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出三个民国文化名人的落魄秀才是哪一位?

如题所述

江苏江阴人氏刘宝珊,家庭条件较为清贫,唯一可以说道的是,曾经读过书,考中过晚清的秀才,纵观一生,成就并不高。然而地,刘宝珊的后代很是了不得,他的三个儿子,后来都成了声名在外的民国名人。



从江阴走出来的刘氏三兄弟,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赢得了身边人们的敬重,被称作为“江阴刘氏三杰”。



刘半农(1891-1934)



刘半农,刘氏三兄弟的老大,原名寿彭,后名复,初字半侬,后改半农,晚号曲庵,江苏江阴人,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近代知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刘半农从小酷爱读书,文才出众,十分聪明。1907年,他进入常州府中学堂就读,1911年,他被翰墨林小学聘任为教师,并于同年参加了革命军。

1912年,刘半农前往上海发展,先后在开明剧社、中华书局工作过,期间,他发表了多篇翻译和创作的小说,因而引起人们的关注。1917年,刘半农开始在《新青年》杂志从事编辑工作,推广白话文,同年,他被聘任为北京大学法科预科国文教授。



1920年,刘半农被安排前往欧洲深造,他先是在英国伦敦大学院学习实验语音学。第二年,他又转入法国巴黎大学,还是学习实验语音学。1925年,刘半农获得了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是第一个获得以外国国家名义授予的最高学衔的中国人。



同年,刘半农著述的《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当年,他回国后,被聘任为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兼任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导师,期间,他创立了语音乐律实验室,是中国实验语音学奠基人。

1934年,刘半农深入到偏远地区考察,以了解绥远、内蒙一带方言,非常不幸地是,途中他染上了回归热。回到北京后,他又没有接受很好的治疗,耽误了病情,于同年的7月份去世。

刘天华(1895-1932)



刘天华,刘氏三兄弟老二,原名寿椿,江苏江阴人,中国知名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刘天华早年就读于常州中学,是学校军乐队成员,擅长吹军号及军笛。辛亥革命时期,刘天华回到老家,加入了“江阴反满青年团”,吹奏军号。

1912年,刘天华跟随刘半农前往上海工作,曾经进入过开明剧社,他还加入过万国音乐队。期间,他学习了西乐器,管弦乐器、钢琴、小提琴等,对西洋作曲理论有着深入研究。

1914年,刘天华被华墅华澄小学所聘任,后又进入常州中学、江苏省立五中等校任教,以教授音乐为主。期间,刘天华积极向民间艺人学习琵琶、二胡、古琴等,加深了对中国民间传统音乐的了解。



1922年后,刘天华前往北京任教,先后在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女子高师和国立艺专音乐系科担任过音乐教授。任教之余,刘天华还虚心向诸多音乐名家请教学习,并创作出了多首知名作品。

1932年,刘天华不幸染上了猩红热,因病在北京去世。

刘北茂(1903-1981)



刘北茂,刘氏三兄弟的老三,原名寿慈,江苏江阴人,近代知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

刘北茂从小就受到了两位哥哥的熏陶,尤其是在刘天华的悉心培养下,他对各种中外乐器都有着深入了解。刘天华去世后,他继承了哥哥“改进国乐”的遗志,在音乐事业上继续努力奋进。

刘北茂曾就读于燕京大学,后又在上海暨南大学、北京大学、西北联大等学校任教过,期间,他积极进行音乐创作,写出了一百多首二胡演奏曲,被誉为“民族音乐大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