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症状与发病条件。
黄瓜疤斑病又称棒孢叶斑病、褐斑病。近年来,该病不断加重,已成为棚室黄瓜的主要病害之一。
黄瓜疤斑病主要为害叶片。症状呈多样化,可分为小型斑、大型斑、角状斑3种。低温、低湿时多表现为小型斑,多发生在黄瓜新叶上,病斑直径0.1~0.5cm,呈黄褐色小点。病斑扩展后,叶片反面病斑略凹陷,病斑近圆形或稍不规则,病健交界处明显,黄褐色,中部颜色稍浅,淡黄色,叶片背面病部稍隆起,黄白色。高温、高湿时,植株长势旺盛时多产生大型斑,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3cm,灰白色,叶片正面病斑粗糙不平,隐约有轮纹。湿度大时,叶片正、背面均可产生大量灰白色毛絮状物,即病原菌菌丝体。角状斑多与小斑型、大斑型及霜霉病混合发生,病斑黄白色。角状病斑易与黄瓜霜霉病混淆,病健交界处明显,直径0.5~1.0厘米。
3种症状均可不断蔓延发展,后期病斑在叶面上大量散生或连成片,造成叶片枯死、脱落。高温、高湿条件下,病菌可侵染瓜条,造成果实开裂,并溢出黄色黏状物,显微镜下可见大量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
经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李宝聚调查发现,该病是由多主棒孢霉(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目棒孢属真菌)侵染引起的黄瓜棒孢叶斑病。
(2)防治方法。
由于该病菌侵染成功率非常高,若超过3%的植株叶片发病后施药,无法取得满意效果。因此,必须严格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及时用药,做到早防早治,降低空气湿度,细致喷药保护,重点喷洒中、下部叶片,叶片的正、背面都要喷洒均匀、彻底。选择药剂如下:
①1500~2000倍液的25%阿米西达(嘧菌酯)悬浮剂+600倍液的天达2116+600倍液的2.5%诺氟杀星混合液。
②3000倍液的25%凯润(吡唑醚菌酯)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的天达2116+3000倍液的有机硅+600倍液的2.5%诺氟杀星混合液。
③1500倍液的25%施保克(咪鲜胺)乳油+600倍液的天达2116+3000倍液的有机硅+600倍液的2.5%诺氟杀星混合液。
④500倍液的40%施佳乐(嘧霉胺)悬浮剂液或3000倍液的40%腈菌唑乳油液、1500倍液的10%苯醚甲环唑(10%世高)液,分别掺加600倍液的天达2116+3000倍液的有机硅+600倍液的2.5%诺氟杀星混合液。
以上药剂交替喷洒,每隔7天一次,连续喷洒3~4次,效果良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详情黄瓜靶斑病(小黄点)防控小技巧,治疗配药比列详解,菜农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