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90后应届毕业生喜欢辞职

如题所述

90后应届毕业生喜欢辞职,倒不如说现在的时代机会比较做,很多老板还没有跟上时代的思维,还在老一套的管理思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5

应届生之所以喜欢辞职,并不是因为他们是90后,而是因为他们是应届生。对于大多数应届生来说,他们没有985和211的毕业证,不会像他们一样毕业起薪就往10K走,offer随便挑等。去不了大公司,找不到好工作,总不能回家啃老吧,怎么办,找家要自己的公司先干着呗,哪怕2000的工资,单休不包吃住。

这一群体,从一开始就做好了离职的准备,他们目前不辞职就是还没遇到更合适的下家,而一旦自己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或者有资本跳槽,一定就会走人。

答主认为,在这件事情上,招收应届生的企业审视自己应该多余吐槽,看看自己给应届生开的什么条件,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应届生,会辞职吗?

从应届生职业发展期来看,职业发展期分别有4个不同的阶段,探索期、立业期、维持期、衰退期。

应届生就处于职业发展期的第一个阶段,探索期。在这个阶段的应届生未来不确定性很强,刚进入职场可能很快就会发现跟自己预期的不一样,这时候一些不安分的因素就出现了。

在国外的一些企业,有人专门负责新员工稳定性这部分工作,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一般承担内部员工的组织生涯管理的功能,也就是为了达成组织和个人目标采取的一系列开发人的潜力的措施。

从员工角度来看,开展员工组织生涯管理,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强他们对职场的认知。

90特有的性格和态度,使他们在职场上相对于70后和80后更特例独行,由于所处的是信息极度爆炸的时代,来自国内外新的知识,新的观点不断涌入,90后自然接受的新的知识会更新鲜,也更先进一些。

有很多职场身经百战的员工,他们都知道HR在面试时,抛出的一些丰厚的条件是与实际情况有差距的,作为HR来说,他们觉得这些并不重要,入职之后员工自然就会适应和习惯。

但这些问题对于很大一部分90后群体来说,这些都是原则问题不能退让,这些应届生入职后发现跟HR说的不一样,多数时候会选择跳槽。

我们分别从企业和应届生两方面去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企业拿出正确的态度对待应届生,应届生也应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且对自己的职场一个探索期的初步认识,双方共同努力。

无论哪个年代的毕业生。面临诸多选择的时候都容易大范围,大规模,高频率的跳槽。以更好与社会相互磨合。更快的做好自身定位,找准可实现的奋斗目标。但是跳槽也须谨慎。

第2个回答  2020-09-18

观点:在现如今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下,爱辞职的确实是应届生,不是90后,只是恰好应届生是90后。作为90后,我觉得我有必要维护一下当代90后青年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社会形象。顺便吐槽一下:MB又怼90后,90后咋的了,明显高年级欺负低年级小朋友。首先,我先从社会环境和经济状况,浅显易懂的给大家说一说,为什么现在应届生辞职的人会很多。

90年代国家经济,社会环境什么样?

那个时候,80后还是十几岁,当时互联网刚刚在世界范围开始普及,那个时候没有电脑,没有智能手机,那个时候制造业和工厂正在崛起的时候,那个时候就业才刚刚开始缓步解决。何谈辞职呢?

连生活和温饱刚刚解决,还没有开始追求物质生活,甚至是精神生活,辞职率固然低。

最重要的一点,那个时候应届生才多少人?人口基数决定了当时的社会流动就业并不多见,找到一份工作就实属不易了,90年代在北京开出租一个月能赚6 、7000,现在呢?还得面临着私家车的竞争。动则就是几百万的大学生求职大军,所以应届生辞职率高并不能代表什么。90年代,环境不给你辞职的机会。

2000年以后国家经济,社会环境什么样?

那个时候,我刚刚几岁,我知道北方的一批国有企业大肆倒闭,我妈所在的国企先被收购成为私企,再从私企变成股份制,最后倒闭。

就这样,我妈也变成了下岗职工,而且据我所知,下岗职工证还是在前些年才拿到。那个时候,南方的经济利好,沿海城市发达,互联网在中国飞速发展。互联网行业慢慢开始崛起了,农民工开始知道进城赚钱打工了,下海经商变成创业了,

86年的《义务教育法》2006年才开始执行,我可是教了小学学费的男人,中国从原来的半农业社会,到现在的准信息化社会,20多年的进程,发展的不仅仅是经济。教育也在发展,国家在发展,行业在增加,淘汰速度越来越快,教育程度越来越高。

综上所述,90后在应届毕业的时候也正是社会发展变化正快的时候,有发展就有淘汰,相应的辞职就是一个自己对职业的淘汰,我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这不是90后特立独行,而是90后逆来顺受,只为了寻找一个心中满意的职业。

