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生活变化发展调查报告2000字

要有上世纪70,80,90年代的以及21世纪初的!五年级水平!帮个忙把!拜托!!~~~~~

我写了好久了,听见吧?
为中国喝彩!
———关于“改革开放30周年来衣食住行的变化”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XXX

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三峡工程,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青藏铁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我们完成一个又一个壮举。火车第六次提速,奥运场馆建设,国家大剧院落成……我们的建设如火如荼。人们喜欢用“沧海桑田般的巨变”来形容1978年至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间的种种变迁,许许多多新的事物正在蓬勃兴起。
我们的故乡是在湖州,那里人民生活朴素,笑容和蔼,是一个在改革开放后,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的城市。这个小小城市,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勤劳善良的家乡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城市不大,但也是今时不同往日,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变化,这是我们亲身体会到的。

实地调查:
以我所在的俞家田村为例,30年前村子上的人们生活得并不好。记得我小的时候,村子里都是破破烂烂的砖房,一到下雨天屋顶便漏水,滴答滴答地一个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乡下,住的是老房子最靠墙角的小屋子。小得只有几平方米,冬天那个风,呼呼的刮着,直冷到人的心里。最忍受不了的是,雨后,那平时就坎坷不平的泥路,更是黏糊,不管是车辆还是行人,黄黄的泥土粘得车轮或鞋子上满是。听奶奶们说,在八十年代,人民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是贫穷。现在,村子里建了新的水泥路,一到夜晚,一行整齐的路灯会照亮大路。新的健身器材上天天有老人去锻炼身体,家家家里都装上了空调。年夜饭时,每户人家都烧好一大桌美味的佳肴,我们孩子吃都来不及。连我奶奶也说:“改革开放饿,人民致富了,生活越来越好了!”
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如下:
改革开放30周年调查问卷

一.选择
1、80年代初,您家庭用于食物支出的比例?(单位:元)
A.30%以下 B.30%—60% C.60%—85% D.85%以上
2、目前,您家庭用于食物支出的比例?(单位:元)
A.30%以下 B.30%—60% C.60%—85% D.85%以上
3、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您家庭的受教育程度是否有所变化?
A.变化较大,高等教育已经走入家庭 B.有变化,专业技能学习已经成为教育主导
C.有变化,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 D.变化不大,义务教育无法完成 E.完全没有任何改变
4、1978年时,您或家人的主要休闲方式是:(可多选)
A.外出活动 B.看书 C.看电影、看戏 D.无其他休闲方式 E.不知道 F.其他
5、目前,您的主要休闲方式是:(可多选)
A.看电视、电影等 B.上网 C.旅游 D.KTV E.逛街 F.看书 G.睡觉 H.其他
6、您对改革开放这项基本国策所持的观点是?(可多选)
A.是一项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国策,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是一项伟大壮举,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C.是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经之路,有着重要意义 D.是中国与外界加强联系,增强交流的一个绝好契机,为中国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E.必经之路,但不要说得那么夸张 F.不太清楚 G.其他
7、您认为改革开放30年给您的生活带来的不好之处是什么?
A.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发展不协调 B.社会竞争加剧,生活压力大 C.生存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 D.外来经济冲击过大,造成国有企业破产,而变为私有企业 E.其他
8、您认为改革开放中的一些政策实施情况是否满意?
A.满意 B.一般 C.无所谓 D.不满意
9、若您不满意,是对哪些政策实施情况不满意?
A.医疗保障,慈善 B.医疗,教育,住房! C.物价太高,尤其是房价,天天听大人谈这个 D.证券市场 医疗保障 低保....
10、您认为政府对于继续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应在哪些方面开展工作?(可多选)
A.提高人的素质和文明意识 B.政治体制改革,促进民主政治发展 C.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存环境 D.提高医疗卫生水平,降低药价,使百姓看得起病 E.缩小贫富差距 F.降低房价,解决民众住房问题 G.其他
11.总体而言,你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成功还是失败?
A、非常成功 22% B、比较成功 73% C、无所谓成败 4% D、失败 1%
12。你认为改革开放最成功的方面是什么?
A、经济体制改革 92% B、文化教育事业 6% C、其他 2%
13。你认为改革开放最有待加强的方面是什么?
A、经济体制改革 14% B、文化教育事业 80% C、其他 6%
14。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进步最明显的地方在哪里?
A、人民生活水平 94% B、民主程度 2% C、社会治安 2% D、其他 2%
15。你认为改革开放下一步的重点应主要集中在哪一方面?
A、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 16% B、大力推进改革,加速民主进程 22% C、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民文化素质 60% D、其他 2%

