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会的节日来历

如题所述

恩施土家族女儿会,简称恩施女儿会,发端于恩施市的石灰窑和大山顶。两地分别为恩施市东、西两个1800米的高寒山区,两地因分别出产名贵中药材(当归、党参)而成为享誉中外的药王之乡,同时两地也分别孕育了奇特婚俗“女儿会”,而成为女儿会的故乡。此俗一直承传不嬗,迄今已近300年。石灰窑和大山顶均属恩施市辖地,且全市多为土家族,故将人们习惯称呼的女儿会称为“恩施土家族女儿会”。
在离恩施自治州首府恩施市以东140公里的红土乡境内,在海拔1800米的高山上,坐落着一个四面环山的小镇——石灰窑镇。集镇由两条老街和一条公路形成的新街组成,占地450亩,居住着1500余人。集镇建在万山之中的一个平坝中央,四周拱卫着八座锥形山峰,人们叫它“八仙峰”,“八仙”相向而坐成合围势;中间一条小清河从集镇的吊脚楼下轻轻流过,好似中国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把似棋盘的小镇东、西分开,因而这个小集镇又叫“棋盘镇”。“八仙”围着“棋盘”,有的对弈,有的观棋,对弈者凝神,观棋者不语,这盘棋千年也下不完。 石灰窑原名不叫石灰窑,也不是现在这个地方。据传,明末以来,曾三迁集镇,前二次均因火灾毁弃,最后一次请阴阳先生测地后建于此地才保留至今。如今的石灰窑,公路通达,镇容改观,集镇经济文化得以繁荣。整齐、宽敞的街道取代了“茅草街”,钢混结构的平房取代了的竹楼茅舍。石灰窑原名“十个棚”。明末清初,这片土地还处于地远山荒,相传本无人耕种。时逢长江、洞庭湖滨、沅水、澧水一带发大水,人们苦于水灾,携家纷纷逃往高山。又值清政府对土司辖地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废 止“汉不入峒,蛮不出境”,鼓励人们进山开荒,对开垦的土地可“永准为业”。因此,水灾地区的人们纷纷迁入石灰窑开拓田地、挽草为记,先后有张、薛、李、滕、杨、田、覃、曹、黄、王十姓人家在这里搭棚、落户、创业,故称十个棚”。据《施南府志》、《恩施县志》载:“邑民有本户客户之分,本户皆前代土著,客户则乾隆设府后,迁贸而来者”。另据当地石(应为“十”——编者)家坪立于1841年(辛丑年)的朱世太墓碑记载:当地为“湖北施南府恩施县东乡崇宁里十甲十个棚十家坪”。《恩施县志》又载:“编户三里:东曰崇宁里、南曰市郭里、西北曰都亭里。”十个棚即属崇宁里。县志又说:“石灰窑(关隘)地名,同治7年(1868年)既存,是东由鹤峰、长阳、长乐入施藩篱隘口之一(三隘口即眠羊口、锦阳关、石灰窑)。”可见同治年前,石灰窑就是重要集镇。县志又载:“石灰窑,一名十个棚,在红土溪之南60里,距县240里。”足见十个棚即石灰窑无疑。 关于十个棚的称谓,当地还有一说:清中期,反清的白莲教农民军路过这里,在恩施、宣恩边界砍树搭棚,以避风寒,共有十个棚,如大棚、二棚、么棚、曹家棚……现存的老棚在鹤峰县中营乡,头棚、么棚在宣恩县椿木营乡,曹家棚、石家棚、写纸棚在恩施市石灰窑境内。以上各棚都在方圆三、四十公里之间。 据《恩施县地名志》载:石灰窑原名“施鹤要”。据传石灰窑街上的小清河桥头于民国15年(1926年)立一石碑,上书“施鹤要”,一说“施鹤道”。施,即施南府,改土归流后,恩施撤县设府;鹤,即鹤峰州,改土归流后,在鹤峰废土司设州。但无论是施鹤要还是施鹤道,这里过去曾是一条府州(施南府——鹤峰州)“官道”无疑。石灰窑往西240里是施南府,往东120里是鹤峰州。施南至鹤峰的“官道”就从这个小镇中央的石板街穿过。古往今来,坐轿戴顶的、骑马拉兵的、出山赶考的、挑盐背力的无不在这条官道上奔来走去。因有“官道”沟通,石灰窑就成了恩施、建始、鹤峰、宣恩四县边区的物资集散地,也就为以经商为途径,进行寻情觅爱的女儿会创造了条件,于是,在石灰窑这块神奇的地方,土家族女儿会也就应运而生了。
