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往”是何意啊?

能否通俗点讲解啊。
谢谢 vekogz和107jackie,两位在别的问题也给我许多帮助,谢谢2位了。昨天在思考一件事情,按照佛家的说法,一切事情都需要放下。恶的方面在理上我能认识的确需要放下,可一些事情在我心中一直无法放下。如人格、尊严、孝道等等一些观念...,我对这方面一直感觉放不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其实心中也怕放下,这些东西能放下吗?放下了尊严那岂不是变成小人,放下了孝可我还在世间啊,我还需要尽孝道啊。可能是我对放下的理解错误,心中一直提着这些观念,求各位前辈、师兄们指点了。

这句话出自《法华经》,《法华经》云:“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意思是我们见到的世间相无常,他们见到的世间相常住,什麼原因?他们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见到世间相常住;我们是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见到世间相无常。

具体解析:

是法住法位者,是法,即一切色心之法也。法位,即真如正位。《大智度论》云:法性、法界、法住、法位,皆真如异名。一切色心诸法,皆安住于真如(法位)之中,换言之,一切诸法,皆依真如而得现起。如波依水起然。法位,属真谛理,诸法,属俗谛相,真俗互融,妙有不碍真空,真空不碍妙有。故云:“是法住法位”也。
世间相常住者,此句从上句语脉而来,谓既知真如(法位)本体是常住不变,则依法位而住的之一切众生正报及器世界依报之相,从相有生灭,真如(法位)无生灭之角度而言,亦可称为常住,如明镜映像然,其像岂有生灭哉!故云:“世间相常住”也。须知法位常住之理,以无相故,不能自显。须假世间相生灭、变动中,彰显其常住之性。真如之体,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随缘是世间相,(俗谛)不变是真如(法位)体,二者相成互显,同为真如之体。约不变一边而言,亦得云:世间相常住。
清凉观国师解释此二句义,亦十分精辟,他说:上一法字,是指诸法,下一法字,是指真如,就是说一切诸法,皆住真如法位理中,既住于正位理中,则全体即如,(如名不变)性常相亦常,故云:“世间相常住。”
但通理大师的《指掌疏》解释此二句与清凉稍异,他说:“是法即一乘实相,法位即诸法自体。诸法自体各不相到,(即各有自体位)故名“法位。”一乘之法,住于法位之中。既住诸法位中,则世间相无非真实,(意为即是真空妙有圆融之俗谛)故云:“世间相常住”。虽文字解释与清凉稍有差别,结归大旨,是相同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1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四0卷)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40 http://www.amtb.tw/12/12-17-0240.xml

《法华经》上讲这些物质、事相,说世法,讲世间相常住。我们见到的世间相无常,他们见到的世间相常住,什麼原因?他们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见到世间相常住;我们是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见到世间相无常。

这个道理并不难懂,我们从比喻当中能体会到这个意思。佛的心像一面镜子,镜子本身不动,照外面的境界照在里面,它也不动,这就像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所见到的境界,一真法界。

凡夫所见到的还是这个相,像电影摄影机一样,那个镜头不断的在开合,也从镜头上看到外面的境界相,但是那个境界相是无常的,变成生灭相。一个镜头打开,看到生了,关起来,灭了,再打开又生了,关起来又灭了,生灭就叫无常。为什麼会有生灭?妄想分别执著是生灭,我们用的是生灭心,所看到六尘境界是生灭法;实际上,我们看错了。

诸佛如来用常住真心,他没有生灭心,他见外面境界是常住法,一切法不生不灭。「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佛在《法华经》上说的。这都是把觉悟的人跟迷惑的人,对虚空法界观察的那些真相,跟我们说出来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4-28
很简单,你问的很好

你说:如人格、尊严、孝道等等一些观念放不下,问的很好

我举个例子告诉你,有一次,一个妈妈去见恩师他说:师父,我有3个儿子,我统统不管他们这样叫放下吗?

