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我该是吴氏哪个字辈的?

我籍贯是浙江余姚,爷爷是云字辈,爸爸是成子辈,我该是哪个字呢?另外我们这一支吴氏祖先是谁?我是第几代了?

我也是姓吴,我是江西分宜的。我知道的辈分是:仲长学修德明文。我是德字辈。别的不知道了。
我们是泰伯、仲雍。你看看下面的资料吧。我收集的。

讲到吴姓起源。周文王的祖父太王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文王是第三个儿子季历的儿子。太公喜欢文王这个小孙子,有意传位。但是通常王位应该给老大。这样,文王的父亲季历因是老三,文王就不可能得到王位了。老大泰伯、老二仲雍就商议,为了让太王实现最终传位文王,就偷偷跑到今天江苏无锡梅村,那时是蛮夷之地吴地。是为一让王。两个儿子不在,太王只能传给文王父亲季历。后来太王故去,泰伯、仲雍归国奔丧,三弟季历要把王位还给大哥。泰伯、仲雍又跑回吴地,而且故意割发刺面,作了罪犯的装束,当然就再也不能继承王位了,是为二让王。文王继位,到吴地寻到大伯二伯,要王位还给大伯,被泰伯和仲雍以罪面部能为君推辞,是为三让王。梅村至今还有让王庙纪念泰伯。又叫泰伯庙。

泰伯在此地建立“勾吴”国,因此他叫吴泰伯,二弟便叫吴仲雍。泰伯便是我们的传姓始祖。而且我们吴姓历史比较干净,只要是汉族人,没有后面皇上赐姓或者改姓出来的吴姓人。绝大多数都是泰伯穿的吴姓之人。但是,我们大家又都不是泰伯的后人。因为泰伯怕自己有子嗣会让季历的子孙不能自安,便一生未娶,无子女。我们其实都是吴仲雍的后代。因此吴仲雍又叫我们的传宗始祖。泰伯是我们的传姓始祖。但是我们吴姓都奉他们两位是我们的吴姓的始祖。

有机会去江苏锡山市梅村镇的伯渎河畔的泰伯庙,又叫至德祠,可以拜祭我们的老祖宗。这里是泰伯古宅,后改为庙宇。

孔子在《论语·泰伯》赞美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所以吴姓之人,大都是有德之人,以品德高尚传承了泰伯和仲雍的风范。

吴这个字,其实是一个发现野兽回头大呼准备进攻的人。表现了吴姓人的勇敢善战。

所以吴姓人都很勇敢。注意斗争方法。而且又有很高的品德。一般都是最好的伙伴和能够授以重任和托负的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27

[编辑本段]字典释义
吴#wú
郑码:JAGD,U:5434,GBK:CEE2
笔画数:7,部首:口,笔顺编号:2511134
①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参见“吴国”条。
②三国时国名,由孙权所建。参见“吴国”条。
③是五代时十国之一,由杨行密所建。参见“吴国”条。
④泛指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带。
⑤姓。参见“吴姓”条。
〈古〉大声说话:不~不敖(敖:嗷,喧哗)。
吴 <动> 会意。从口,从夨。夨,象头的动作。合起来表示晃着头大声说话。本义:大声说话,喧哗
不吴不敖,胡考之休。――《诗•周颂•丝衣》。传:“吴,哗也。”
姓也。亦郡也。一曰吴,大言也。从夨、口 ――东汉 许慎《说文解字》
吴越(古代的两个敌对国家。借指仇人);吴歈(吴地的歌声);吴牛喘月(吴地的牛怕热,看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喘息起来);吴越气脉(比喻较高的水平和标准);吴头楚尾(指吴楚之间的地区)
吴yú 地名用字。参见"吴坂"、"吴泉"。
[编辑本段]古代国家

吴,甲骨文中形似一幅鱼骨。是原太湖部落的自称,与苏州话“鱼”同音。至今,苏州城中“吴趋坊”“吴江”等地名中的吴字依旧保留古语发音“鱼”。
1 春秋诸侯国之一。在春秋后期,吴王阖闾曾以孙武,伍子胥为帅大败楚国,一度称霸诸侯,后为越国所灭。
