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事业与公务员的工资与待遇差距这么大

如题所述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公务员与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有区别的,公务员是行政编,参公和事业单位都是事业编,但公务员与参公待遇是一样的,事业编与前两者在身份与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是编制不同。参公人员还是事业编制人员,非行政,而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必须有行政编制。原本只有公务员和事业编两种编制,但由于一些事业单位具有行使政府相关权力的职能,但是其单位的职工却没有公务员身份,而编委会又不可能审批通过扩大行政编的编制,于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中间衍生产物就产生了,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编制是事业编,这点毋庸置疑,曾经看到过编办的批文,清楚的写着所有职工都是事业编,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
二是名称不同。参公人员的名称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从广义上讲具有公务员身份,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能算是正式的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需具备2个条件,一必须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二是具有法律法规赋予的管理职能。具备了这2个条件后经过本单位申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审核后,报上一级政府人事部门审批,经过批准后这个单位叫做参公单位,参公单位的人员符合登记条件的,经过同级政府人事部门登记后才能享受公务员待遇。参公的叫单位,不叫机关
三是转任不同。从公务员单位调到参公单位,编制就由行政编变成了事业编,反之亦然,参公单位调到公务员单位,身份就由事业编变成了行政编,这也就解释了上面说的为什么事业编与公务员和参公在身份与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事业编不经过考试是不可能调入这两种单位的,而公务员和参公是可以互通的。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02
事业单位是事业编制,公务员是行政编制,二者的编制不同,工资和待遇也会有所差别。
第2个回答  2020-12-26

川妹小浅最近都有在分享不同区域公务员工资和基本工作情况的事,全是身边故事,请不要质疑,同时为什么不同地方,或者同一个地方公务员差距也这么大,听小浅分析说明,同时希望大家给出意见,促进成长

第3个回答  2017-12-02
一、公务员和参公事业编
公务员和参公事业编可以说是处于金字塔的最高端,待遇好、晋升空间大,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1、公务员属于行政编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国家机关中除了工勤人员以外的人员都是公务员身份,都属于公务员编制,包括国家机关、共产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检察院和法院等。
2、参公
参公管理是指事业单位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管理办法不是按照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而是按照公务员的管理方式,这样的单位承担一定的政府职能,被称为参公管理单位。参公管理单位的人员在晋升时可以和公务员之间流动。简单的说参公管理就是参照公务员管理,待遇相同,但是不是公务员编制。
(二)工作内容的不同
公务员是国家政府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具备行政执法权。事业单位是服务性质的单位,通常情况下不具备行政执法权,这是事业单位与公务员之间最大的差别所在。因此,公务员工作压力较大,而事业单位工作则相对比较清闲。
(三)工资待遇的不同:
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发放,并根据国家财政状况进行调资,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一般不受国家约定,由各事业单位根据市场情况而定,事业单位人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国家有关的社会保障规定执行,一般要逐步实行社会化。
所以要公务员和事业编制有着明显的不同。国考马上就要来了,那么报考的考生改如何让复习呢?
笔试类型不同:
国考:行测: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申论: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科目设立至今,考试时间一直都是150分钟,而自2014年国考开始,申论考试时间变化为180分钟,延长了30分钟。其原因主要是为了更加全面客观、真实有效地考查考生的水平,增加申论考试区分度,提高对考生能力的要求,使考生能发挥得更加充分。
事业单位:分别为公共科目考试和专业科目考试。笔试由市人社局统一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参与。
1、公共科目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理论与政策常识、哲学常识、法律常识、公文常识、综合写作管理、经济、人文科技、道德建设等常识,以及国情省况、时政热点。考试题型全部为客观题,在答题卡上作答,时限90分钟。
2、专业科目考试。
所以想要报考的同学可以根据这些考试项目,有针对的联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