经过我们一个上午的调查,完成了约30张左右的调查问卷,我们制作了一张调查表,如下:
A B C D E F G H
1 7 8 4 5 —— —— —— ——
2 4 13 7 1 —— —— —— ——
3 17 1 9 1 0 —— —— ——
4 5 6 9 8 6 0 —— ——
5 17 19 11 9 9 6 6 1
6 15 9 11 13 1 —— —— ——
7 9 12 6 4 0 —— —— ——
8 5 18 3 0 —— —— —— ——
9 6 9 10 3 —— —— —— ——
10 15 5 12 19 12 17 0 ——
11 6 18 0 0 —— —— —— ——
12 18 5 2 —— —— —— —— ——
13 8 14 3 —— —— —— —— ——
14 24 0 0 0 —— —— —— ——
15 7 3 14 1 —— —— —— ——
由此可见,生活在80年代前后的爷爷奶奶们对社会的改革开放是比较满意的,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他们认为社会还需要治理环境污染,提高医疗卫生水平,降低药价,降低房价,这样,老百姓就会真的满意了!

事例:
这是一些曾生活在改革开放前的人的故事:

那是1967年的冬天,姥姥用全家人的布票给爸爸做了一条棉裤,做好了他嫌肥,自己又把它改得太瘦了,没办法,只好又给他买布做。姥姥说:“不要怪他,人人都有爱美心。”快过年了,家里没有钱和布票了,姥姥就把我们三个孩子的衣服拆了,买了一袋染料在大铁锅里染了染,又翻过来缝上。
“我们也有新衣穿了!”孩子们很高兴。
现在的孩子们一出生就有了不知多少套纯棉的秋衣秋裤,而我是直到1980年上大学才穿上了秋衣秋裤,在这之前是穿把妈妈单位发的劳保手套拆了再手工织成的线衣线裤。一个严寒的冬天,姥姥把过去的旧毛衣拆掉给我织了条围巾,那些毛线太旧了,是姥姥一点点边织边搓织成的,直到上大学,家里才给我买了一斤半化纤毛线织了件毛衣。也许是年轻时穿够了黑的蓝的灰的了吧,这几年我陆续买了十几件羊毛衫,红的,绿的,黄的,五光十色。服饰不仅仅是遮体和御寒,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审美情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的象征。不是吗?别的不说,就连人们用的背包也在诉说着文明意识的复苏和长成。过去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草绿色的挎包,现在,你看看小小的包包也是魅力四射。圆角的柔美温和,长方形的大方、朴实、庄重。

食: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事情是大人们天天为吃得发愁:“唉,这个月又不够吃了。”我们一家人每人每月凭证供应14公斤粮食,60%是粗粮。我们正在长身体,而且那时候学校几乎天天组织到农村、到工厂参加劳动,从我十三岁开始,有时一个月就要吃20多公斤粮食。姥姥的手巧,把高粱面和白面做成金银卷,红薯面轧成饸饹,就是洋槐花和苜蓿草都能做成菜饼子吃。想想老人真得是太不容易了!现在到超市里我们可以买到馒头、面条和各种菜的半成品,那时候一切要从原材料开始做,我就经常和老人一起去郊区的磨房把高粱米、玉米磨成面。做饭是要用火的。在县城的时候是烧柴灶。我和妹妹放学后也和农村孩子们一样去地里拾柴禾,做一顿饭弄得满屋里都是烟,再爱干净的姑娘、媳妇也没有办法。后来搬到市里后是烧煤球,满屋子烟不说还特别慢,捅开炉子没有20分钟火根本就上不来,你再着急也没有用。 春节来临了,家人也更愁了,只有一斤肉、半斤白糖、半斤花生、一斤带鱼,平时借别人的钱呀、米呀的也该还了。那时候家家户户入冬的时候都要买上三百五百斤的大白菜,一家人一个冬天就是白菜、箩卜、咸菜和土豆子。过年了,一家人终于可以吃上顿饺子了。
现在,我有时也为家人的饭菜“愁”,不是愁没的吃,而是愁花色品种太多,好东西都吃腻了。每天我问丈夫和儿子:“想吃什么?”“不知道。你自己看着办吧。”这就让我犯了愁:“昨天吃的虾仁和烧茄子,今天再吃什么呢?做一次米粉蒸肉?”“你最好这一周不要和我谈肉好吗?我都吃怕了。”儿子这么一说,我只好上网查最新菜谱了。