“女儿会”作为一种婚恋节俗,它到底起源于何年,众说纷纭。但有一种起源说为研究人员所共识。即1952年,时任济安区(设在离石灰窑30公里外的双河集镇)人民政府统计助理员的齐书清先生(现市林业局退休干部),到石灰窑乡开展查田定产、土改复查、填发土地证件等工作。同年12月6日,在石灰窑乡政府(设黄家坪)发现农民协会收缴的地主、富农、乡保人员的旧抄本、家谱、契约以及各种杂志堆积一角。当晚齐书清便一本一本地翻阅。在看到一本民国元年(1912年)黄氏《日用杂志》手抄本时,发现记述有《十个棚女儿会》。大意是说:石灰窑地带在明末清初还处于地远山荒时期,当地本无人居住耕种。时逢江河湖滨水灾频发,清政府鼓励开荒种地,于是灾区难民纷纷逃往高处,挽草为记,开荒种地,建家置产。当时来到石灰窑地方的主要有张、薛、李、滕、杨等十户人家,均在此搭棚建屋,故称“十个棚”。十个棚人家在这里繁衍生息。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开始选举头领,名曰“乡士”,来管理十棚事务,各棚经常聚集一起开会议事,因此这里有人又称“十会窑”。 十个棚姓氏与当地居民世代相处,繁衍生息。当时薛家棚出任一乡士,称“薛乡士”。他经常外出做生意,下扬州,游洞庭,逛九洲。有一年薛乡士远游,于敬“亡人”之前一天即7月11日归家,妻女设酒宴相待。乡士忽唤九女(第9个女儿,名珍珠)道:“明晨(7月12日)你姐妹可理头善装,上街赶场,游玩一日,平时不可。”其妻当即表示不同意,说:女儿家赶场到商埠游玩,成何体统。乡士开导说:“江湖一带女子,当老板,当掌柜,做店员,经商是里手,水上会划船,饭店会厨师,服装会缝纫,能歌善舞,杰女之多,令我钦佩。我要女儿们上街赶场,商埠游玩,增添友谊,见多识广,大有益也。”妻子再无言。于是珍珠等姐妹第二天一早便梳妆打扮一新,上街游玩,顿令街上行人个个惊奇艳羡。自此,每年7月12,趁过月半节之机,“十个棚”的女儿们都学着薛氏女儿的做法,梳理打扮,穿着一新,相邀上街,游玩一日。久而久之,相沿成习。女儿家不可抛头露面,有伤风化的禁锢,便由此打破了。从此,当地青年男女,趁7月12这天,相约上街,无拘无束,眉目传情,互吐爱意,以结良缘。自此,7月12这天,青年男女趋之若鹜,上街赶场络绎不绝,经商贸易也从此兴旺起来,众口皆碑,一时风传开来,7月12的石灰窑集市,便成了“十个棚女儿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13
  女儿会的节日来历:
  “女儿会”,又名恩施土家女儿会,是恩施土家族特有的风俗习惯,也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一种场所,被誉为东方情人节或土家情人节。
  恩施土家族女儿会,简称恩施女儿会,发端于恩施市的石灰窑和大山顶。两地分别为恩施市东、西两个1800米的高寒山区,两地因分别出产名贵中药材(当归、党参)而成为享誉中外的药王之乡,同时两地也分别孕育了奇特婚俗“女儿会”,而成为女儿会的故乡。此俗一直承传不嬗,迄今已近300年。石灰窑和大山顶均属恩施市辖地,且全市多为土家族,故将人们习惯称呼的女儿会称为“恩施土家族女儿会”。
