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先把不选的科目考完还是把拿高分的先考

如题所述

高考改革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选科,在3+3模式下,前一个3就是统考科目语数外,后一个3则是在6科有些是7科中任选3科参加考试,将其分数赋分后连同统考的3科计入高考成绩,然后,就按照现在的方式分数优先进行录取。选择的这3科一直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因为这3科不再统一,那么,试卷的难度,科目之间的差异,考生人数都不确定,这就使得分数之间没有可比性,怎么办?我们想到了赋分,然而赋分解决了科目差异问题却出现了考试人数不均等带来的赋分不确定的问题,也造成学生弃考物理的问题,而这个问题要比赋分不平衡的问题要严重得多。

我们看招生改革办法,考生可以在6门课考试成绩中选择3门计入高考成绩。这就是说是在考生考完6门课后,觉得哪门课考得好就选择哪3门。所有的科目都要学,都要考,考完后再选择,这样的理解似乎更合理。但问题是,这6门课怎么组织考,要保证其信度,还要不增加考生负担。起码要做到两点,一要像高考一样来组织,二要方便考生,便于组织。显然,从人力物力上都不允许,考试的组织就是一个问题,多次考试对考生带来的压力也是一个问题。

即使这样做了,按照我们现在的做法,会不会仍然是选什么学什么?我们期望的先学后选并不会出现,从这一点看,先考后选仍然不会解决现在的选科问题。为了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实际上,对高中学生来说,学习分为两个层次,一层是满足高中毕业的需要,一层是接受人才的选拔。第一层很明确,这是一个高中毕业生必须达到的水平,我们现在设定为学业水平考试,过了这个水平就可以高中毕业,拿到高中毕业证。高中的学习就结束了,还有大部分学生还想继续深造,就得学得深一些广一些,怎么把高中毕业的和继续深造的分开呢?这就是人才的甄别考试。也就是高考,高考是在选拔人才,不是给每个人提供上学的机会,这一点我们必须清楚。

这是我们对高中和高中后分界的认识,所以高考是在做一个分流,也就是把优秀的人才通过考试选拔出来,一部学生学一技之长从事技能劳动,一部分学生继续学习成为较高技能或高科技人才。这是对高考最恰当的认识,高考改革就是看怎么把优秀的人才选出来,而不是想尽办法让没有考生都有学上,有学上不是这个阶段考虑的。所以高考改革没有必要迁就每一个人,或者说没有必要让每一个学生满意,也不可能人人满意。

现在回到前文所提到的应该是先考后选,这个选是基于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基础上,哪3门成绩突出就可以选哪3门,也就是继续学习,参加高考,这是一种自然的分组,不是人为的想学什么学什么和哪门好学就学哪门的问题了,我们希望出现这样的状态,我们要借助对高考考试环节的改革,引导想这个方向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