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小说、小小说、杂文是以什么标准划分的

如题:为什么有些散文看起来像小说,有的小说看起来却像散文呢,他们之间是怎样界定的呢?是不是散文用的语句都比较华丽,而小说用的语句都比较通俗呢,杂文又是怎样界定的呢?请专家帮解读一下。
你复制了这么多还是没说明区别在哪,全是高考作文方面的。像其中说了散文诗即要有散文的特点又要的诗的特点,那么散文的特别是什么呢这正是我要问的。
希望能有一针见血的回答。

引言
2005年高考作文的命题省份虽然增加到13个,也许加上四套全国卷,2005年高考作文题目将会增加到17道之多。可是,据《中国教育报》2004年12月的“试卷分析”和“命题建议”,我们知道,2005年全国高考作文的命题仍然是话题作文的形式,只不过话题的表述和材料的类型将会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明白了这一条,对我们怎样准备高考作文的复习和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在2005年“高考作文考试大纲”中,关于作文考试的总体要求进行了两处文字表述上的调整。其中之一就是把“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的表述调整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载的文章”。把“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与“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并列,可以说从另一方面放宽了高考作文对文体的要求和束缚,拓宽了中学生文体表达的范围,使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这“四文”的局限进一步放开。这是有利于考生表现个人写作技能的一项新举措,也是顺应近几年高考作文写作实际情况的必然举措。
可以说,在高考作文写作的实际中,关于文体的问题存在两方面的情况。一方面,大量的考生表现出杰出的创新才情和表达能力,在文体的开拓和尝试上呈现出“雨后春笋”般的新局面;另一方面,大批语文教育工作者却高举着“文体”的教条,严格地检查着考生的作文,对文体的局限没有放开,认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放。在作文教学和评价中,我们听到的最多的是“四不像”呀、“非驴非马”呀等对考生文章的批判。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些所谓的“非驴非马”的文章就是一种创新的体裁呢?鲁迅之前,没有杂文,那么杂文就是异类;卡夫卡之前,小说的写作题材只能是人的故事,那么卡夫卡的《变形记》就是异类;对于西方歌剧而言,中国的《白毛女》是“非驴非马”的;对于古典戏剧的“三一律”理论,《等待戈多》是“四不像”的……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我们对于文体的理解,这对我们进行高考作文指导有重要的意义。

一、文体的概念及其本质属性
传统的文体概念是这样表述的:“文体,就是文章的体裁”。这个解释中包含着另一个问题:什么是文章的体裁?所以这样的解释是行不通的。那么,到底什么是文体呢?我们可以把文体理解为“文章的体格(体式)”,即一篇或一类文章所表现出的遣词造句的规则和谋篇布局的格式。
比如我们把以表达某种观点和看法的文章称为“议论文”,那么,议论文的文体表述就是“议论文是通过多种论证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让读者认可的文章”。再比如我们可以把“小说”表述为“小说是在虚构的故事中,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并将其诉诸散文化语言文字的叙述艺术”。艺术、叙述性、诉诸散文化语言文字、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故事性、虚构性,是构成小说质的规定性不可分割的六个方面。他们统一起来,即构成小说。“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小说竭力要挖掘的艺术内容,其感觉经验愈是新鲜、细微、独特、准确、深刻,就愈是小说化。
在这两个表述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这样的内容:决定文体形式的本质因素其实是文章的写作目的和文章材料的生活背景,即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文章——文章的功用和材料背景的生活化——文章的魂魄。从这一角度理解,文体问题许多含混不清的意义即会变得清楚明朗。如,我们想介绍某件工具的使用方法,就要写一篇说明文,这里“想介绍某件工具的使用方法”是写作目的,文章中提到的工具及其图片、质地、产地、用途等,是工具本身的因素,就是“材料背景的生活化”。再比如我们为某本书写了一个序,哪怕这本书是虚构的,如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序〈诚信人生〉》,序言这种文体的写作目的是向更多不知道该书的读者推介,介绍它的内容,评价其价值和意义等;材料背景就是书本身。再比如我们写一则招生简章,如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愚人大学招生简章》,招生简章这种文体的写作目的就是要介绍学校情况、招生对象、招生条件、招生专业、院系介绍、专家队伍、科学成就等,此外,招生简章还要清楚地写上报名起止时间和地点等,便于读者明白相关事项;其“背景材料”就是社会生活中那些招生高校的招生简章。假设某人写了一篇招生简章与社会上现存的那些真正的招生简章毫不相同,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这是一篇不具备文体规范的文章。也就是说,这篇文章的体式是有问题的,是不符合文体规范的。
任何一篇文章,从文体的角度考虑,我们必须依赖这两点。这是文体本质属性决定的。