  在离恩施自治州首府恩施市以东140公里的红土乡境内,在海拔1800米的高山上,坐落着一个四面环山的小镇——石灰窑镇。集镇由两条老街和一条公路形成的新街组成,占地450亩,居住着1500余人。集镇建在万山之中的一个平坝中央,四周拱卫着八座锥形山峰,人们叫它“八仙峰”,“八仙”相向而坐成合围势;中间一条小清河从集镇的吊脚楼下轻轻流过,好似中国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把似棋盘的小镇东、西分开,因而这个小集镇又叫“棋盘镇”。“八仙”围着“棋盘”,有的对弈,有的观棋,对弈者凝神,观棋者不语,这盘棋千年也下不完。 石灰窑原名不叫石灰窑,也不是现在这个地方。据传,明末以来,曾三迁集镇,前二次均因火灾毁弃,最后一次请阴阳先生测地后建于此地才保留至今。如今的石灰窑,公路通达,镇容改观,集镇经济文化得以繁荣。整齐、宽敞的街道取代了“茅草街”,钢混结构的平房取代了的竹楼茅舍。石灰窑原名“十个棚”。明末清初,这片土地还处于地远山荒,相传本无人耕种。时逢长江、洞庭湖滨、沅水、澧水一带发大水,人们苦于水灾,携家纷纷逃往高山。又值清政府对土司辖地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废 止“汉不入峒,蛮不出境”,鼓励人们进山开荒,对开垦的土地可“永准为业”。因此,水灾地区的人们纷纷迁入石灰窑开拓田地、挽草为记,先后有张、薛、李、滕、杨、田、覃、曹、黄、王十姓人家在这里搭棚、落户、创业,故称十个棚”。据《施南府志》、《恩施县志》载:“邑民有本户客户之分,本户皆前代土著,客户则乾隆设府后,迁贸而来者”。另据当地石(应为“十”——编者)家坪立于1841年(辛丑年)的朱世太墓碑记载:当地为“湖北施南府恩施县东乡崇宁里十甲十个棚十家坪”。《恩施县志》又载:“编户三里:东曰崇宁里、南曰市郭里、西北曰都亭里。”十个棚即属崇宁里。县志又说:“石灰窑(关隘)地名,同治7年(1868年)既存,是东由鹤峰、长阳、长乐入施藩篱隘口之一(三隘口即眠羊口、锦阳关、石灰窑)。”可见同治年前,石灰窑就是重要集镇。县志又载:“石灰窑,一名十个棚,在红土溪之南60里,距县240里。”足见十个棚即石灰窑无疑。 关于十个棚的称谓,当地还有一说:清中期,反清的白莲教农民军路过这里,在恩施、宣恩边界砍树搭棚,以避风寒,共有十个棚,如大棚、二棚、么棚、曹家棚……现存的老棚在鹤峰县中营乡,头棚、么棚在宣恩县椿木营乡,曹家棚、石家棚、写纸棚在恩施市石灰窑境内。以上各棚都在方圆三、四十公里之间。 据《恩施县地名志》载:石灰窑原名“施鹤要”。据传石灰窑街上的小清河桥头于民国15年(1926年)立一石碑,上书“施鹤要”,一说“施鹤道”。施,即施南府,改土归流后,恩施撤县设府;鹤,即鹤峰州,改土归流后,在鹤峰废土司设州。但无论是施鹤要还是施鹤道,这里过去曾是一条府州(施南府——鹤峰州)“官道”无疑。石灰窑往西240里是施南府,往东120里是鹤峰州。施南至鹤峰的“官道”就从这个小镇中央的石板街穿过。古往今来,坐轿戴顶的、骑马拉兵的、出山赶考的、挑盐背力的无不在这条官道上奔来走去。因有“官道”沟通,石灰窑就成了恩施、建始、鹤峰、宣恩四县边区的物资集散地,也就为以经商为途径,进行寻情觅爱的女儿会创造了条件,于是,在石灰窑这块神奇的地方,土家族女儿会也就应运而生了。
  “女儿会”作为一种婚恋节俗,它到底起源于何年,众说纷纭。但有一种起源说为研究人员所共识。即1952年,时任济安区(设在离石灰窑30公里外的双河集镇)人民政府统计助理员的齐书清先生(现市林业局退休干部),到石灰窑乡开展查田定产、土改复查、填发土地证件等工作。同年12月6日,在石灰窑乡政府(设黄家坪)发现农民协会收缴的地主、富农、乡保人员的旧抄本、家谱、契约以及各种杂志堆积一角。当晚齐书清便一本一本地翻阅。在看到一本民国元年(1912年)黄氏《日用杂志》手抄本时,发现记述有《十个棚女儿会》。大意是说:石灰窑地带在明末清初还处于地远山荒时期,当地本无人居住耕种。时逢江河湖滨水灾频发,清政府鼓励开荒种地,于是灾区难民纷纷逃往高处,挽草为记,开荒种地,建家置产。当时来到石灰窑地方的主要有张、薛、李、滕、杨等十户人家,均在此搭棚建屋,故称“十个棚”。十个棚人家在这里繁衍生息。