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镜头语言怎么用

写影评的时候要写那些专业术语,比如推拉摇移跟近晃 还有什么远全中近特有什么用?比如《阿甘正传》一开是是一个长镜头跟着一片羽毛,我能看出来,但是如果写道影评上,不能光写一个长镜头,还要写些什么,有什么具体作用?请逐条说明,如果回答的好再给你50分。
还有文艺常识怎么复习,必须把书上的全部椅子不落的全记住?谢谢
阿甘那一片羽毛一开是想要表达什么,对主题有什么影响,表达了什么?

  如果实在不知该怎么写你就把推拉摇移、远全中近特的表现效果都背下来,倒是照搬,具体的我附在后面了。但是我可以告诉你这样肯定是不会写太好的,最多只能中规中矩,最好找一本专业的基础的书来看一看,比如中传出版社的基本当做教材的书都行。

  还是多嘴一句,你是想考艺术类学校的编导专业吗?其实各学校对编导类学生的素质要求会很不同,比如中国传媒大学的编导专业就根本不需要考生具备专业知识而有的学校则需要。你最好先弄清你要考的学校对这个专业有些什么要求再着手准备。

  至于阿甘正传,我随便转网上别人写的一篇开头给你借鉴一下:影片一开始,灰蓝色的天空中,一片羽毛随风飘舞,飘过了阿甘居住的城市,一会随风飘落了下来,一会又被风吹向了高空。经过在空中的兜兜转转,终于飘落在了故事的主人公的脚下。这是导演运用羽毛随风飘舞的长镜头,留给观众对羽毛产生的无尽的想象,也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而且也为结局另一个关于羽毛的长镜头作了伏笔。随着羽毛的降落,镜头特写了阿甘的那双沾满泥很破旧的球鞋,用特写镜头代替导演抒发了感情,暗示了将把鞋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因素。接下来,主人公小心翼翼的捡起地上的羽毛,把这根羽毛夹在了他的记事本里,这时记事本里的背景是一望无际的兰兰的天空。

  附:
  ---------------------------
  第一节 运动镜头的分类

  运动摄像——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影机机位,或者变动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这种方式拍摄的镜头称为运动镜头。
  内部运动——是活动的画面内容表现的是运动着 的事物被称为画面内部的运动。
  外部运动——是移动摄影机 变焦距和剪辑形式 的镜头运动 称为画面外部的运动
  根据摄象机运动的方式可分为:推、拉、摇、移、跟、升降、综合

  第二节 推镜头

  一、推摄指摄像机向被摄主体方向推进,或者变动镜头焦距,使画框由远而近向主体接近的一种拍摄方法,用这种方法拍摄的镜头叫推镜头。
  两种情况:
  A、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前移动;
  B、采取变焦距镜头,从短焦距调至长焦距。
  二、推镜头的特点
  1、具有大景别转换 成小景别的各种特点。 远——全——中——近——特
  2、推镜头分为起幅、推进、落幅三个部分
  3、推镜头造成画框向前的运动趋向
  主 体 : 不清晰——清晰
  物 体 面 积: 小——大
  景 别 : 大——小
  三、推镜头的功用和表现力
  1、突出主体人物,突出重点形象。
  2、突现细节。
  3、突出一个重要的戏剧元素
  4、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系。
  5、推镜头的景别不断变化,有连续前进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
  6、 推进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
  7、可以加强或减弱运动物体的动感。
  四、推镜头的拍摄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推镜头应有其明确的表现意义。
  2、注意起幅和落幅的静态结构 。
  3、留有足够的长度。
  4、推进过程中注意始终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中心的位置,即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上的优势。
  5、在移动机位的推镜头中要注意跟焦点。
  6、推镜头要做到准、匀。
  7、起动和停止应果断、干净、利索、流畅。
  8、最好选择有一定动作幅度的形象作为起动点和停止点,以克服人为的操作痕迹。

  第三节 拉镜头

  一、拉摄——指摄影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变 动镜头焦距(从长焦调至广角)使画框由近而远与主体脱离的一 种拍摄方法。用这种方法拍摄的镜头叫拉镜头。
  二、拉镜头的特点
  1、具有小景别转换成大景别的各种特点
  2、拉镜头分为起幅、拉出、落幅三部分
  3、拉镜头造成画框向后的运动趋向
  三、拉镜头的功用和表现力
  1、表现主体和主体所处环境的关系。
  2、使画面结构形成多结构变化,镜头表现富有层次。
  3、拉镜头使纵向方位上的两个具有相关的事物,形成某种对比、反衬或比喻的效果。
  4、调动观众对整体形象的想象和猜测。
  5、拉镜头有连续后退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
  6、拉镜头内部节奏由紧到松,能发挥感情上的余韵。
  7、拉镜头的画面空间不断扩展,有一种退 出感和结束感。
  8、用特写拉成全景的方式进行转场。