二、文体的划分和高考作文的文体状况
文体的划分,一般情况下是由小到大划分的。传统的划分法是二分法:韵文和散文。后来划分为四分法: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这是国际普遍认可的划分方法。在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中,也把文体划分为这四类。可是在作文训练中,又划分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四类。这四类的划分明显地把诗歌、戏剧、抒情类散文等排斥在外,而高考作文中这些文体又经常出现这些文体。这就造成了表述上的矛盾,因此,2005年高考作文《考试大纲》就文体问题做了改动,就是为了弥补这样的缺憾。
有人把文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文艺文,一类是实用文。文艺文包括小说、散文、戏曲、诗歌、寓言、童话、科幻作品等;实用文包括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书信、启事、广告、座谈会纪要、声明、日记、说明书、报告、总结等。这类划分方法虽然笼统,但简单易懂。所以,如果我们要进行高考作文文体上的训练,这样简单的划分方法应该是有极大可取性的。
随着高考作文的改革,高考作文在文体选择上的限制逐渐放开,基本上是“三自”原则,即“自主拟题、自选角度、文体自选”。所以,这些年的高考作文在文体上的表现可以说是“百花齐放”。我们经过简单的统计,发现在高考作文中出现的文体有以下这些:小说、散文、散文诗、戏曲、剧本、小品、诗歌、寓言、童话、科幻故事、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书信、启事、合同、广告、座谈会纪要、声明、日记、说明书、报告、总结、摘要、演讲辞、辩论辞、简章、简报、序、采访记、BBS、广播等。其生活背景涉及古今中外、天上人间、陆地海洋、宇宙星空、网络生活、虚拟社区。应该说,凡印有文字可以传播的表达形式,都可以被采用来进行创造,运用于高考作文的写作上。
2005年高考作文《考试大纲》上关于文体的改动,使我们对“其它常见体裁的文章”这一提法感到模糊和难以理解。因为如果按国际通用的划分方法,“记叙文”等就不应该算单独的文体。所以,我们的理解是,“大纲”所做的界定,其实就是后一种划分方法。所以,“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就是除“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之外的其他类型的文章,那就是:小说、散文、散文诗、戏曲、剧本、小品、诗歌、寓言、童话、科幻故事、书信、启事、合同、广告、座谈会纪要、声明、日记、说明书、报告、总结、摘要、演讲辞、辩论辞、简章、简报、序、采访记、BBS、广播等。

