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王的起源在哪里

如题所述

王姓,作为中国最常见的姓氏之一,排在汉族人口姓氏榜的第二位,拥有的人口数量接近一亿,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约7.4%。王姓的起源有五个主要流派:
1. 源于姬姓,姬是黄帝的二十五子之一,其后裔中有五支发展成了王姓。
A. 周灵王的太子晋的后代,以爵位“王”为姓。
B. 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
C.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王子成父的后代。
D. 周平王的太孙赤的后代。
E. 战国末年西周桓公揭的后代。
2. 出自子姓,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源自商朝王子比干。
3. 出自妫姓,源自虞舜,其后代建立了田齐王朝,被秦统一后,项羽反秦时封为济北王,后人纪念这一事件,改姓王。
4. 由北方少数民族改王姓而来,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许多少数民族如鲜卑、羯、高丽、乌桓等民族中不少人改姓王。
5. 其他王姓来源包括换姓、赐姓或改姓。
王姓的得姓始祖是太子晋,他的后代以“王家”自称,逐渐演变成了王姓。在山西太原晋祠修建的“子乔祠”就是为了纪念王姓始祖子乔。
王姓在秦汉时期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山西芮城、夏县、蒲县、平陆、河南开封、虞城、淮县、陕西咸阳、山东淄博等地。魏晋南北朝时期,王姓开始向更广泛的地区扩散,如甘肃天水、山东东平、河南新蔡、新野、焦作等地。两汉时期出现了以新朝皇帝王莽而得名的元城王姓和琅邪王姓,以太史公司马迁为开基祖的太原王姓和以东汉征士王霸为开基祖的太原王姓。
唐末时,琅邪王姓的后裔王潮和王审知兄弟南迁福建,建立闽国。北宋末年,三槐王姓(以唐末的黎阳令王言为开基祖)的不少人迁居江浙一带,尤以江苏昆山一支贤才辈出,成为望族。元末战乱和明末张献忠屠川造成人口锐减,形成了著名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运动,同时明太祖朱元璋强令山西人外迁,在洪洞大槐树集结的山西人被分别迁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甘肃等地。王姓也在这一过程中在中原地区有了更为广泛的分布。
王姓的郡望有二十一个,包括太原郡、琅邪郡、北海郡、东海郡、高平郡、京兆郡、天水郡、东平郡、新蔡郡、新野郡、山阳郡、中山郡、陈留郡、章武郡、东莱郡、河东郡、金城郡、海汉郡、长沙郡、堂邑郡、河南郡等。堂号有“三槐”、“槐阴”等。
王姓宗族特征明显,历史上文人墨客众多,家族字辈次序分明。如安徽绩溪王姓字行为:“玉大元祥兆,安邦维义诚,宏开能绍业,积德庆长春,俊杰辉光显,家声永茂庭,骅骝骥骥马骕,龙凤鹿孝麒麟,卜吉谦恒益,希贤智勇仁,俭勤忠信让,均正适时平。”
王姓名人包括频阳人王翦,会稽上虞人王充,琅邪临沂人王羲之、王献之,绛州龙门人王勃,太原祁人王维,抚州临川人王安石,大都人王实甫,诸暨人王冕,明中叶后七子之一的江苏太仓人王世贞,明末清初思想家湖北衡阳人王夫之,江苏常熟人著名画家王晕,近代国学大师浙江海宁人王国维,贵州安顺人革命家和理论家王若飞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