2 汉未黄中起义时,孙坚随会稽朱儁到中原镇压黄巾,以后又转战于凉州和荆州江南诸郡。董卓之乱时,孙坚参加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隶属于袁术,在淮南活动,孙坚死,子孙策统领部众,约于兴平元年(194)开始向江东发展。他得到周瑜等人的助力,驱逐暂驻曲阿的扬州刺史刘繇,逼降会稽太守王朗。建安元年献帝都许以后,孙策拒袁术而联曹操,受封为吴侯。建安四年,孙策击破袁术庐江太守刘勋,吞并其部曲,并取得豫章郡地。建安五年孙策死,策弟孙权统众。建安十三年孙权由吴徒治京城(今江苏镇江)。筹划赤壁之战,势力达于荆州;十五年招附保据岭南的士夑兄弟,取得东南半壁。建安十六年孙权徒治秣陵,次年,改秣陵为建业。建安二十四年孙权破关羽,占有荆州全境。三年以后(222)又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限制了蜀国出峡发展的可能。孙权尚存的困难,一是对付山越的不宁,一是在淮南巢湖地区抗拒曹魏的压力。
散布在东南州郡山区的山越人,阻险割据,甚至北联曹魏,反对孙权势力向南方内地扩张。孙权与山越进行过多次战争,屡获胜利,嘉禾三年(234)诸葛恪率军进攻丹阳山越,经三年围困,山越十万人出山投降,其中四万丁壮补兵,余下的成为编户。孙吴统治的几十年中,山越人大体与汉人趋于融合。东晋南朝史籍中,关于山越的记载只偶尔一见。
孙权主要的军事活动在淮南。赤壁战后,曹操军屡攻合肥地区,双方互有胜负。江北居民多渡江,濒江数郡成为空虚地带。
诸葛亮死,魏蜀战争停止后,魏国加强了在淮南对吴国的进攻。吴军除沿江设督驻军、遍置烽燧以外,还在巢湖南口筑濡须坞,严密防守。魏军水师有限,进攻难于奏效,所以魏吴相持有年。
孙权统治时,江东经济有显著发展。北人南来,山越出居平地,劳动力增多。长江两岸地区都设有屯田区,其中毗陵屯田区(今江苏常州、镇江、无锡一带)最大。会稽郡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历代陆续修成的浙东运河和江南运河在孙吴时发挥了通航效益。江南运河云阳至京口(今江苏丹阳至镇江)一段流经山间,不便通航,吴未得到修整。云阳以西开辟破冈渎,使秦淮河和江南运河联通,为三吴至建业的便捷水道。丝织业开始在江南兴起,但织造技术还不高,所以蜀锦成为重要的输入物资。铜铁冶铸继承东汉规模而有发展规律,青瓷业也在东汉釉陶制造基础上走向成熟。由于河海交通的需要,造船业很兴旺,海船经常北航辽东,南通南海诸国。黄龙二年(230)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即今台湾省,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吴国使臣朱应、康泰泛海至林邑(在今越南南部)、扶南(在今柬埔寨境)诸国。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到达建业。
经济的发展,与外界交往的增加,促进了攻江南文化的提高,出现了一批知名的经学家和文史之士,如虞翻、陆绩、韦昭。佛教开始在江南传播,居士支谦从洛阳南来,世居天竺的西域僧康僧会稍晚从交趾北上。他们在建康译经传法,影响颇大。道教在南方民间继续流传。
孙吴诸将以私兵随孙氏征战,孙吴屡以国家佃客赐给功臣,功臣往往拥有多至于数县的俸邑,因而逐渐形成吴国武将世袭领兵的制度。同时,江南也出现了象吴郡的顾、陆、朱、张那样的占有大量土地和童仆,而且各有门风,世居高位的大族。他们和世袭领兵的武将同是孙吴政权的主要支柱。
孙权死(252)后吴国日趋衰弱,而魏国则在司马氏消灭淮南地区三次军事叛乱后日趋强大。由于司马氏以先灭蜀后取吴作为国策,而在灭蜀(263)、代魏(265)后又忙于新朝定制,吴国政权暂得延续。晋泰始五年(269),羊祜命王浚在益州筹建水师,并预定攻吴的军事方略。咸宁五年(279)冬,晋军出兵自长江以北、江陵至建业之间五道攻吴,而以益州水师为奇兵出峡顺流,于太康元年(280)三月攻下建业,吴帝孙皓降,吴国亡。吴国历四帝,共五十二年。东汉初平元年(190)后出现的全国分裂局面,经过魏、蜀、吴三个区域的局部统一和相持后,至此又归于全国的统一
3.五代十国中的吴:吴的开创者杨行密,在镇压农民起义和军阀混战中被唐朝提升为淮南节度使。902年,唐昭宗封他为吴王,建都扬州。到杨溥在位时,丞相徐温等立杨溥为天子,国号吴。
但此时,杨氏大权早已旁落。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废杨溥自立,国号唐,建都金陵。
古城市名