住:
2006年,我家终于搬进了110平方米的新楼房,大客厅、大厨房、大落地窗,天然气进家,一年四季有热水用,卫生间里有大浴缸,可以躺在里面洗澡,那象小时候去公共浴池洗澡,人象下饺子一样在一个大水池里洗,水都变黑了,上面飘着厚厚的脏泥了,新进来的人仍在下去洗,有什么文明可言?
搬进新家的第一天我激动得睡不着觉,往事如电影般在脑海里上演。我十岁之前,我们家一直在租民房住,而且频繁地搬家,好在东西不多,两平板车就解决了。60年代,我家五口人住在一个农民的柴草房里,只有十二个平方米,吃喝拉撒全在里面,一盘土炕,睡着姥姥、妈妈和我们三个孩子。姥姥爱干净爱美,她几乎天天都要用洗衣盆在那里洗呀搓的,衣服床单大件小件,一洗一大盆。但是不论怎么洗,就那一间房,煤炉子就在睡觉的土炕边,任你怎么爱干净那烟尘那煤灰,你能有什么办法?刚出生的小弟弟就睡在热沙土裤子里,弄得满炕都是沙土。70年代,我们全家从县城搬到了沧州市,爸爸机关分配给了两间平房,我们总算是有了自己的家。爸妈带着弟弟住一间,妹妹住餐厅兼客厅的外间,我和姥姥只好住头都抬不起来的厨房了,要做饭只好再在小院子里自己盖一间小土房。现在我们姐弟三人都成了家也都买了上百平方米的大房子,卧室是卧室餐厅是餐厅,还有了书房,小区里四季有鲜花和绿草。爸妈的房子位置和设计最好。勤俭一生的他们,买房子却要买我们这里最贵的。现在不少人都知道了“隐私权”这个词,在住大杂院的时候,在一家老少三代住一间房子的时候,何谈隐私权?何谈住的文明?

行:
我的老家在离县城60华里的农村。记的第一次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爸妈借了两辆自行车,把我和妹妹放在两个大竹筐里竹筐绑在自行车后架上,爸妈骑车回老家。后来县城里有了大货车改装的客车,我们也很少“坐”(其实是站,车上没有座位),因为一个人六毛钱爸妈舍不得。
出远门是一件很重大很艰苦的事情。上大学的第一年回家我就没有赶上当天的夜车,改签第二天的车后,在候车室整整站了一夜。那是让人很难忘怀的一夜,人挤人到什么程度?你的脚站麻了,抬起来休息一会儿,再放下来时就没有地方了。现在我去石家庄、天津、北京办事,坐早班车走,当天就能往返,因为火车提速了,车好了也多了,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我市到石家庄到北京都是三小时车程,到天津只要一个半小时。弟弟妹妹都开上了自己的轿车,我爱人也要买车,我不同意:“这倒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我认为我们都在市区内上班,骑自行车才10多分钟,买了车要有地方放,要保养它,要烧掉大量汽油。我认为我们国家是不应该提倡小轿车进家庭的,13亿人口,2.8亿家庭,一家一部车,那还要再修多少高速公路?还有车库呢?停车场呢?空气污染呢?再占上亿亩农田够吗?所以我就是不主张买家庭轿车。走走路,骑个电动自行车挺好的。我们有什么事就会毫不犹豫地打的,因为打的的费用比自己养车要少得多,为什么不打呢?一向节俭的父母也每年安排一两次旅游,谁叫现在的交通这么方便呢?“庐山秋色分外美”,今年他们要去庐山看看。

数据:
改革开放30周年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统计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二00六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二00一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截止到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二、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三、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中国基本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共识开始形成。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承认乐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就业问题是谁帮助解决得最多?是民营企业,70%以上的新增劳动力岗位是在民营企业中,很多城市中的税收主要是民营企业提供的,我们的出口中也有不少是民营企业发挥的作用。民营经济的兴起调动了许多人创业的积极性,大大地加强了社会就业机会。

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人民在党宏观政策的指引下,人们开始为四化建设努力工作、劳动,不管是工人、农民、老师、学生、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这个城市出力、出汗,为把家乡建设得更美,更好而不懈努力着。党的政策好,方针好,家乡才会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中国的飞速发展,就像是腾飞的巨龙。社会的繁荣昌盛,也让我们期待着新的明天,让我们为中国喝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01
  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和生活的调查报告
  1978年12月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中国人民的命运和中国社会的面貌 开始发生大幅度的改变。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

