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画”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译文:在远处可以看见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了,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1、原文:

《画》--唐代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表达的情感:《画》为盛唐诗人王维所做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忧伤。全诗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无穷,历来为人传诵。

扩展资料:

作品手法: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

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把画景于实景对照描述,显示了画的形神兼备。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8

《画》译文: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1、原文

唐代: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作者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30

大家好,我是陌上小桑树,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一没有断绝传承,始终传承至今的国家,我国在超过5000年的历史之中涌现出了非常多的独具特色的文化。

而这些文化时至今日依然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诗词与画。大家可能会觉得诗词是诗词,那么为什么会与画联系在一起呢?其实这个问题也很简单。

毕竟画是通过色彩来对一个事物的客观描绘,而诗的话是通过语言对情感的一个渲染。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说一下两者之间的一个关联。

 

情感的不同表达方式。

其实首先来说呢,不管是诗词还是画他都是我们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且呢大家也可以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说如果说是创作的或者说是凭空想象的一些话的话,他们所描绘的场景,其实我们都可以用诗词来进行一个再一次的描绘。

而大家也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有的这样的一些情况,那就是说诗词会写在一些古画上而画所描绘的其实就是诗词的场景。

 

诗词与画结合的方式。

而对于我们刚才所说的这种方式呢,其实就是诗词与画结合在一起来表达的一个方式,他们之间的话能够实现一个相互映衬,相互提高的一个程度,很多时候我们读起来是词的话,然后可能脑海之中会出现一个很雄浑的一个气象,或者说是一个静谧的场景,比如说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者是像李白所描绘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么在我们的脑海之中就会出现相对应的场景,如果说我们能够以一个非常形象的笔画将它们刻画出来的话,那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一个表达方式。

第3个回答  2021-02-28
我理解的是王维的一首古诗,名字就叫《画》,光听描写,就能让人的眼前生出一幅画来,可能这也是诗情画意的意思。
第4个回答  2020-07-26
《画》
意思:译文:在远处可以看见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了,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