩子过分地溺爱,什么事都自己替孩子做,不让孩子自己去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消极、依赖,遇事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缺乏独立性和忍耐力;再者就是父母之间经常吵闹,家庭不融洽,漠视孩子的存在,孩子缺乏家庭带来的爱,孩子的性格会变得冷淡,沉默寡言,甚至最后会形成压抑,怪僻的性格。可见,家庭环境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也非常重要。 
  总之,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对学生的智力因素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以后走向社会后也有很大的帮助。反之,如果不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就会缺乏意志力,性格乖戾、叛逆,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