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开始选举头领,名曰“乡士”,来管理十棚事务,各棚经常聚集一起开会议事,因此这里有人又称“十会窑”。 十个棚姓氏与当地居民世代相处,繁衍生息。当时薛家棚出任一乡士,称“薛乡士”。他经常外出做生意,下扬州,游洞庭,逛九洲。有一年薛乡士远游,于敬“亡人”之前一天即7月11日归家,妻女设酒宴相待。乡士忽唤九女(第9个女儿,名珍珠)道:“明晨(7月12日)你姐妹可理头善装,上街赶场,游玩一日,平时不可。”其妻当即表示不同意,说:女儿家赶场到商埠游玩,成何体统。乡士开导说:“江湖一带女子,当老板,当掌柜,做店员,经商是里手,水上会划船,饭店会厨师,服装会缝纫,能歌善舞,杰女之多,令我钦佩。我要女儿们上街赶场,商埠游玩,增添友谊,见多识广,大有益也。”妻子再无言。于是珍珠等姐妹第二天一早便梳妆打扮一新,上街游玩,顿令街上行人个个惊奇艳羡。自此,每年7月12,趁过月半节之机,“十个棚”的女儿们都学着薛氏女儿的做法,梳理打扮,穿着一新,相邀上街,游玩一日。久而久之,相沿成习。女儿家不可抛头露面,有伤风化的禁锢,便由此打破了。从此,当地青年男女,趁7月12这天,相约上街,无拘无束,眉目传情,互吐爱意,以结良缘。自此,7月12这天,青年男女趋之若鹜,上街赶场络绎不绝,经商贸易也从此兴旺起来,众口皆碑,一时风传开来,7月12的石灰窑集市,便成了“十个棚女儿会”。

  女儿会的传说:
  传说一
  明末清初,江河湖滨水灾频发,灾区难民纷纷逃往高处,在石灰窑与当地土著居民一起开荒种地,建家置业。
  外来户中有一位叫薛乡士的当家人,入乡随俗尊重当地民俗,每次出门都要在月半节前赶回家与家人团聚,主要是回来让自己的姑娘参加农历七月十二的土家女儿会。
  一次远游时,薛乡士在敬“亡人”前的农历七月十一又如期赶回了家。他把回家过月半和未出嫁的9个女儿唤到跟前吩咐:“明晨(七月十二)你姐妹可理头上妆,上街赶场,游玩一日,平时不可。”其妻当即反对说:“女儿家赶场到商埠游玩,与当地男男女女混为一团,有伤风化,成何体统?”
  乡士开导说:“江湖一带女子,当老板,当掌柜,做店员,经商是把手,水上会划船,饭店会厨师,服装会缝纫,能歌善舞,杰女之多,令我钦佩。我要女儿们上街赶场,商埠游玩,增添友谊,见多识广,大有益也。再说女儿大了也要找个好儿郎呀!”妻子无言。于是姐妹们五更起床梳妆打扮一新,上街游玩,令街上行人个个惊奇艳羡。自此,每年农历七月十二,外来的女儿们都效仿薛氏姑娘梳理打扮,相邀上街游玩交友,有意者眉目传情,互吐爱意,以结良缘。这更丰富了当地人赶场相亲的内容,提高了女儿会的质量,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女儿会一年比一年热闹,也极大地促进了集市贸易的兴旺发展。
  传说二
  一对在女儿会上相识相爱的青年男女,因遭父母反对,在女儿会上相见,情不自禁地表达心意:“板栗开花一条线,去年想姐到今年。去年想她容颜好,今年想得难种田,只怕前世少姻缘。”
  姑娘也坦诚地表白心迹:“板栗开花吊吊稀,不想别人就想你,想你白天同路走,想你夜晚同罗帐,罗帐里头好成双。”“今儿黑来今儿黑,今儿黑哒我家歇,没有饭吃煮白菜,没有菜吃杀只鸡,情哥不吃哪个吃?”
  “这山望见那山高,望见妹妹砍柴烧。没有柴烧我来砍,没有水喝我来挑,莫把妹妹累成痨。对门对户对条街,妹门对着郎门开。早晨对着郎洗脸,黑哒望着妹脱鞋,何不搬到一屋来?”
  土家女儿会是土家未婚青年男女赶场相亲、公开自由恋爱的日子,是主动寻找意中人并享有最终决定权的一天。这天,不仅未婚姑娘大胆恋爱,已婚男女也可以与旧情人见面互诉衷肠,婚后无子的家庭这天也可以到寺庙求子,寻找延续“香火”的机缘,一年仅这一天,平常的赶场天不行。因此,女儿会又是土家人生命的节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