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但问南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电影《无问西东》从上个世纪近百年的社会变迁中,剪辑了几个“小人物”的命运片段,来拷问一个横亘几千年的主题,“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值得过的人生”

之所以说是“小人物”,是因为在家国天下,乃至于人类演进这个宏大历史叙事中,个人的命运实在是太渺小了。

虽然很渺小,然而总有一些人,他们不愿意随波逐流,他们相信,此生降临,必有意义,历经贫穷富贵、顺逆甘苦而初心不改。吴岭澜,沈光耀,陈鹏,李想,王敏佳,张果果,就是这样的一些人。

在命运的拷问面前,他们给出了自己的答卷,他们的答卷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无问西东”。

无问西东,那么该问什么呢?

答案是,只问南北。

据说从汉朝开始,官府就在京都长安东西两城各设了一个市场,叫做东市西市,日常买卖都在这里进行。后来“东西”这个词就指代了有形的物质,可以买卖,有“得失”之义,也隐含了“物质主义”倾向。

而当我们说“南北”的时候,我们想到的是南斗星和北斗星,它们代表了方向。失去方向感的时候我们会说“找不着北”。西方文化里也有类似的意思,我记得有一本领导力的书就叫做《真北》(True North)

无问西东,只问南北,意思是在面临人生的重大选择时,莫计得与失,只问该不该。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林则徐在贬谪伊犁的路上,口占了一首诗留给家人,中间有两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文天祥在绝笔诗中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他们都是无问西东的人,虽然命途多舛,但求无愧于心。

现在是太平盛世,我们遇不到那么多生死攸关的考验,但是扰乱我们心性的东西一点儿都不少,恐怕比从前还要多。上学就业,爱情婚姻,育儿养老,一道道人生关口走过来,我们是否也能无问西东呢?

看电影的时候,被陈鹏的一句话击中,“不要怕,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

我们都是托底的人,区别在于,我们所托的,到底是什么?

如果只是托了几斗米,不如放下,少吃一口饿不死,减减肥,反倒一身轻松。

如果只是托了一个脸面,不要也罢,天然雕饰的面庞,自有一番神韵。

如果你托举的是家、国、天下,以及一切比你更为宏大的存在,那么,你回家了,不是你托住了它,而是它托住了你。

孔子说,求仁得仁,又何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