城市名日本本州西南部港市。属广岛县。在懒户内海广岛湾东岸,东有野吕山(839米)南有体山(501米)。人民22.8万(1986)。1889年设海军镇守府唇兴起。与横须贺、佐世保同为日本重要军港。1902年设市。1948年定为贸易港。钢铁、机械、造船为主要工业部门。还有金属加工和水产加工等。
[编辑本段]姓氏
姓氏:吴 祖籍: 吴郡
祖宗:泰伯 郡望:延陵郡
分类:以国为氏
姓氏渊源
吴姓源于姬姓,肇端于吴国,形成战国初期,始祖是周朝的太伯和仲雍。
据《史记•周本纪》和《吴太伯世家》记载,姬姓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dǎn)父(即周大王)有三子:长太伯、次仲雍,三季历。季历贤而有才干,娶贤惠的太任为妻,生子姬昌,深受古公宠爱。他把周部落的兴旺发达寄托在姬昌身上,因此想传位给季历,以便将来再传给姬昌。太伯和仲雍明白父亲的心思,于是便自动让贤。他们趁古公生病的时候,以给父亲采药为借口,远奔到东南沿海的吴、越地区。为了融入当地民族,他们从当地之俗,文身断发。因当时江南一带还相对落后于中原,故太伯和仲雍带去中原的先进文化和技术,颇受当地土著人的敬重,“归之者千余家”,被拥立为领袖,建立起姬姓吴国,称为句吴(也作勾吴)。太伯无嗣,死后由弟弟仲雍继位,世代相传。武王灭商后,封仲雍的曾孙周章为吴子,追封太伯为吴伯,吴成为正式的侯国。
吴国建都于吴(今江苏省苏州),拥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分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地域。公元前585年,仲雍十九世寿梦正式称王,到春秋后期吴国开始强盛。传到吴王阖闾(hé lǘ)时,曾一度攻破楚国;到吴王夫差时,又战胜越国,俘虏了越王勾践,迫使他屈服求和。后由于夫差骄傲自大,不听伍子胥的劝谏,沉迷酒色,贻误战机,吴国终被越国打败,吴王夫差自杀。吴国于公元前473年灭亡,其王族子孙虽四散避难,却不忘故国,便以国为氏。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吴氏不始于太伯。清人张澍在《姓氏寻源》以及《姓氏考略》中都说:据《山海经》记载,颛顼之时就有吴权;《史记索引》中舜后也有吴氏;《帝王世纪》中少康之时有吴贺。按这种说法,则最早的吴氏当是古帝颛顼时人吴权的后代。因颛顼建都王帝丘(今河南濮阳),所以这支吴姓的祖根在濮阳。不过多数姓氏典籍都把出自姬姓太伯、仲雍之后以国为氏的吴姓作为吴姓的主要来源;各地吴氏族谱也都把太伯作为他们的远世始祖。
在吴氏发展、播迁史上,季札是一个主要人物。季札是吴王寿梦的四子,以贤德著称。寿梦欲立他继承王位,他坚辞不受,逃到延陵(今属江苏常州),隐居于乡下种田。后来他的3个哥哥临死前又要传位给他,但他仍然不受。他的封邑在延陵,世称“延陵季子”。季札的孙子启蕃曾任鲁国相国,在山东曲阜繁衍,其后代又支发山西、江西等地。
吴国灭亡后,吴王夫差的太子吴鸿被流放到婺(wù)源(古属安徽,今属江西),后繁衍成鄱阳、浮梁、余干、乐平、进贤、安仁等多个吴氏支系。至隋唐时期,吴氏已有濮阳、渤海、陈留、吴兴、汝南、长沙、武昌等郡望,以后又有延陵郡。永安吴姓郡望延陵。
1、以吴国号为姓,出自姬姓,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朝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
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札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姓,称吴姓。
2、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
3、出自古帝颛顼时期吴权之后裔。据有关资料所载,相传为上古颛顼帝(高阳氏)时吴权的后代。
4、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为吴氏。
5、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产生吴姓。锡伯族、柯尔克孜族、朝鲜族、赫哲族等均有为吴姓者。
历史名人