三、“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文体规范举隅
(一)小说文体规范
从上文对“小说”这一文体的定义分析可知,小说是在虚构的故事情节中,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并将其诉诸散文化语言文字的叙述艺术。虚构是小说的本质。小说就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人物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冲突,这些冲突往往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阅读体验和审美体验。高考作文中写小说,往往是短小精悍的微型小说,情节单一,人物形象不多,故事发生的环境也较统一,冲突较具体单纯,字数在1000字左右。
(二)散文诗文体规范
散文诗是界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既有散文的特点,又有诗歌的特点。它以散文的形式表现抒情诗的内容,是一种容量大、运用自由、散文化了的诗。它要有诗的意境,诗的节奏,它把诗的精练、集中、音乐美和散文的舒放、灵活多样的表现力融为一体。高尔基说它是“韵体散文”。
散文诗一般是分节的,采用诗歌表达中反复回环的方法,带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抒情性。如高考优秀作文《蓝色蛹·金色蝶》、《我漫步在村庄的大地上》。
(三)诗歌文体规范
2005年高考作文将会取消对诗歌的限制,因此,2005年用诗歌形式写作文的考生将比以往更多。诗歌是通过精练的语言、和谐的韵律、鲜明的节奏、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理想和愿望,从而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章体裁。诗歌写作要具备四个特点:概括性,即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深刻;形象性,即诗要用形象思维。这不只是指语言要形象,尤其重要的,诗歌要运用联想、想象等方法,将诗人要表达的抽象的概念,具体地呈现于读者眼前;抒情性,即诗歌表达的感情比一般作品更浓烈,或用形象的语言直抒胸臆,或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在具体的描绘景物中渗透着作者的感情;音乐性,即每句有一定的节奏,一般都要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和谐悦耳。
(四)广告剧文体规范
平时在看电视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的广告片。每一个短小的广告片其实都是一个成功的设计策划。把广告剧的写作因素运用到作文写作上来,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经验:
1. 广告剧要宣传的内容其实就是我们文章的材料,广告剧的意图就是文章的主题。这里的材料包括画面设计——什么画面表现什么内容,台词设计——什么样的语言或对话表现什么样的意图,字幕或画外音——进一步加深读者印象的文字技术,等等。
2. 由于广告剧是依靠拍摄才能实现的,所以在写广告剧的时候,我们要设计一些可行的分镜头,包括镜头的长短、特写、拉近、翻转等技术。
3. 广告剧大多采用鲜明的音响来加深观众的理解。写成文章就要在音响设计上花些工夫。
4. 如果同学们想依靠广告剧的形式进行高考作文的创新,不妨在动笔之前先研究大量的广告片,并写一些设计片段,推敲一下,看是否能很好地把握。
(五)广播稿文体规范
广播稿的对象是听众,所以不一定非得写下来,说出来就行了。但广播稿变成文字,就得经得起推敲,就得锤炼。广播稿要有如下内容:
1. 主题。广播节目首先要把主题介绍给听众。
2. 分节。不能滔滔不绝长篇大论,须分成几部分,逐步把主题介绍给听众。
3. 音乐。一个没有音乐的广播节目是不能引起听众注意的。广播稿一般要注明所配音乐。
4. 语言要动听、口语化。
(六)短剧文体规范
短剧,包括小品,要尽量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舞台表演。高考作文写短剧的同学也有不少。写短剧要掌握戏剧写作的基本方法,如人物对话、舞台提示(灯光、音响、动作、上下场、幕的启落等)。一句话,写短剧也要适合舞台演出,一切以适合演出为标准。
如果说得更具体一些,那么,我们在文章中写的人物对话要精练生动,还要注意句子的音节,有时候还要写些压韵的句子。舞台提示是为演出服务的,但写在文章中,是为了加强读者的印象,渲染矛盾冲突,烘托舞台气氛。
(七)采访记文体规范
写采访记,需要参考报纸上记者写的采访手记之类的文章,学习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首先,在采访前要对所采访的对象有详细的了解,设计好采访内容,即通过采访想了解什么——或者是为了验证某种推论,或者是为了获得新鲜的内容,或者是为了更多的了解,然后设计好采访时的问题——通过问题达到采访的目的。有时候,问题不妨尖锐一些,因为越是尖锐的问题,就越能接触到采访者的内心深处,读者也最想了解。此外,采访记是访谈类文章,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需要回答的,不是所有的文字都是为了了解什么内容。有时候,一些必要的寒暄或过渡都是突出访谈文体特征的技术。
(八)辩论辞文体规范
辩论辞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写作辩论辞首先要论点鲜明,所有话题均指向论点。因为辩论有正方、反方的区别,那么,站在哪一个论点上辩论,这个点就是辩论的话题中心。辩论说白了就是议论文,需要通过一定的论证方法使论点鲜明起来,让听众、读者或参加辩论的另一方心服口服,找不到漏洞。因此,辩论辞又要有强烈的逻辑性。
辩论总体上是以理服人,但有时候,辩论辞讲究情感的渗透和引导。总之,实现了辩论的目的的技巧,均可用在辩论辞的写作中去。同学们如果想尝试辩论辞的写作,不妨认真研究一下优秀的辩论辞,从中吸取写作经验。
(九)书序文体规范
为一本书作序,就是写一篇关于一本书的文章。写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书的面貌。余光中说:序言既为文章,就得满足一般散文起码的要求。若是把它写成实际的书评,它仍应是一篇文章,而非面无表情的读书报告,更不是资料的堆砌,理论的演习。写序跋,或衡文评人,多精心之作;或感时论世,笔底生风;即或随意为之,也自然逼真,更见性情。
序言不拘文体,不论长短,但是序言的写作要真诚和认真。真诚是指不虚美、不谄媚、不吹捧;认真指态度严肃,不是随手应景,胡言乱语。至少,做序者要对书的内容有了解,并对作者的观点有所评述,或提出新的问题供读者思考等。总之,只要序对读者阅读有帮助就行。
值得说明的是,高考作文如果写序的形式,一定要在心中有一本书,这本书的内容要与高考作文的话题相同或相关。这是高考作文写序的难点所在。
(十)产品说明书文体规范
商品社会似乎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商品,每一样商品又都有其产品说明书。这些说明书包括使用说明、性能说明等,具体要看商品的情况而定。所以,写商品说明书主要的一点在于对商品的定位,到底是什么商品,写作者不妨设计好。实际上,对于作文创作而言,商品既可以是现实的,又可以是虚拟的,而虚拟的商品或产品对读者的吸引力就更大。
一般而言,写产品说明书,是把作文话题的范围定在一个较狭窄的空间,要有高超的表达技巧才行。
(十一)BBS文体规范
BBS的中文意思就是“电子公告板”,它是网友交流信息的场所。在BBS上,人们可以畅所欲言,也可以同从未谋面的人交谈聊天。不管是生活、时事,还是内心情感,任何方面的问题都可以交流,都可以在BBS上询问和很快得到答案,它最大的优点即自由、平等、快捷和互动。BBS是一种新生事物,它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人变得真实、坦诚而伟大。