  影片观摩课:完整观看《阳光灿烂的日子》 ,引导学生综合观察影片的各种影视元素,培养其在影视创作中综合运用多种镜头语言的能力,并且学习影视语言的叙事手法。
  (注:属于实践课时,地点:多媒体教室)

  第四节 摇镜头

  一、摇镜头——是由摄像机位置不动,借助于云台或拍摄者自身,水平或垂直移动摄像机光学镜头轴线所拍摄的镜头。
  从运动形式上分有:水平横摇、垂直纵摇、中间带有几次停顿的间歇摇、摄影机旋转一周的环形摇、各种角度的倾斜摇摇速极快的“甩”镜头
  二、摇摄镜头画面的特点
  1 、其画面造型是在画框空间与镜头的运动时间的结合中共同完成的。
  2、 使被摄物体在画面内停留的时间相对于静态画面来说减少了,人们观察画面内景物的时间相对短了。
  3、一个完整的摇镜头包括:起幅、摇动、落 幅 三个部分
  4、摇镜头对观众观看景物具有某种强制性。
  三、摇镜头的功用和表现力
  1 、展示空间扩大视野
  2、摇镜头扩展了画面的表现空间,可以包容更多的视觉信息。
  3、介绍交代同一场景中两个物体或事物的内在联系。
  4 、利用性质意义相反或相近的两个事物通过摇镜头形成对比,表示某种暗喻、比喻、并列、因果关系等。
  5、在表现三个以上物体或事物间的联系时,镜头摇过每一点时,速度减慢或者有一个短暂的停顿,在一个镜头中形成若干段落和间歇,构成一种间歇摇。
  6、有一个稳定的起幅画面,后面的摇动速度极快,使画面上的景物全部虚化,这种镜头称之为甩镜头。
  7、表现运动主体的动态、动势、运动方向和 运动轨迹。
  8、对一组外形相同或相似的物体用摇的方式可以形成一种积累的效果。
  9、通过对某个活动物体的追摇,引出被摄主体,其镜头的契机是追摇物的转换。
  10、摇出意外之物,制造悬念,在镜头内形成视觉注意力的起伏。
  11、表现一种主观性镜头
  12、用非水平的倾斜摇、旋转摇表现一种特定 的情绪和气氛。
  13、加快运动物体在画面框架中的位移
  14、画面转场的手法之一。
  四、摇镜头的拍摄及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2、把握好摇摄速度
  3、拍摄摇镜头要做到稳、准、匀、平。

  第五节 移动摄像

  移动摄影指将摄影机架在(依附在)活动物体上随之运动而进行的拍摄。用这种方法拍摄的镜头称为移动镜头。
  两种情况:
  A、人不动,摄影机动;
  B、人和摄影机都动。(接近“跟”,但是速度不一样)
  二、移动镜头的特点
  1、画面不再是一种呆板的框框,而变成一种流动而活跃的表现元素,各景物表现出连续运动的状态。
  2、在一个镜头中形成一种多构图的造型效果
  3、摄像机运动唤起了人们行走时的视觉体验。
  4、移摄可分为前、后、横和曲线移四种。
  三、移动摄影的功用和表现力
  1、移动摄影在开拓画面空间方面具有其独特 的艺术效果。
  2、移动镜头在表现大场面, 大纵深、 多景物、多层次等复杂场景方面具有气势恢弘的造型效果。
  3、移动摄影适宜表现某种主观视向,可以创造出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镜头,从而表现出更加生动的真实感和现场感。比剪辑更富有主观性。
  4、移动摄影可以引起被摄主体背景、角度和视向轴线的变化。
  5、移动摄影摆脱了定点摄影的束缚,形成了多样化的视点,可以表现出各种运动条件下的视觉效果。
  四、移动摄影拍摄时应注意的问题
  1、力求画面平稳。
  2、应用广角镜头优点是画面动感强,且平稳。
  3、注意随时调整焦点,以确保被摄主体在景深范围内。

