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金融支持小微企业

如题所述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近几年,中小企业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长期以来,中小企业一直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是我国金融领域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具有单笔融资金额低、企业更加分散、单个主体风险高等特点。融资难、成本高是目前的关键问题。截至2017年底,全国小微企业法人约2800万户,个体工商户约6200万户。面对如此众多的小微企业,迫切需要寻求一种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服务模式。

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

当前,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面临诸多困难。

高商业成本和高机会成本。由于小微企业数量多、分布散,商业银行需要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满足小微客户的融资需求,需要更多的客户经理来开拓新客户,需要更多的数据分析和网络覆盖来捕捉新客户。单个小微客户的融资额小,商业银行客户经理给一个小微企业授信100万元和给一个亿以上的大企业授信几乎需要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单个小微企业的融资收益低于大企业,所以对于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来说,做小微企业的机会成本相对较高。

难以识别风险,业务效率低。小微企业缺乏规范性,财务缺乏透明度,资质普遍较差,抗风险能力较弱,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通过传统的大中型企业财务分析,难以识别风险,挖掘优质小微企业客户。同时,小微企业单笔融资需求低,融资时效性强。商业银行使用传统信贷流程会导致自身成本增加、效率降低,无法满足小微企业正常业务周转的时效性融资需求。

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主要模式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模式服务小微企业。

线下模式有“人群战术”和“信用工厂”两种。

“人群战术”只在区域作战中使用。小微企业天然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问题,商业银行识别小微企业的风险需要很大的成本。我国江浙地区民营经济发达,小微企业较为活跃,宗族关系浓厚。几年前,泰隆银行等江浙地区的商业银行就依托当地特色,摸索出了服务小微企业的“人群战术”模式,大量聘用当地接近小微企业密集区域的客户经理,为小微企业服务。这些客户经理可以通过社会关系有效获取小微企业的实际业务和个人征信信息,帮助商业银行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有效识别风险。但这种模式只适用于信用环境好的小区域,人力成本的投入较高,大规模使用会增加过高的运营成本和人力成本。

“信用工厂”可以提高业务效率,降低机会成本。借鉴新加坡淡马锡公司在东南亚小企业信贷业务方面的先进经验,中国的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如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都采用了“信贷工厂”的模式来服务小微企业。在“信贷工厂”模式下,客户经理招揽客户并进行尽职调查研究,由自动化的“信贷工厂”完成信用报告、贷后检查和授信审批,降低了客户经理的机会成本,提高了审批效率,满足了客户的及时融资需求。

网上

线上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客户范围广,效率高。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金融机构开始利用线上“互联网金融”模式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大型商业银行依托自身积累的数据和客户资源,推出相应的线上金融产品。线上“互联网金融”模式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全国各地的客户都可以通过银行在线申报、在线审批完成融资,既提高了银行的获客能力,又满足了客户的时效性融资需求。

大型银行小微服务的模式选择

目前,大型商业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时,需要解决降低成本、识别风险、提高效率三大问题。通过对现有线下“人群战术”模式、“信贷工厂”模式和线上“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分析,我认为大型商业银行需要利用线下“信贷工厂”和线上“互联网金融”的双重叠加模式来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线下“信贷工厂”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机会成本,提高业务效率,满足100万元以上额度小微客户的融资需求。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利用“信贷工厂”模式服务小微企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信贷工厂”可以降低客户经理发展小微企业的机会成本,让客户经理在成为大客户的同时,有精力服务小微客户,提高工作积极性。同时,将信贷审批人员和风险监控人员嵌入“信贷工厂”,可以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审批效率,帮助其及时获得融资服务。而线下“信贷工厂”模式受限于人员和区域运营,无法满足大量小微客户的融资需求。对于授信100万元以上的小微客户具有效率优势,但对于更多100万元以下的小微客户,很难满足其融资需求。因此,需要其他模式来更好地满足更多小微客户的融资需求。

相关问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