四、高考作文文章体式的根本因素
由于高考作文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作文考试,所以高考作文的写作就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创作,也不同于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文写作。从这一点看,高考作文写作过程其实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命题的话题进行艺术化处理的语言表达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话题的艺术化处理”是最关键的环节。这里会涉及审题命意、谋篇布局、定体选技、行文表达、选词造句、修改润色等等,所有这些都要列为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每一位高考考生应该掌握的基本作文技巧。
不管选择了什么样的文体进行高考作文写作,我们考虑其文体规范的根本因素就是作文的写作目的和材料背景的生活化。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做了一些说明。如果我们的文章不符合表达的目的,那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势必会显得表达混乱、语无伦次。如果我们的文章不符合生活背景,那就是子虚乌有,胡编乱造,势必显得虚假矫情、装腔做势。如前所述,BBS也罢、广告剧也罢,都应该有一定的生活背景,这就是“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的集中内涵。当然,高考作文由于其特殊的形式,决定了高考作文的表达目的不是为了上论坛去发发言而已或者为实际的产品做推广广告,而是在这些体式的规范内进行“话题的艺术化处理”。所以我们可以看出,高考作文中大部分作文都有极大的虚构成分,可是由于其处理话题的艺术化,使我们觉得新鲜有趣,而不觉得虚假可恶了。如《赤兔之死》中虚构的赤兔马、《序〈诚信人生〉》中虚构的《诚信人生》这本书、《愚人大学招生简章》中虚构的愚人大学等。这些文章中,赤兔马、《诚信人生》、愚人大学等虽然是虚构的,但由于它们有广泛的生活背景,就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趣味十足,因而也成了创新佳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02
文学作品越来越不好归类的现象近来呈现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各大书城和售书网站为上架分类颇费脑筋。这种“尴尬”局面其实从另一个层面显示了出版业的生机。“这种操作领先于规程的现象在其他领域很普遍,操作越领先,该行业就越发达。早在先锋作家时期就开始了这种‘跨文体实验’和文体革新,格非、李冯等做过很多尝试,近几年的于丹讲论语、庄子,易中天讲三国,明月谈明史,使用的都是无法定性的文体。”
城市出版社的编辑阮中强也认为,作者尝试要打破旧的文体结构,而出版社出于对市场需求、热点的判断对作品进行了突破性定位。他举例说,畅销书《商道》虽然是小说,但宣传推广的侧重点在商业哲理上。“如果仅仅定义为小说,很难想象能卖得那么好。”
采访中,几乎所有的编辑都表示,难以归类的作品更能激发读者阅读的新奇感,但书店的摆放是一个问题,尽管也有上架建议,但各个店情况不同,未必能按照建议陈列,读者常常反映书更难找了。
作者有意进行文体创新
很多作者在创作之初,就在思考文体的创新。在中华书局刚出版的《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一书最后,作者李开元这样写道:“当我试图将构想形诸于笔端时,却屡屡碰壁。我所熟悉、我能够运用的历史学的诸种文体,无法表达复活于我心中的历史……无法用学院式的坚实学问来囊括,无法用科学的理性分析来饱含,与此相应,也无法用考证、论文、论著以至于笔记和通史的题材来表现。长久苦痛之余,我不得不做新形式的寻求。”该书责任编辑徐卫东觉得,这可以说是在向《史记》的传统致敬,“那是文史哲不分家的传统,史学、文学、思想,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作家出版社将去年推出的韩少功新作《山南水北》,定义为“跨文体长卷散文”。既然“跨文体”就不能称之为“散文”,这种定义上的悖谬其实反映了一种真实的存在——作家本人主观的写作,无法完全用一刀切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文体简单划分。文学评论家谢有顺评价说:“《山南水北》很难说是小说还是散文,但包含了作家很多新的想法。文体的边界是后人划分、有意制造的。最初的文学,往往都是跨文体的。”

