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天文学家的姓名

忘记这个人叫什么了。他是出身于背镜片上山(天文台在山上)的工人,后来有幸在天文台当助理,后来成为天文家...求这个人的姓名和具体过程。
外国的,张衡那时哪有天文台啊.....
工人怎么是大学毕业呢?不像开普勒。

由助手而成为著名天文学家这个经历很像 约翰内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年12月27日-1630年11月15日),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开普勒定律的发现者。

1587年开普勒在蒂宾根读书,受到蒂宾根大学天文学教授迈克尔·马斯特林(Michael Maestlin)的影响而信奉哥白尼的学说。大学毕业后,得天文学硕士学位,获聘到格拉茨的新教神学院担任教师。其后,开普勒离开神学院前往布拉格,应邀成为第谷的助手,与第谷·布拉赫一起从事天文观测。1601年布拉赫逝世,死前把自己所有的天文观测资料赠给开普勒。开普勒留在布拉格编制星表,研究行星的轨道。1627年他的《鲁道夫星行表》(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的名字命名)问世,比当时通行的星行表都要准确。第谷去世后,开普勒继承了宫廷数学家的职位和第谷未完成的工作。1612年移居到奥地利的林茨,继续研究天文学。晚年生活极度贫困,1630年11月15日,年近花甲的他在索薪途中病逝于雷根斯堡。

不过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是第一个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人,他和开普勒是同时代的人,第谷的观测是纯肉眼的,误差不超过2角分,几乎达到了肉眼观测的极限。说开普勒背镜片这个。。。。。。也许有可能吧。

轶事:1597年,年轻的开普勒写成《神秘的宇宙》一书,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由许多有规则的几何形体构成的宇宙模型。1599年第谷看到那本书,十分欣赏作者的智慧和才能,立即写信给开普勒,热情邀请他做自己的助手,还给他寄去了路费。开普勒来到第谷身边以后,师徒俩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结成了忘年交。业务上,第谷精心指导;经济上,第谷慷慨相助。只是,两人仅合作一年多,1601年第谷就逝世了。之后,开普勒独力支撑得很艰难,后来又经历战乱,开普勒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只领到8个月工资,最后贫病交加,死在讨债的途中!

关于开普勒和第谷的相识,一种说法是第谷是自己看到《神秘的宇宙》这本书的,确实还有一种说法是开普勒向第谷自荐了这本书和自己,从而得到了第谷的赏识。后一种更贴近LZ的故事。

张衡(78年-139年)东汉
第谷(Tycho Brahe),1546年-1601年(这显然和张衡不在同一时代量级上的)

but,欧洲古老的天文观测也是有的,比如
托勒密,古希腊天文学家,(生于约90年,卒于168年),这位于127年到151年在某个亚历山大城(亚历山大城太多了,搞不清是哪一座了)进行天文观测。写成《天文学大成》十三卷。其中确定了一年的持续时间,编制了星表,说明旋进、折射引起的修正,给出日月食的计算方法等。

另一个
喜帕恰斯(Ἳππαρχος,约前190年-前120年),或译希帕求斯,伊巴谷,古希腊的天文学家,被称为“方位天文学之父”。
公元前134年,他编制有1025颗恒星的星图,并且创立了星等的概念。他还发现了岁差现象。
* 传说中希帕求斯的视力非常好,第一个发现巨蟹座的M44蜂巢星团。
* 希帕求斯利用自制的观测工具,并创立三角学和球面三角学,测量出地球绕太阳一圈所花的时间约365.25-1/300天,与正确值只相差六分钟;他更算出一个朔望月周期为29.53058天,与现今算出的29.53059天十分接近。
* 西元前130年发现地球轨道不均匀,夏至离太阳较远,冬至离太阳较进。
* 制定了星等,质疑亚里士多德星星不生不灭的理论,并制造了西方第一份星表。
* 发现岁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22
自己看吧 没准能想起来