  第六节 跟镜头

  一、跟摄——摄影机跟随运动的被摄体一起运动而进行的拍摄。用这种方式拍摄的镜头叫跟镜头。
  二、跟镜头的特点
  1、被摄主体在画框中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位置上,而背景、环境则始终处于变化中。
  2、跟镜头的景别相对稳定。
  3、跟镜头与推镜头和移镜头在画面造型上有明显的不同。
  三、跟镜头的功用和表现力
  1、跟镜头能够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运动中的被摄对象,既可以突出运动中的主体,又能交代运动主体的运动 状态。
  2、跟镜跟随主体一起移动,形成一种运动的主体不变,静止的背景变化的造型效。常被用来通过人物引出环境。
  3、从人物背后跟随拍摄的跟镜头,由于观众与被摄人物视点的同一(合一),可以表现出一种主观性镜头。
  4、跟镜头对人物、事件、场面的跟随记录,在纪实性作品中有着重要的纪实性意义。
  四、拍摄跟镜头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跟上”、“追准”,(如同摇跟的要求相同)将其稳定在画面的某个位置上。
  2、应基本上保持或平行,或垂直的直线性运动,不能幅度和次数过大过频的跳动。
  3、 注意焦点和光线的变化。

  第七节 升降镜头

  一、升降镜头——摄像及借助升降装置一边升降一边拍摄的方式叫做升降拍摄。用这种方法拍摄的镜头叫做升降镜头。
  二、升降镜头的特点
  1、升降镜头使画面的视域得到了扩展和收缩。
  2、镜头运动形式的特殊性,形成了画面构图的多样性。
  三、升降镜头的功用及其艺术表现力
  1、有利于表现高大物体的各个局部
  2、常用来展示事件或场面的规模、气势和氛围。
  3、有利于表现形式与内容和谐的情感韵律。
  4、利用镜头的升降可实现一个镜头内的内容转换与调度。
  四、升降镜头拍摄时需注意的问题
  1、升降镜头的升降幅度要足够大。
  2、拍摄升降镜头时要有一定的速度。
  3、拍摄升降镜头时要有韵律感。

  第八节 综合运动镜头

  一、综合运动镜头——指在一个镜头中把推、拉、摇、移、跟、升降等多种运动摄影方式,不同程度地有机的结合起来拍摄的镜头。
  二、综合运动镜头的特点
  1、综合运动镜头的镜头综合运动产生了更为复杂多变的画面造型效果。
  2、由镜头的综合运动所形成的电视画面,其运动轨迹是多方向、多方式运动合一后的结果。
  三、综合运动镜头的共同特点分析
  1、多样的形式有秩序地统一在整体的形式美之中构成一种活跃而流畅,连贯而富有变化的表现样式。
  2、复杂的综合运动镜头,为人们展示了一种新的视觉效果,开拓了一种观赏和认识自然景物的新的造型形式。
  如:摇——推——升——移
  3、运动镜头在运动中不断改变造型的结构和画面的主体及环境,使画面中流动着一种韵律是形成画面造型形式美的有力手段。
  4、画面结构的多元性,形成表意方面的多义性,丰富了镜头的表现含义。
  5、综合运动镜头在较长的连续画面中可以与音乐的旋律变化相互“合拍”,形成画面形象与音乐一体化的节奏感。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1、除特殊要求外,镜头的运动应力求平稳流畅。
  2、镜头运动的每一次转换应力求与人物的动作和方向转换,情节中心和情绪发展的转换相一致,使画面外部的变化与画面内部的变化完美结合。
  3、注意焦点的变化,摄录人员应默契配合“人化”使观众有浓重的主观色彩和现场感。
  4、防止“穿帮”(如:拍摄者的影子)由于运动的多样、场景的复杂,必须更加注意“穿帮”。
  穿帮指拍摄中与画面造型有关的各部门工作漏出破绽的现象。如:超出了布景的范围露出了假的真相,如照明灯架、移动轨道、现场工作人员等。或是前后拍摄时道具、演员服饰与化妆有所出入。

  景别的分类 远全中近特称之为五级景别。
  1,大远景(人占四分之一高度):表现空间距离感,突出纵深感和立体感,以固定镜头为主,以产生静态美感为主,运动的话也要控制节奏速度。
  2,远景(二分之一高度):人和环境平衡关系,拍摄时注意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好的承上启下的镜头。
  3,大全景(四分之三):环境和人的关系向人物倾斜。用以场景段落的开头,注意细节。
  4,全景(一比一):以交代人物的形体动作和动作范围,人物是画面的绝对主体。环境只是一种造型的补充和背景。人物切忌顶天立地。人物在画幅中位置直接决定了其运动方向和趋势。全景对光线的要求准确,统一。
  5,中景(在膝盖位置):表现人物的上肢动作。
  6,中近景(腰部):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客观交流关系。既不亲密也不疏远,一臂距离。
  7,近景(胸部):不善于表现人物的上肢动作
  8,特写(肩部以上):一定要带肩,表现情绪
  9大特写(人的局部):呈现细节,一定要说点儿什么。体现创作者的意愿,观众没有自由度。
  10,满景(以被摄对象拍全为目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6
一、电影、电视的景别:
  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
  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特写:指摄影、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板机等。

