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浣溪沙」的平仄,有疑问,请赐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0
1. 词牌「浣溪沙」是从七言绝句演变出来,请问平仄是否有一定的基本格式? 由于词是入乐的文字,词牌相当于「乐谱」,所有词牌都有其固定格式。 「浣溪沙」的格律如下: 中仄中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其中「中」为可平可仄之处。 2. 以下列的一首词为例,我的理解如下,是否正确? 秦观-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你的理解正确。这阕词的平仄亦合乎格律。 3. 以上是基本格式,若要用到平仄拗救,是否和七言绝句同一道理? 词的拗救和律诗有所不同。律诗拗了,往往必需救,而词往往是拗而不救。 词中仅有本句自救,即律诗中孤平的自救。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即犯了孤平:仄平仄仄平),第三字应该补回一个平声,变成「仄平平仄平」。七言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 这样的情况并不算作「出律」。
这问题其实并不好答。若单以《浣溪沙》一调之平仄格式来理解词的平仄普遍规律,那是颇为危险的。《浣溪沙》属初期小令,它的平仄组合与近体绝句相差无几,除基本上是律句或准律句外,在句式变化上,也大致上可以参用律诗原则。 但其他词调,就并不一定可以如此,举例说,在律诗中,「平平仄仄平」的句式,完全可以写成「仄平平仄平」(避犯孤平的拗句)。但在个别词调内,该作「仄平平仄平」的句子,不一定能随便转回「平平仄仄平」的律句。例子如李白《菩萨蛮》内:“有人楼上愁”的句式,是不可改成「斯人阁上愁」的。(这首词也有人认为并非李白所写)再看另一例,「仄仄平平仄」律句,在词中若谱成「仄仄仄平仄」(红字表示可用平代仄)者,甚多情况下第三字绝不可用平。例子有吴文英《祝英台近》:“花信上钗股”及“不放岁华去”等句,也有辛弃疾《祝英台近》:“烟柳暗南浦”、“十日 *** 雨”、“哽咽梦中语”等句。故此,不可用律诗的一般平仄安排准则来看待词的平仄。简单说,词的平仄,比诗更为固定,更少自由。 律诗的平仄安排,基本上只要遵从「句中平仄相间」、「一联内上下句相对」、「两联间相黏」等原则,那么选择了起句的式样后,往后的句式就已然是固定的了。但词的格式,并不存在这样句与句之间的必然联系,换言之,词的句与句之间,并无一定法则可依循,一切须按乐曲来规划。而且词很多都不是齐言句,由一言至超过十字的都有,五、七言律句的基本句式,在词中只占部份,至于其他句式,要个别作出研究才可明白其平仄安排原则及惯例。总的来说,不可简单地套用律诗「拗救」的概念而用于词句,在词中,既然句与句之间并不存在格律上的必然关系,对句相救是并不能成立的,而句中自救,从上文例子中可看到,也不是全然是自由可用的。故填词只能遵循词谱的句式规定来构句,才可避免产生误差。 大致来说,唐、五代词差不多全是律句或准律句,宋词则往往律拗相参。而词中的拗句有别于古风诗,其格式是规定的,并不是随意的。因此,非但不容不拗,而且不容拗成别的样子。词的平仄,通常以首创的一首为规范,虽然有些词调,很多时都弄不清谁是首创,前人如万树等,就只能通过归纳法,将同调的词相比较,以定出平仄谱。不过,研究词的句式,不能不看时代的因素,有些后期作品,改变了句子的形式而成为普及版本,那也是常有的事,因此,一个词调出现众多别体是常有的。此外,宋人在词句中,有以入声字(甚或上声字)代替平声字的惯例,故此在研究前人词作的时候,更要小心,勿误以为是平仄相通的情况了。 题目中所标示的「基本格式」,固然可作这样的理解。但实际并不一定如此。词的基本句式,很多时都不会是标准律句,反倒是「准律句」较多。但正如kwongwu2003 君所言,《浣溪沙》是有谱可依的,还是看谱比较明确点。其正体格式属:平韵双片词,四十二字,七言齐言句式,上下片各三句,上片三韵,下片二韵,过片二句多用对偶句,其基本平仄如下: (按王力《诗词格声》)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红字表示可以平代仄,或以仄代平。第二、三句平仄完全一样,上下片相同,基本格式是「仄平平仄仄平平」。) 要留意的是词的起首句。坊间大致有三种不同的平仄版本,除上所示(第一字可以平代仄),另有曹德辉《诗词声律修辞解说》的:「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一字可改仄为平,第三字可改平为仄)及龙榆生《唐宋词格律》的:「+仄+平+仄平」(+表示不拘平仄。一、三、五字不拘)。从这些不同的版本中,可明白到首句的本格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再综合韦庄、晏殊、苏轼、辛弃疾等词例,进一步明白到首句与律诗七言仄起平收的句式规范相同,为避孤平,所以第三字一般不可改平为仄,但若逼不得已用了仄声,则第五字须改仄为平作补偿(韦庄词「惆怅梦余山月斜」正是如此)。故此,龙氏的版本是为了要涵盖这种「避孤平」情况而标示第三、五字可平可仄,王力的版本是以本格为依归,不标示第三字可变,则第五字的变化就并不需要了。曹氏的版本就比较费解,姑且不理。 至于第二、第三句,基本句式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一、三字可自由改动无妨。 最后想简单说说词的对仗。词的对仗一般比较自由,一般来说,当上下句字数相同,而句脚又恰好是平仄对立的,作者往往在这种情况使用对仗,以加强艺术效果。而这种采用对仗的情况,一旦开风气之先,则承袭的后来者,常就依样葫芦,渐成惯例,也成就了某种固定形式。但填词实不必受这种惯例拘限,惯例并非格律,不用也不能说是犯律。词的对仗是很多样化的,除平常两句成对外,有三组短句组成鼎足对,也有四组短句组成扇对等等,而且不像律诗那样要求严格,平仄不相对者也没关系,也可以出句平脚,对句仄脚;也容许同字相对,甚至有时前后字数不同的句组也可用对仗(可不计领字、托字,字数若相等便可成对)。 若想尝试填词,宜多了解词的基本概念,词的结构,押韵形式,平仄格局,句式,对仗,上下片如何组织,词的常用语法等等。《浣溪沙》虽然与七绝很相近,但其实是颇难写得好的一个词牌。特别是结语句,难度甚高。律诗或绝句是以一「联」的容量来组织思想转折,在结语的时候,比较多空间发挥。但这首《浣溪沙》,每片只有三句,下片过片处若用了对仗,尾句就要身兼诗的一联的功效,要做到即转即收,颇考功力。晏殊一首,虽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千古传诵佳句,但结尾的「小园香径独徘徊」,若以 夏承熹 先生的观点说,是略为令人失望的「弱句」。 夏承熹 先生所推许者,是晏殊另一首《浣溪沙》的结语:“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当然,好与不好是见仁见智,别的论者意见也不尽相同,但对填这词的难处,也可略窥一二了。 请恕在下并无按题作答,因结合其他几条相关问题,似较适合一并来讨论,故不拟另外撰文作答其他题目了,请谅。
参考: 个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