羲和,中国远古时代天文历法学家。
甘德,战国时代天文学家。
石申,战国时期魏国天文学家。
贾逵(30~101),东汉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
张衡(78~139),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
刘洪,东汉末天文学家。
何承天(370~447),南北朝时代天文学家。
祖冲之(429~500),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刘焯(544~610),隋朝天文学家。
李淳风(602~670),唐代初期天文学家、数学家。
一行(本名张燧,683~727),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和佛学家。
曹士为(生卒年不详),历法家,活动于唐德宗建中年间。
梁令瓒(生卒年不详),唐代天文仪器制造家。
苏颂(1020~1101),宋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杨忠辅(生卒年不祥),宋代天文学家。
郭守敬(1231~1316),元代天文学家。
王恂(1235~1281),元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邢云路(生卒年不祥),明代天文学家。
徐光启(1562~1633),明末杰出科学家、天文学家。
薛凤祚(1600~1680),明末清初数学家、天文学家。
王锡阐(1628~1682),明清之际民间天文学家。
梅文鼎(1633~1721),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李善兰(1811~1882),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编辑本段]外国天文学家
托勒密
哥白尼
伽利略
爱因斯坦
第谷
哈雷
牛顿
开普勒
霍金
拉普拉斯
拉格朗日
勒梅特
梅西耶(也译梅西叶)
阿利斯塔克
罗蒙诺索夫
威廉·赫歇耳
爱丁顿
埃德温·哈勃(Edwin Hubble)
央斯基
杰拉德·柯伊伯(Gerard Kuiper)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
羲和,中国远古时代天文历法学家。
甘德,战国时代天文学家。
石申,战国时期魏国天文学家。
贾逵(30~101),东汉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
张衡(78~139),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
刘洪,东汉末天文学家。
何承天(370~447),南北朝时代天文学家。
祖冲之(429~500),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刘焯(544~610),隋朝天文学家。
李淳风(602~670),唐代初期天文学家、数学家。
一行(本名张燧,683~727),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和佛学家。
曹士为(生卒年不详),历法家,活动于唐德宗建中年间。
梁令瓒(生卒年不详),唐代天文仪器制造家。
苏颂(1020~1101),宋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杨忠辅(生卒年不祥),宋代天文学家。
郭守敬(1231~1316),元代天文学家。
王恂(1235~1281),元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邢云路(生卒年不祥),明代天文学家。
徐光启(1562~1633),明末杰出科学家、天文学家。
薛凤祚(1600~1680),明末清初数学家、天文学家。
王锡阐(1628~1682),明清之际民间天文学家。
梅文鼎(1633~1721),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李善兰(1811~1882),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编辑本段]外国天文学家
托勒密
哥白尼
伽利略
爱因斯坦
第谷
哈雷
牛顿
开普勒
霍金
拉普拉斯
拉格朗日
勒梅特
梅西耶(也译梅西叶)
阿利斯塔克
罗蒙诺索夫
威廉·赫歇耳
爱丁顿
埃德温·哈勃(Edwin Hubble)
央斯基
杰拉德·柯伊伯(Gerard Kuiper)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
第2个回答  2009-03-24
欧玛尔?
欧玛尔·海亚姆(1048~1122)或译作莪默·伽亚谟
Omar Khayyam,Ghiyasoddin Abu al-Fath
波斯诗人,哲学家,天文学家。生于霍拉桑名城尼沙浦尔。幼年求学于学者莫瓦华克阿訇。成年后以其知识和才华,进入塞尔柱王朝玛列克沙赫苏丹的宫廷,担任太医和天文方面的职务。1074年曾修订历法,并主持筹建天文台。晚年生活艰辛,去过麦加朝觐。他生活在政治上受异族统治、思想上受宗教毒害、科学文化受摧残的时代。所写的许多四行诗都流露出受压抑的痛苦和愤懑的心情。在对自然、人生、社会和宗教等重要问题进行严肃探讨的四行诗中,表现出深刻的哲理性思考和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在以歌颂酒为主题的四行诗中,诗人大胆提倡追求现世人生的欢乐和自由幸福的生活。由于一些四行诗表现出对伊斯兰教的怀疑和否定,因而被当政的权贵和宗教上层人士称为“吞噬教义”的毒蛇。他的四行诗继承了萨曼王朝时期霍拉桑体的诗风,语言明白晓畅,朴实洗练,不尚雕琢,感情充沛。
海亚姆生前以学者闻名,他去世50年后,1173年才有人在历史著作中提及他写过四行诗。这种类似中国绝句的微型诗体,在他手中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1208年,海亚姆诗集最早的抄本(藏剑桥大学图书馆)收有四行诗252首。1859年,英国诗人爱德华·菲茨杰拉德把他的四行诗译为英文出版,风行欧美。仅纽约图书馆就藏有500种不同的版本。中译本多年来主要借重于菲茨杰拉德的英译。如1919年胡适译为《七绝》2首,1922年郭沫若译为《鲁拜集》(鲁拜为中古波斯语的音译,意为四行诗),含诗101首。1982年出版了中译本《柔巴依集》。
第3个回答  2009-03-09
沙普利

沙普利(Harloy Shapley,1885-1972),美国著名的天文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哈佛大学天文台台长,美国天文学会会长。

1914~1921年在威尔逊山天文台工作。1921~1952年任哈佛大学天文台台长。

沙普利是20世纪科学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出身于农民家庭,幼年家境贫寒,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16岁就参加了工作。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沙普利自学成材,由短训班,至预科班,最终进入大学,并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

沙普利在天文学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对球状星团和造父变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推出太阳系不在银河系中心,而是处于银河系边缘,银河系的中心在人马座方向。他的研究为人们认识银河系奠定了基础。
第4个回答  2009-03-09
应该是开普勒

在蒂宾根大学毕业后,开普勒在格拉茨研究院当了几年教授。在此期间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天文学著作(1596年)。虽然开普勒在该书中提出的学说完全错误,但却从中非常清楚地显露出他的数学才能和富有创见性的思想,于是伟大的天文学家泰修·布拉赫邀请他去布拉格附近的天文台给自己当助手。开普勒接受了这一邀请,1600年1月加入了泰修的行列。泰修翌年去世。开普勒在这几个月来给人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不久圣罗马皇帝鲁道夫就委任他为接替泰修的皇家数学家。开普勒在余生一直就任此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