  二、摄影、摄像机的运动(拍摄方式)
  推: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与变焦距推拍存在本质的区别。
  拉: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摇:指摄影、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移:又称移动拍摄。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
  跟:指跟踪拍摄。跟移是一种,还有跟摇、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将跟摄与拉、摇、移、升、降等20多种拍摄方法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总之,跟拍的手法灵活多样,它使观众的眼睛始终盯牢在被跟摄人体、物体上。
  升:上升摄影、摄像。
  降:下降摄影、摄像。
  俯:俯拍,常用于宏观地展现环境、场合的整体面貌。
  仰:仰拍,常带有高大、庄严的意味。
  甩:甩镜头,也即扫摇镜头,指从一个被摄体甩向另一个被摄体,表现急剧的变化,作为场景变换的手段时不露剪辑的痕迹。
  悬:悬空拍摄,有时还包括空中拍摄。它有广阔的表现力。
  空:亦称空镜头、景物镜头,指没有剧中角色(不管是人还是相关动物)的纯景物镜头。
  切:转换镜头的统称。任何一个镜头的剪接,都是一次“切”。
  综:指综合拍摄,又称综合镜头。它是将推、拉、摇、移、跟、升、降、俯、仰、旋、甩、悬、空等拍摄方法中的几种结合在一个镜头里进行拍摄。
  短:指短镜头。电影一般指30秒(每秒24格)、约合胶片15米以下的镜头;电视30秒(每秒25帧)、约合750帧以下的连续画面。长:指长镜头。影视都可以界定在30秒以上的连续画面。对于长、短镜头的区分,世界上尚无公认的“尺度”,上述标准系一般而言。世界上有希区柯克《绳索》中耗时10分钟、长到一本(指一个铁盒装的拷贝)的长镜头,也有短到只有两格、描绘火光炮影的战争片短镜头。
  反打:指摄影机、摄像机在拍摄二人场景时的异向拍摄。例如拍摄男女二人对坐交谈,先从一边拍男,再从另一边拍女(近景、特写、半身均可),最后交叉剪辑构成一个完整的片段。
  变焦拍摄:摄影、摄像机不动,通过镜头焦距的变化,使远方的人或物清晰可见,或使近景从清晰到虚化。
  主观拍摄:又称主观镜头,即表现剧中人的主观视线、视觉的镜头,常有可视化的心理描写的作用。

