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应该如何通俗讲解主体间性这个概念?

如题所述

是非常态,肯定就有一种回归常态的趋向。这个趋向,就是“死本能”。当然,上面这些,不过是我所构建出来的“神话”罢了。你当然可以说,扯淡、瞎说、无言乱语。没错,这就是主体的本质。存在,永远只能作为非存在的对立面才可以存在。是者,永远只能在不是当中被确认。事物的同一,是永远不可能的。但要同一的意志,则促使一切要成为一切。所谓的存在、是、在、有,都只能作为一种回溯中的重复才得以被建立。时间性,也只有在这种重复不可能的重复中,才得以成为可能。在“实在界”没有主体间性,因为这里是一切存在的空缺,是一切关系的消解,是永远无法得到的“母亲”,是要存在却永不可能的主体本身。而这里的它,就是并不存在的同一性。这里的我,则是要让这不存在的同一性去存在的必须要同一的欲望。主体间性,其实就是主体永恒的分裂性。就是主体作为要让不可能存在的同一性去存在的根本性的妄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7

首先要说明,在拉康那里主体不是一种实然,而是一种应然。这里的应然不是伦理意义上的,只是代表了一种具有强迫性的趋向。所以,主体间性自然不可能是“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而只能是一种并不存在的“主体”自身构筑自己的方式。我这里不陈述拉康理论的具体发展,而是通过对他的一句话进行三界坐标定位,来试图解释主体间性的概念。“在它所在的地方,我必在那里生成”。这句话就是拉康一切主体思想的主能指。三界,正是拉康进行能指链构筑的锚定点和定位坐标。首先就想象界来说,主体是一个镜像。其典型的象征是拉康对于婴儿期主体通过自己镜子里的形象、他人的形象和他人眼中自己的形象,来想象出的一种自身性。从而得以将破碎的、无序的经验进行整合,当然,这种整合永远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镜像”永远不能等同于“自身”。主体永远是分裂的主体们,自身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镜像化的“名言”罢了。所以,主体间性在这里是“主体自身”和主体想象中的“自身”的关系。这里的“它”,仅仅是作为无意识的“非存在”,也就是不可被描述的“物自体”,更具体一点,其实可以看做人的身体。而“我”,则是被想象出来的具有统一性的“连续性经验”。而在象征界,主体是一个能指。他本身可以看做无意识的语言结构经过个体镜像的转换,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显现模式。因为主体的话语永远只是无意识的话语一种表现;而主体本身也只能作为无意识话语的一个显示器才能存在。也就是说,无意识的语言结构才是一切话语得以建立的“真正的主体(承载者)”,而个体化的意识模式,却将“自我意识”这个显示器误认为了一个可以独立运作的系统本身。

第2个回答  2018-01-07

当然,这种误认也是无意识话语的一种显现模式。人们经常认为语言是属于自己的,但其实所谓的自己才是语言的一部分,你所说出的话语,从来不是你所认为的,你的认为本身,只是对于话语的另外一次“强迫性重复”。在象征界,“主体间性”就是无意识的语言结构和具体被言说出来的言说(主体)之间的关系。那么,这里的“它”,当然就是无意识的语言结构了。而这里的我,就是一般意义上我们所说的“自我”或“自我同一性”。下面说到“实在界”,这里必须打一个引号,因为实在界并不存在。实在界永远脱离于语言之外,所以一定是“非存在”,也可以说它永远只能作为“非存在”而存在,作为“不在场”而在场。那么,在“实在界”的纬度主体是什么?是一个症状。其实,也可以这么理解,从无限性和永恒的角度来设想非存在才是更具有一般性的。也就是说,“不是”永远比“是”,更容易被设想。可能的世界永远比现实的世界更丰富。没有的东西永远比有的更多。那么,存在是什么?存在就是一个症状。或者说,存在是“非存在”的非常态。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病。有机物,则是无机物的一种病。生命当然也一样。作为生命的一部分的人类,同时也就更是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