营销人员多期待新分类法

某网上书店的编辑告诉记者,网上书店的分类是传统分类和营销分类的综合,更容易遇到无法确定类别的情况。“如《狼图腾》就被放在了励志书里,而有关明星的书也很难分类,有的叫传记其实是写真集,有的是明星家常菜,但是放在生活类显然又不合适。我们很希望有个大家公认的分类标准,对书店和读者都是好事。”

南京市新华书店的赵向东介绍说,《一个叫窦唯的孩子》在该书店上架两个月,放在现代小说一类,后来又做了重点陈列,销售了200多册,成绩相当不错。该书店文学部的谢光锋认为,中图法的分类越来越不适应现实情况,应该早日推出新标准,但在此之前书店也应有应对之策,比如,将不好分类的就穿插陈列,一本书可能在文学架上放一本,在少儿类也放一本。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拥军很早以前就已经在关注图书分类问题,他表示,“知识结构体系的创新往往能开辟一个新生读者群,因此这类书只要内容不错,往往销量很好,书店可以将其单列一类。事实上,书店系统曾经一直想做自己的分类系统,但因为规模不等、经营定位不同,一直没做成。最好由有关部门出台一个新的分类体系,书店参照应用。”

重新分类面临较大挑战

相对营销人员的迫切希望,大部分编辑并不看好重新分类,他们认为应该让市场说了算,有些严格的分类还可能令读者失去阅读一本好书的机会。“图书分类只是一个大概的标准,而书本身的内涵非常丰富,比如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可以当作一本历史书读;也有人把它当作组织学作品来读,从中窥探出组织盛衰的规律;还有人从中读出了中国人的心理特质,建议来华的商人人手一本借以了解中国人的心理以便更好地做生意……这种情况很多,如果仅仅按分类来选书读,就可能会错过一些好书。”徐卫东说。

丹飞认为图书分类法的升级势在必行,“如果图书分类真能精确命中每本图书,就可以最便捷地打通阅读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的壁垒。”但他也觉得实际操作有很大的困难,“图书分类永远跟不上图书出版的步伐,‘精确’的后果也许是更乱套。比较合理的做法可能是模糊分类法,层级扁平化,比如小说、非小说是一个层面,成人、非成人是一个层面。至于怎么分类最有效,需要做统筹学、接受美学等方面的专题研究。”新浪读书频道的宇昕同样不看好重新划分文体的可行性。“目前的阅读已经进入小众化时代,即使重新划分文体,就能彻底解决归类难的问题吗?”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桂福也认为没必要把分类弄得很清楚。“现在的学术研究,交叉学科往往容易出成绩,作者的作品也是一种研究的具体体现。书店长期以来沿袭过去的分类方法,与如今作品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的现状已经不太适应。书店作为展示和销售机构,可以将这种变化如实地展示给读者。即使能出台一个新的分类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未必能稳定下去。”

相对于编辑和营销人员的争论,读者对重新划分文体并不感兴趣。记者在一家纯文学类网站所做的读书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受访者并不在乎作品的文体,他们表示:“随着文学创作越来越小众化个人化,图书分类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甚至最终失去存在的意义。要知道,我们老祖宗的《论语》、《庄子》、《史记》、《战国策》,今天看都是说不清文体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1-02
散文的涵盖面比较广吧,总之可以说是包含了小说,小小说,杂问的文体,语言一般比较深邃,结合了写景,记事,议论的范畴,通常都有结合实际对情感的抒发;
小说和小小说都是写故事的,华丽的语句自然也有咯,建议你去看类似《莫泊桑短篇小说集》《骆驼祥子》或者莎士比亚的,文字都很华丽呢。小小说相对来讲比较短,篇幅不长。
杂文是以议论为主的。
第3个回答  2009-01-02
其实这个的区分本来就模糊,散文就是那种写一样东西来象征另一样东西,差不多就这样,这是我的个人理解,小小说就是那种很短的小说,小说就是故事,人想出来的,杂文就是作家随便写的。散文中包括小说,小说中包括小小说,,小说中包括杂文,啊!我都不知道自己再说什么了,总之,其中各个包括各个。以上只属于个人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