  三、影视的画面处理技巧
  淡入:又称渐显。指下一段戏的第一个镜头光度由零度逐渐增至正常的强度,有如舞台的“幕启”。
  淡出:又称渐隐。指上一段戏的最后一个镜头由正常的光度,逐渐变暗到零度,有如舞台的“幕落”。
  化:又称“溶”,是指前一个画面刚刚消失,第二个画面又同时涌现,二者是在“溶”的状态下,完成画面内容的更替。其用途:①用于时间转换;②表现梦幻、想像、回忆;③表景物变幻莫测,令人目不暇接;④自然承接转场,叙述顺畅、光滑。化的过程通常有三秒钟左右。
  叠:又称“叠印”,是指前后画面各自并不消失,都有部分“留存”在银幕或荧屏上。它是通过分割画面,表现人物的联系、推动情节的发展等。
  划:又称“划入划出”。它不同于化、叠,而是以线条或用几何图形,如圆、菱、帘、三角、多角等形状或方式,改变画面内容的一种技巧。如用“圆”的方式又称“圈入圈出”;“帘”又称“帘入帘出”,即像卷帘子一样,使镜头内容发生变化。
  入画:指角色进入拍摄机器的取景画幅中,可以经由上、下、左、右等多个方向。
  出画:指角色原在镜头中,由上、下、左、右离开拍摄画面。
  定格:是指将电影胶片的某一格、电视画面的某一帧,通过技术手段,增加若干格、帧相同的胶片或画面,以达到影像处于静止状态的目的。通常,电影、电视画面的各段都是以定格开始,由静变动,最后以定格结束,由动变静。
  倒正画面:以银幕或荧屏的横向中心线为轴心,经过180°的翻转,使原来的画面,由倒到正,或由正到倒。
  翻转画面:是以银幕或荧屏的竖向中心线为轴线,使画面经过180°的翻转而消失,引出下一个镜头。一般表现新与旧、穷与富、喜与悲、今与昔的强烈对比。
  起幅:指摄影、摄像机开拍的第一个画面。
  落幅:指摄影、摄像机停机前的最后一个画面。
  闪回:影视中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手法。即突然以很短暂的画面插入某一场景,用以表现人物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和感情起伏,手法极其简洁明快。“闪回”的内容一般为过去出现的场景或已经发生的事情。如用于表现人物对未来或即将发生的事情的想像和预感,则称为“前闪”,它同“闪回”统称为“闪念”。
  蒙太奇: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装配、剪切之意,指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是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它大致可分为“叙事蒙太奇”与“表现蒙太奇”。前者主要以展现事件为宗旨,一般的平行剪接、交叉剪接(又称为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都属此类。“表现蒙太奇”则是为加强艺术表现与情绪感染力,通过“不相关”镜头的相连或内容上的相互对照而产生原本不具有的新内涵。
  剪辑:影视制作工序之一,也指担任这一工作的专职人员。影片、电视片拍摄完成后,依照剧情发展和结构的要求,将各个镜头的画面和声带,经过选择、整理和修剪,然后按照蒙太奇原理和最富于艺术效果的顺序组接起来,成为一部内容完整、有艺术感染力的影视作品。剪辑是影视声像素材的分解重组工作,也是摄制过程中的一次再创作。
第2个回答  2018-12-26
1、主观镜头
是电影所特有的语汇,它是基于影片中某个人物的视线和心理感受拍摄的电影画面,他使“我们的眼睛与剧中人的眼睛合而为一,于是双方的感情也就合而为一了。”(巴拉兹《电影美学》)
剧中人的眼睛 把镜头作为剧中人的眼睛,这是影片中常用的手法。它让观众从剧中人的视角,来体味其经历、感情和行为。使观众与剧中人合而为一。
人物的精神状态或情绪 比如用天旋地转,摇晃不定的画面,表现人物的头晕目眩或伤势严重;用光怪陆离、混沌不清的形象,反映人物的醉眼朦胧。
人物心理 借助主观镜头展现人物的幻觉、幻听、想象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镜头的主客观地位是经常变化的,主观镜头只能是穿插,运用的好,锦上添花。如果一部影片从头到尾都是主观镜头,那将事倍功半,适得其反了。
2、空镜头
指没有人物的镜头,人们习惯称之为景物镜头。苏联评论家法马林说过“戏剧不能容忍自然景物。电影则必须要自然景物。戏剧是表演。电影则是生活。”(《世界电影》,1982年第1期)这里所说的“自然景物”就是电影里的空镜头,它常被用来比喻、象征、抒情、烘托气氛、借物写人等。空镜头能介绍整个故事发生的环境,一般较多地用在影片的开始。空镜头往往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以景物传递着浓烈的感情。隐喻性的空镜头常常直接把抽象的概念用视觉形象生动地体现出来。空镜头常常让观众产生想象,使观众暂时离开影片剧情的叙述,让视觉的感受力集中去领略事件的情绪色彩,“按照自己的信仰、情感和思想在艺术品里重新发现它自己,而且能和所表现的对象起共鸣”。
3、特技镜头
这是利用电影摄影机技术性能(包括洗印技术)来创造各种现实的与非现实的银幕画面的表现手段。特技镜头可以造成某种情绪色彩、情调、气氛,创造特定的心理效果。
慢镜头:慢镜头是用高速摄影机拍摄而成的。一般的镜头1秒钟24格,高速就能48或96格,而放映的速度仍然是每秒钟24格,于是就产生了慢动作、慢运动。摄影上又叫做升格。首先,慢镜头可以创造意境,表达诗意或哲理。其次,慢镜头可以表现人物头脑中印象最深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他一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快镜头:与慢镜头相反,摄影机以低于24格/秒的频率拍摄,当以正常频率(24格/秒)放映出来时,就产生了较实际过程为快速的视觉效果,即所谓的“快动作镜头”。摄影上称之为降格。快镜头中的人物动作像机器人似的毛手毛脚,常常造成一种滑稽可笑的银幕效果。快动作镜头也可以造成急剧紧张的心理效果。
镜头是视听语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同学们可以通过对镜头的掌握来提对电影高视听语言知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