吴起(?-前381),战国时兵家。卫国左氏(山东定陶)人。初事鲁国,曾“杀妻求将”。后入魏,文侯以其善用兵,拜为西河守。武侯时因受排挤而入楚,得悼王信任,任令尹,主持变法。裁汰冗员,加强军力,废除贵族特权,使国力渐强。悼王死后,宗室大臣做乱,他被射杀,变法失败。著有《吴起兵法》,已佚。
吴广(?-前208),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字叔,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贫苦农民。秦二世元年(前209),被征屯戍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他与陈胜同为屯长,因雨失期,法当斩,遂在蕲县大泽乡,率同行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他任假王,率诸将西征,围攻荥阳。后部将田藏假借陈胜命令,将其杀害。
吴芮(?-前202),汉初诸侯王。秦时任番阳县令,号曰番君。秦末农民起义,英布归附于他,他以女妻之,率越人举兵反秦。刘邦攻南阳,派其将梅鋗协同攻析、郦。秦亡,项羽封为衡山王。汉朝建立,徙封为长沙王,都临湘。死,谥文王。
吴汉(?-44),东汉将领。字子颜,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新莽末,亡命渔阳(今北京密云),以贩马为业。后归刘秀,为偏将军,征发渔阳等郡骑兵,助刘秀消灭王郎割据势力,并镇压铜马、重连等部农民起义军。刘秀即位后,任大司马,封广平侯,率军伐蜀,攻灭割据益州的公孙述。
吴质(177-230),三国魏文学家。字季重。济阴(山东定陶)人。初任五官将、朝歌长、元城令,以文才受知于曹丕。入魏官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入为侍中,封列侯。少有才学,与孔融等称建安七才子。存世作品有书笺三首,诗一首。
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北)人。家世贫寒。好学,善文,清逸有古风,时人仿学,称“吴均体”。历为建安王伟记室、奉朝请。以撰《齐春秋》不实,免官。复受诏撰《通史》,起自三皇,至齐代,所草本纪、世家已毕,唯列传未就。普通元年卒,著作有范晔《后汉书注》、《齐春秋》、《庙记》、《十二州记》、《钱唐先贤传》、《续文释》,及文集二十卷。
吴兢(670-749),唐史学家。汴州浚仪(河南开封)人。《新唐书》称其“少厉志,贯知经史”。魏元忠荐为右拾遗内供奉,撰修国史。中宗时迁右补阙,与韦承庆等撰《则天实录》.转起居郎,迁水部郎中。玄宗时,拜谏议大夫,兼修文馆学士。官终恒王傅,时号“良吏”。撰有《梁史》、《齐史》、《周史》、《陈史》、《隋史》、《唐史》。所撰《贞观政要》,广为流传。
吴道子(约686-760前后),唐画家。又名道玄,画史尊称吴生。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间以善画被诏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据载曾于长安、洛阳两地寺观中绘制壁画多达300余堵,奇踪怪状,无有雷同,其中尤以《地狱变相》闻名于时。吴道子的绘画具有独特风格。其山水画有变革之功,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作画线条简练,“笔才一二,象已应焉”,有“疏体”之称。吴道子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他被人们尊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吴道子绘画无真迹传世,传至今日的《送子天王图》可能为宋代摹本,另外还流传有《宝积宾伽罗佛像》、《道子墨宝》等摹本,敦煌石窟第103窟的维摩经变图,亦被认为是他的画风。
吴筠(?-778),唐道教学者。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字贞节。少为儒生,举进士落第后,入嵩山从潘师正为道士,传正一之法。长于诗文,与当时文士李白、孔巢父等均有唱和。玄宗征召为翰林。安史乱前,求归隐茅山。主要著作有《神仙可学论》、《玄纲论》等。原有文集二十卷,已佚。