  同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谈到:“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人均达到800美元,这样就必须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这一万亿美元,反映到人民生活上,我们就叫小康水平,反映到国力上,就是较强的国家。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

  邓小平同志推陈出新,赋予“小康社会”新的内涵,并将其确立为中国式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且指出,这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的不懈努力,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已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到199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7650亿元,大大超过原定的按照1990年31000亿元的设想,到2000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9400亿元,折合10081亿美元,人均850美元,超过人均800美元的目标,大约70%的人口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P(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中国和美国相比较:

  2000年GDP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中国10081亿美元

  美国100000亿美元

  2008年GDP

  中国80000亿美元

  美国150000亿美元

  中国GDP2008年整整是2000年的八倍。据国家统计局数字,截至2008年10月中国已持有6529亿美元美国国债,已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外国债权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没有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能说明我 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计划经济时代,老百姓买粮食要用粮票,买棉布要用布票,买食用油要用油票,票是人民经济生活中的主角;肉类成了普通百姓的奢侈品要留到过年过节才能享用;在当时的条件下,别说一个大学生,即使一个高中毕业生都是社会上的香饽饽。在人们眼中中国的科技水平也开始有了大变化。

  好象在九十年代初当年的粮票等等各种票都已悄悄退出市场成了遥远的记忆,都成了收藏家们的珍藏品。中国人口中的粮油副食品都开始敞开供应,国家居然自2006年1月1日起取消了农业税——在中国存在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被废止了。

  爸爸记得很清楚的是1978年前后我家的家用电器只有一台硕大的“红灯牌”电子管收音机和一台“熊猫牌”小半导体,1982年才有了一台只有两三个频道的黑白电视,到1987年开始有了彩色电视机和进口的电冰箱。现在在我家组合音响早已取代了“红灯”和“熊猫”,电视机也换成了国产的液晶电视,从中央到地方一百多个各类频道等着我们去选择;再加上接入宽带网的个人电脑、安装了固定电话,但大家通话用得更多的是自己的移动电话(手机);还有厨房是全套的整体厨房,早更新了的雪王子电冰箱、微电脑控制的电饭煲、最新型的格兰仕多功能光波炉、全天供应的太阳能热水器 等等这些不过现在一般家庭的大体装备三十年前根本就无法想象。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中国的科技水平也随之开始日新月异。

  改革开放30年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创新!从1979年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999年11月20日~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无人试验飞船飞行试验获得成功。2001年初至2002年底又相继研制并发射成功了神舟2~4号无人试验飞船,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实施载人航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10月15日9时10分,长征-2f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飞船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杨利伟同志成了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胜利着陆。神舟-5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梦想,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随之,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飞行5天后顺利返回,中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2007年10月24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执行科学探测任务。11月26日,嫦娥一号卫星传回了第一幅月面图像。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2008年08月08日 奥运火炬传递的最后一站是传递规格最高,场面最大北京开幕式现场,第一棒火炬手是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最后一棒火炬手李宁以“太空人”形像点燃“蓝色星球”上主火炬动作要表达的意象是什么?是中国的太空雄心。

  0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27日16点59分,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返回轨道舱这标志着中国人成功完成了首次太空行走。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太空中飘扬。

  中国是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四十年前苏美的宇航员飞上了太空并多次实现了太空行走,但至少一开始时他们的主要目的很难说不只是一种纯粹的面子上的竞争然后终于成为一种商业行为,再分别成为他们自己的辉煌记录,而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更多的是为了人类未来的更多更好的科学探索。我们已经迈出了伟大的第一步,相信中国航天辉煌的未来也正一步一步的向我们走来。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中国运动员许海峰摘得首枚奥运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在刚过去的二00八年八月八日,北京圆满举行了让全世界瞩目的第二十九界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运动员获得了二十八个大项的51枚金牌获金牌总数世界第一!至今想来都让国人激动不已。“东亚病夫”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已经站在了世界体育最强者的位置上!这仅仅是个开始。

  奥运奖牌榜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排名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1.中国 51 21 28 100

  2.美国 36 38 36 110

  3.俄罗斯23 21 28 72

  4.英国 19 13 15 47

  5.德国 16 10 15 41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