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是一个怎样的人?

如题所述

去年平安夜,李健在首都体育馆的舞台上唱起了《我要你》,每一句“我的姑娘”,跟随而来的都是呼叫与声声可辨的“在这儿”,姑娘们把自己想象成了这柔声细语里呼唤的人,更是在歌曲临了李健“谢谢,我的姑娘们”的话语里坐实了自己的“梦”。

 

都说是李健“撩妹”,不如说其实是台上台下互相“撩”。平安夜转头第二天,李健在一档综艺节目上也唱了几句《我要你》,少了姑娘们的呼应,立时显得平淡了许多。情感的弦震动起来大概也有些玄妙,音乐里时空与人心转变,永远有不同的答案。

 

就像在《我要你》之前,李健唱起的几首老歌,《八月照相馆》《中学时代》《温暖》,彼时的情感里大多是一种发现的惊喜,如今他一身简略的黑T站着背起吉他,依然仿若少年模样,我却似乎陷入了复杂的怀念里,难以分清是往日时光更美还是现世安稳最好。

 

在李健的《完美坚持》里有一句歌词,“等待和耕耘,谁更辛苦?”,这在歌里没有回答的问题全由时间写下了答案。在自己口中的“沉默期”里,他保持着每两年一张专辑的产出,在等到《传奇》,等到《我是歌手》时,他有着自己清晰的、可以回溯的耕耘轨迹。

 

写下的音乐都不会被浪费的,它们就好像是等在那里,等人追上来恍然大悟。

 

也会被人觉得,是“命运眷顾”,但我想,如果真有运气,这运气也是来自于选择。潮流一波波走过,多数人在与他人保持雷同中获取安全感,李健始终在稳定与安静中创作,等待一个审美相合的时代。

这也是唱歌与听歌的人之间的一种试探,拣选着对方的趣味,有时会心,便是李健曾说过心中最理想的关系,“君子之交淡如水”。

不知道在《童年》之前弹奏的一段《阿兰胡埃斯协奏曲》是不是暗合了时间流逝的伤感?《贝加尔湖畔》前的《六月船歌》呢,是陶醉于同一片波光粼粼吗?还有穿插在《当你老了》中间的《玫瑰人生》,最美的恋人,都是永远可望而不可即的吗?

 

他不太说答案,审美的层面大概只能意会,我也只是猜猜。

 

李健曾说“从某种角度讲,一首歌写完就不再属于作者了,它属于那些善待它的领养者们。”听,或是唱,我们在不同的时空里与某一首歌相遇,并在其中添加了自己。

演唱会上唱起《父亲》的时候,李健坐在台阶上,托腮,若有所思的侧脸。歌里唱“你为我骄傲,我却从未,因你感到自豪”,不止亲情吧,每一种存有遗憾的情感,都值得在这首歌里留下一声叹息。

 

《故乡山川》响起,纱幕降下,哈尔滨的景象流过,“看过多少月落日出,没有相同的一天”,我想每一个在异乡长夜无眠的人,都曾感同身受。

最近常常听的《迷雾》,总是让我心头一凛,“你的地方,就是个海洋,有人挣扎沉向海底,从此无声无息”,不知道写下这几句的李健有没有在浮沉中曾经不安,至少我对于前路的迷惘与悲观都在这首歌里波澜。

 

、李健说,“音乐的魅力在于反映一些小的事件上,写那些细节。”生活里难以付之于口的,音乐就是隐喻。

 

他把《一句顶一万句》写给“那些刚刚组建家庭的、或是准备组建家庭的普通青年男女”,歌里写“一年四季,养家糊口,不是说说而已”,这是现实的一个侧面,生活里没有简单。

平安夜的演唱会上李健弹唱起这首歌的时候,这本书的作者刘震云老师就坐在我的斜前方,全场他都端坐,听得认真,不知是否在音乐里感到互有切中。

想起李健前一阵在《新京报》上为叶芝诗集《寂然的狂喜》写的书评,关于艺术表达有一段:“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或者说是进步,人的情感是没有多少进化的,而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段也没高明多少,准确地讲,在许多方面是退步的,就像文字的表达和使用上,更不用说是文学。”

 

有时我会觉得,字句里藏着小孔,引你“窥探”。

 

似乎可以感受到李健在近几年的创作上更加警惕和斟酌,《枫桥夜泊》里的一句“苦苦求索天地万象,竟不过是无偿”,李健在演唱会的上海安可场上特意点出了这个“写了半年”的“偿”字,这个字里有创作者的自豪,而我们可能很容易就忽略了。

 

从去年9月的首演到平安夜的终场,李健在十五个城市做了十八场巡演,越来越自如地在台上讲话、笑、奔跑,和跳高。他说他打开了心胸,不再是沉默寡言的人,是音乐和听友给了他自信。

 

谨守一个“迷妹”的本分,我到了其中七场。坐在场地里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地想过,为什么我会如此密集反复地出现在这个人的演唱会。可大部分时间,我来不及想,因为一种氛围用更快的速度“掳走”了我,情绪是有保鲜期的,你根本舍不得浪费。

 

后来,我会想起李健换上纯色的T恤,背起吉他的样子,我想,答案大概是,他始终在这里呢

这样看世界有点意思,微信公众号:傅踢踢 微信id:futeetee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10
李健是一个有才华的,有帅的人。之前不受关注哎!一个清华才子,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尽管团队解散,但他仍然。坚持着他的音乐梦,他都不曾放弃,很温柔细腻的男艺人,默默的付出,创作着。 他的外表总给人理性而不健谈的印象。眉头微锁,似乎透出内心的严肃或傲气,语气也不紧不慢。但话聊开了,你会在他慢节奏的语境里听到真诚与朴实,这是一种不跟随常人节奏和期待的,沉淀在他内心的声音。李健总把自己归类为“我这样的歌手”,一种靠慢节奏一点点积累、渗透式的歌手,甚至不依靠商业,而是依靠口口相传,扎实稳定地树立形象,“我没什么新闻,不演电影不拍广告,能宣传的东西只有作品。”
  在心浮气躁的音乐圈,李健能打动人的,无疑是他的耐心和慢姿态。这种慢渗入他音乐里,以超然独立于商业之外的心态,按自我节奏做音乐。“这个时代没有那么多的忍耐,人们才追求速成的方式让别人接受自己。”他明白这一点,于是尽量躲避这种速度。
在浮躁当下保持从容与耐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