吴元济(783-817),唐藩镇割据者。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子。少阳死,他匿不发丧,以父病为名请求皇帝允他主兵。因不允,遂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自领军务叛乱,纵兵焚掠舞阳,叶县等地,威胁东都洛阳。次年,又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刺伤御使中丞裴度。后为裴度讨伐,将士多叛离,李愬愬乘虚袭破蔡州,执元济,斩于长安。
吴融(?-903),唐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龙纪进士。拜中书舍人,主草诏书,终官翰林学士承旨。诗多为流连光景之作,也有少数感怀时事者。受温、李影响,在艳丽中时含凄清之气。有《唐英歌诗》三卷。
吴峦(?-944),五代后晋将领。字宝川。卢县(今山东茌平西南)人。后唐清泰中,为大同沙彦珣节度判官。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他率领云州将吏闭城拒命,契丹攻七月不下,后被石敬瑭召回,任复州防御使,旋任权知贝州军事。天福九年(944),契丹大举来犯,他率众坚守,牙将邵珂开门引契丹入城,战败投井死。
吴玠(1093-1139),南宋将领。德顺军陇干(今宁夏陇德北)人,字晋卿。曾镇压方腊、史斌起义。建炎四年(1130)任秦凤副总管兼知凤翔府,参与富平之战。与弟璘扼守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先后取得和尚原、饶风关等大捷,力保川蜀。绍兴四年(1134)改守仙人关,收复凤、秦、陇等州。官至四川宣抚使。
吴激(?-1142),金文学家。建州(今福建建瓯)人。字彦高,号东山。米芾婿。奉宋命使金被留,任翰林待制。能诗文及书画,并能词,与蔡松年齐名,时号“吴蔡体”,风格清婉。著有《东山集》。
吴棫(约1100-1154),北宋音韵训诂学家。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字才老。徽宗宣和间进士。南宋高宗绍兴中官太常,因得罪秦桧,出为泉州(今福建省泉州市)通判。所撰《韵补》(五卷)今古韵为九部,认为古人用韵较宽,有古韵通转之说。又撰《诗补音》、《字学补韵》、《楚辞释音》等已不传。
吴璘(1102-1167),南宋将领。字唐卿,玠弟。少年从玠征战,积功至阁门宣赞舍人。绍兴初,与其兄守和尚原、仙人关,屡败金兵。玠病死后,代为领兵,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宋金和议,常备不懈。三十一年(1161),完颜亮叛盟南犯,遂力疾督战,收复州郡多处。因和议被迫弃地退师。官至太傅,封新安郡王。自代兄为将,守蜀二十多年,威名亚于玠。卒,赠太师,追封信王,璘刚毅、骁勇,读史书,晓大义,著有《兵法》二篇。
吴曾,南宋文学家。崇仁(今属江西)人。字虎臣。为南宋文学家。高宗时,官至工部郎中,出知严州(今浙江建德)。依附秦桧,为投降政策辩护。著有笔记《能改斋漫录》。
吴曦(1162-1207),南宋臣。德顺军陇干(甘肃静宁)人。吴璘孙,荫承奉郎。以武宁军承宣使迁太尉。议同侂胄北伐,嘉泰元年(1201),任兴州都统制,兼知兴州。后罢副都统制王大节,独掌兵权。开禧中,为四川宣抚副使。密遣使向金献四州地。金陷大散关,封蜀王。僭位兴州四十余日,为杨巨源等所杀。
吴潜(?-1262),南宋臣、词人。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字毅夫。宁宗嘉定间进士。官至左丞相。主张加强战守之备,以抗御元兵,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深表忧虑。后谪死广东循州。能诗词,其词激昂慷慨,颇多感怀时事之作,原集已散佚,明末梅鼎祚辑有《履斋遗集》。