聊完了这些,说说我作为90后的看法。

我认为辞职就是90后特有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是一个坏事。

辞职率高也并不值得拿出来说,因为从个人角度来说,换行是因为对现状的不满意,90后是独生的一代,经历了温室的培养,到了大学接触到更多新鲜有趣的事物,想要展示自己,即使不是想要变成口口相传的:“改变世界的那个人”也会想要为自己的青春努力拼搏,奋斗。这就好像80后的那些创业人,我们也有一样的心思。

拿我自己来说,出生在内蒙和辽宁交界的北方小镇,不算落后,但是确实也称不上现代化,这个小镇的人和人做着买卖,过着日子,100块转来转去最后可能转回到自己手中,就是这么小的一个地方。

当然了,北方的教育确实也要落后于南方,这也是为什么在2000年以后,有很多南方富家子弟,移民到北方上学,就是因为我们的录取分数线低,可以考个好大学,录取分数线低说明什么?说明你的教育落后。所以从那出来的我,上了大学,就一口气的跑到了将近2000公里外的河南。

出来后,发现原来人家都那么厉害,发现我们严重的有钱人在城市里并非是有钱人,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所以对于大多数90后来说,辞职有时候只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或者是理想。

我在大学里参加过创业大赛,洋洋洒洒30000字的商业计划书,现在还在我的D盘里。也做过小生意,卖给新生路由器,几个人赚了几千块。钱来的越容易,我们就越想折腾,越停不下来,兼职打工这种事都不需要过多谈了,因为那个时候大学对于我最好的三点就是:1、可以谈恋爱2、可以无限制打球3、可以可劲折腾

就这样,大三的时候,我拉着几个朋友开始创业了,当时微信正是火热的时候,新媒体和微信运营这几个词加上互联网+被人口口相传,万众创业和大众创新不再是专利,我们感觉有一天也会主宰世界,我们不会成为下一个马云,但是我们会成为下一个自己。

创业都是死在无止境的幻想上,虽然失败了,但是我接触了运营这个行业,一入运营深似海。期间我也跳槽了,不算兼职和正式的工作,我跳槽了两次,从销售公司跳槽的微信第三方代运营,再从微信第三方代运营跳槽到跨境电商行业,现在不能称之为事业,但是我现在很稳定,杂七杂八加在一起,一个月赚个1w很正常。

所以重点来了,我,90后,为什么跳槽?

因为,我想要我的父母不在为我的未来担忧

因为,我想要我的异地恋女友更加有安全感

因为,我想要我自己有一辆自己喜欢的车

因为,我想要我自己可以过上“日子”

因为,我想要我的儿子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

因为,我想要有能力追求我自己想要的

这一切,物质基础是前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所以,我能不能理解成,辞职率高是90后所特有的,是90后特有的代表其更加有想法,更加有追求,更加主动,更加积极的代表呢?

这些并不是噱头,也并不是鸡汤,暴漫CCO下宇,我的一个既是朋友也是导师的人,也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你们有看到过90后在一线城市打拼,但是却不知所措的样子么?每一代人都有与其相对应的压力。

我不仅表示认同,我还想补充一点,90后看上去特立独行,任意为之,漂浮不定,直言不讳。

但实际上,更多的90后是有想法的,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其实,我也不是愤青,我也不是想去做那个直言不讳的人,我只是想替正在努力拼搏,为了追求自己更高理想和生活的90后说一说心里话。

而且,90后不要评价,不要对比,单一的属性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等到90后发展成为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时,(况且现在已经是了),再回头看一看,也许我就是跳槽次数最多的那个人。

ID:zhengba6688

公众号名称:正八

简介:生于忧患,死于贫穷,做一个好人。

第3个回答  2020-09-18

这是一个偏见了。并不是哪一代人喜欢辞职,只是那个特定年龄段的人辞职得多一些。20岁左右,是辞职比较多的年龄段。70后20多岁的时候一样,80后20多岁的时候是这样,90后现在也是20多岁,所以就这样。

年轻,有闯劲

年轻的时候,无忧无虑啊。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全身有用不完的劲,血气方刚,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怒怼回去。总感觉世界在我心,天下在我手,我想怎么走就怎么走。

对现状不满

年轻人的理想生活估计是,上班的时候,在装着空调、凉爽的房子里打着王者荣耀,然后在下班的时候和同事、同学、朋友在包厢里打着王者荣耀,睡觉的时候在梦里打王者荣耀。

但是,生活哪里有那么美满。能出来个王者荣耀已经是上帝出了幺蛾子,你还想着一天三餐,上帝怎么还能让你活?

于是,理想和现实产生差距,年轻人最不怕的就是差距。头一摆、手一挥、脚一迈,拜拜,咱去找理想去了。

对人生迷茫

没有引导,正常人真的不太知道自己的人生是为了什么?为了什么活?为什么存在?有些人愿意得过且过,有的人想要不断寻找。生活看着总是不缺机会,于是不同的人来来去去,在不同的公司进进出出。

年轻人辞职,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只是,有的人找到了,有的人迷失了。

我认为社会应该对年轻人多一些引导,多一些包容,这样的未来才有点意思。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有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