恩师说:你那个叫放弃,不叫放下!

所谓放下,说的通俗一点,什么叫放下,就像你说的如果我们没有了人格,尊严,孝顺之心那我们也叫放弃,不叫放下!

所以,关键是我们要正确理解什么叫放下

所谓放下,就是换一种心态,换一种对人处事的态度

在说的简单点,就是用一颗什么都能放下的心去面对我们现实的生活,以一颗超越的心去面对我们的生活,不计较,不比较,是非摆一边

放下就是:上班的继续上班,上学的还是要上学,该怎么样依然还是怎么样,放下就是完成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内心无所着。

再简单讲,放下就是用一个自在安详的心,去面对我们依然如此的生活。

别人诽谤我们时,我们心能不起烦恼,就是真放下

别人一句话,我们就火冒三丈,这就是没放下

所以,放下是通往幸福最可靠的道路,放下是指心,是指以智慧心来面对现实

不是放弃喔!

放下是完成你的责任和义务喔,你该尽的责任要尽,该完成的义务要完成喔,只是在尽责时,在完成这些义务时,你内心是以一种智慧的心态,安详的心态去面对的,事事都能知足,事事都能快乐,这叫放下。

如果楼主有心于佛法,应该从基础的开始,我认为今天来解释法华经这2句话,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对您来说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应该从基础开始那样比较有意义,等将来学佛日深,基础够了,再来看这2句,或许您自己就可以理解是什么意思,比你现在你问出来,纵然有人回答你,你听的还是一头雾水要好太多了

推荐你几个慧律法师的佛学讲座

慧律法师佛学讲座——正信的佛教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5138652/

慧律法师佛学讲座——佛教的解脱思想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5138657/

慧律法师佛学讲座——入佛正见2009新春开示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5486052/

慧律法师佛学讲座——什么是佛法(最适合初学)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3594837/
第3个回答  2015-08-10
(第二四0卷) 新加坡
档名:12-17-0240

《法华经》上讲这些物质、事相,说世法,讲世间相常住。我们见到的世间相无常,他们见到的世间相常住,什麼原因?他们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见到世间相常住;我们是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见到世间相无常。

这个道理并不难懂,我们从比喻当中能体会到这个意思。佛的心像一面镜子,镜子本身不动,照外面的境界照在里面,它也不动,这就像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所见到的境界,一真法界。

凡夫所见到的还是这个相,像电影摄影机一样,那个镜头不断的在开合,也从镜头上看到外面的境界相,但是那个境界相是无常的,变成生灭相。一个镜头打开,看到生了,关起来,灭了,再打开又生了,关起来又灭了,生灭就叫无常。为什麼会有生灭?妄想分别执著是生灭,我们用的是生灭心,所看到六尘境界是生灭法;实际上,我们看错了。

诸佛如来用常住真心,他没有生灭心,他见外面境界是常住法,一切法不生不灭。「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佛在《法华经》上说的。这都是把觉悟的人跟迷惑的人,对虚空法界观察的那些真相,跟我们说出来了。
第4个回答  2009-04-28
如果从时间的连续性来看,万事万物都是流动不居的如过眼烟云,如果从时间的断裂性来看,万事万物都是永恒的、不朽的、无穷无尽的。

好比动画片的每一张图画都是独立、静止的,但图画和图画之间有连贯性,这样,很快地翻动的时候,静止的图画就动了起来。

再有太阳光射到地球要8分钟,我们看的太阳光其实是距现在太阳8分钟以前的光线.
还有天文望远镜看几光年外的星系,其实看的是几年前的事了,因为光线要传播到这里要花几年的是时间.

从世间相的表面上看, 似乎是沧海桑田, 瞬息万变不久长的,
但事物的本体实无坏灭, 不过在这边坏了, 到那边又生了, 搬了
一个场而已。

万事万物本质是不动的,看的都是如动画般一张一张静止永恒的画面而产生流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