吴文英(约1212-约1272),南宋词人。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曾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幕僚,又为宗室赵与芮门客。尝以词谄娟贾似道。他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赞美帝王将相的豪华生活,或抒寄下属失意者之颓废感伤情绪。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辞藻,其用意晦涩,张炎说他“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断”。晚清有些词人曾给予高度评价。著有《梦窗词》。
吴澄(1249-1333),宋元之际学者。字幼清,学者称草庐先生,抚州崇仁(江西崇仁)人。《元史》称其幼颖悟,“知用力圣贤之学”。官至翰林学士、太中大夫。泰定帝时,主修《英宗实录》。哲学观点受陆九渊影响,认为“理”是“气”的主宰,“气”有清浊美恶。著有《吴文正公集》、《草庐精语》等。曾校正《老子》、《庄子》等书。
吴镇(1280-1354),元画家。嘉兴(今属浙江)人,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梅沙弥。一生隐居乡里不仕,生活贫苦。画山水师巨然,亦能墨竹墨花,为元末四大家之一。传世作品有《古木竹石图》等。诗文集有《梅花庵稿》、《梅花道人遗墨》。
吴莱(1297-1340),元学者。浦阳(今浙江浦江,位金华东北)人。字高夫,本名来凤,门人私谥渊颖先生。仁宗延佑间举进士不第,乃隐居松山(位辽宁锦州南),深研经史,为宋濂之师。其所作散文,于当时社会危机有所触及,要求“德化”与“刑辟”并举,以维护当时元朝统治。能诗。著有《渊颖吴先生集》。
吴勉(?-1385),明侗族农民起义军首领。一作吴面儿。湖广上里坪司(今贵州黎平)人。侗族。洪武十一年(1378),领导侗、苗等族农民起义,称平王。起义曾坚持八年,拥众二十万。先后攻克今贵州黎平、锦屏及湖广通道(今属湖南)等地。十八年遭明军镇压,被俘遇害。
吴与弼(1391-1469),明学者。初名梦祥,字子溥,号康斋,江西崇仁人。年轻时得《伊洛渊源图》,慕而究读,罢科举。《明史》载其“中岁家益贫,躬亲耕稼,非其义,一介不取”。授徒乡里,四方来学,教诲不倦。天顺初征授左春坊左谕德。留二月,称疾归。晚年游闽,胡居仁、陈献章、胡九韶等皆出其门下。学宗程朱,注重“静时涵养,动时省察”。有《康斋文集》、《日录》等。
吴伟(1459-1508),明画家。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字次翁、士英,一作世英,号鲁夫,小仙。幼孤贫,流落常熟。成化间召授锦衣卫镇抚,待诏仁智殿,在宫廷作画。弘治初,授锦衣百户,赐“画状元”印。后以病辞归,居南京秦淮河。擅画人物、山水,有“江夏派”之称。
吴廷翰(约1489-1559)明学者。籍贯不详。字崧柏,别号苏源。武宗(朱厚燳)正德间进士。历兵、户部主事,转吏部文选。后官广东佥事,继迁浙江参议。平生总览博治。因思儒学之支离,故曾致书王宗仁,并与其弟子往复辩论。晚年勤于著述,哲学上坚持气一元论,指出:“一阴一阳之谓气”,“天地之初,一气而已矣”,批判理学家“太极是理”之说,认为认识对象是客观事物,“物理在心,物尤在外”,提出:“德性之知,必实以闻见乃为真知”。还主张性即气即生,反对先天“气禀”。十七世纪时,其著作和思想在日本学术界得到传播,产生较大影响,成为日本有重要地位的堀河学派的理论渊源。著作有《吉斋漫录》、《从言》、《苏原全集》等。
吴承恩(约1500-约1582),明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少时家贫。年43补岁贡生,任长兴(今属浙江)县丞。旋辞归里,以著述为事。据民间流传的神奇故事与话本,撰成《西游记》长篇章回小说,将其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及理想注于神奇故事中。工书法,善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著作另有《射阳先生存稿》。
吴又可,明末医学家。苏州洞庭(今属江苏吴县)人,名有性。崇祯十四年(1641)南北各省瘟疫流行,他经临床观察,创立“疠气”病因学说,认为瘟疫的病因,并非古代所说的时气和伏邪,而是一种不能见、闻、触到的“疠(戾)气”。“疠气”由口鼻而入,与伤寒之邪由肌表传里者有所不同。疠气不止一种,故称“杂气”,某种杂气可使人患某种传染病,各种疠气均有其“特适”性(特异性)。他敢于破除传染病病因旧说,著有《温疫论》。
吴应箕(1594-1645),明学者。字风之,安徽贵池人。崇祯贡生。《明史》载其“善今古文,意气横厉一世”。曾与顾杲、黄宗羲等复社诸生为《留都防乱公揭》,讨伐阮大铖等人恶行。后大铖得志,谋杀周镳,他独入狱护视。清兵破南京,因反清被杀。有《楼山堂集》、《读书止观录》。
吴昜(?-1646),南明抗清将领。字日生。苏州吴江人。崇祯进士。弘光时任职方主事。1645年起兵抗清,以太湖为根据地,屡败清军。隆武帝任他为兵部尚书,封忠义伯。鲁王也封他为长兴伯。旋为清将吴胜兆所败,泅水脱走,收拾余部,反击清军。次年再屯太湖,战败被俘,在杭州被杀。
吴炳(?-约1647),明末戏曲作家。宜兴(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字石渠,号粲花主人。南明永历时任兵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清军南下时被俘,自尽于衡州(今湖南衡阳)。其著作有传奇《绿牡丹》、《疗妒羹》、《画中人》、《西园记》、《情邮记》五种,合称《粲花别墅五种》,亦称《石渠五种曲》。
吴伟业(1609-1671),清诗人。太仓(今江苏太仓,位昆山东北)人。字骏公,号梅村。年二十,授翰林院编修,见知于明庄烈帝,以复杜著名,为世所指目,直声动朝右。明亡,入清,官国子监祭酒。遗命墓前立一圆石,题曰:“诗人吴梅村之墓”。工诗,尤长歌行纪事,称诗史。画山水笔致清秀,与董其昌、王时敏等为画中九友。著《梅村集》、《春秋地理志》、《绥寇纪略》、《春秋民族志》、《乐府杂剧》等。
吴三桂(1612-1678),清藩王。字长伯,江苏高邮人。明以武举袭武官,擢总兵守辽宁。李自成破京师,他乞清援破北京,败李自成。旋降清,受封平西王。入陕川云贵,残酷镇压起义军和抗清军,灭南明,杀永历帝。受命守云南,与尚可喜、耿仲明为清初三藩,形成割据势力。康熙间三藩叛乱,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年号昭武。因屡败于清,忧忿而死。

繁衍播迁
吴姓发源于我国南方,在秦汉时期,是得姓以后第一个发 展时期。吴亡国后,吴姓后人流亡到江西婺源、安徽歙县一带,并有北迁至山东、山西等地者。在秦末汉初,吴 姓族人参加起义,因功,多被封王,出现多个名门望族,如南阳吴氏、陈留吴氏、河南吴氏 等,荣极一时,为吴姓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吴姓族人得以进一步发 展,由于吴姓有女在汉末嫁于吴国君主,成为皇族,生孙权、孙策等人,并在吴亡后,入仕 于两晋,屡出名人,知名于世。南朝时,“延陵季子”之后的吴姓人发展至湖北中部一带,逐渐兴旺,同时形成了著名的武昌郡望。在秦汉时期迁居山东等地的吴姓族人,有一部分迁 居四川成都一带,仕蜀后逐渐成为当地名门。至隋唐时期,吴姓先后出现了陈留、濮阳、渤 海三支著名家族,陈留望族起源于迁居山东吴姓一支,东汉末年以后,虽历经战乱,但仍作 为当地的大族得以不断发展,并出现了以《贞观政要》的作者吴兢为代表的一批名人。濮阳 吴姓为东汉大司马吴汉之后,历汉魏两晋南北朝,由于始终为皇亲,名人佳人辈出,所以濮 阳吴姓盛极一时,地位一直显赫。同时渤海吴姓也由于名人不断而著称于世。到了宋元时期 ,吴姓族人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北方吴姓大量南迁并在南方大发展的情况,因此北方吴姓 渐衰,南方渐旺,并且在此时期,“延陵季子”的后人,咸阳吴姓、绍兴吴姓等一大批族人 ,逐渐显贵,历代为官,家族不断扩大兴旺,并在以后逐渐分出安徽宁国,浙江嘉兴等望族 。到明清及近现代时期,吴姓名人大量涌现,家族分布进一步广泛,人口增多,还出现了除 大陆以外,向东南亚及海外广泛迁徙的现象。吴姓分布极广,现以江南一带为多,华东各省吴姓人口比率均占各省人口百分之二以上,尤 以福建省为高,约占全省人口的百分之五。 目前吴姓人口列全国第十位。
第2个回答  2012-09-08
我也姓吴不过好像续不上。我是山东吴姓
第3个回答  2009-04-29
我也是姓吴的,我是余姚辉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