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真如”,怎样解释?

请教大家,怎样以最简短、精炼、通俗、易懂的语言来理解“真如”的含义?

佛教术语。一般解释为不变的最高真理或本体。《成唯识论》卷九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异。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诸经论列有许多异名。《大般若经》卷一百六十称有“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等十二名。《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说有“真如、空性、无相、实际、胜义、法界”等六名。《法华玄义》卷八则列有“实相、妙有、真善妙色、实际、毕竟空、如如、涅盘、虚空、佛性、如来藏、中实理心、非有非无中道、第一义谛、微妙寂灭”等十四名。佛教各派对它解释也不尽相同。中观派以性空为如(真如),亦名诸法实相。《大智度论》卷三十二称:“诸法实相,常住不动。”瑜伽行派主要以“法无我”、“圣智行”为真如。唯识家以“唯识实性”为真如,《成唯识论》卷九谓“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地论学派立第八阿梨耶识,摄论学派更立第九阿摩罗识,均以自性清净心为真如。《大乘起信论》曰:“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由于佛教各派解释不同,真如的分类也各异。《解深密经》卷三分为流转真如、相真如、了别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净真如、正行真如等七种。《成唯识论》卷十分为遍行真如、最胜真如、胜流真如、无摄受真如、类无别真如、无染净真如、法无别真如、不增减真如、智自在所依真如、业自在等所依真如十种。《大乘起信论》分为离言真如、依言真如两种和空真如、不空真如两种。《华严经探玄记》卷八则提出一乘真如和三乘真如;别教真如和同教真如;顿教真如和渐教真如等。《佛地经论》卷七举出一切法真如发挥法空无我、实性无颠倒性等教义,提出两种真如(生空无我、法空无我)、三种真如(善、不善、无记)乃至十种真如。
  [真如]
  地点名。位于上海普陀区。因上海四大古寺之一——真如寺,周围地区被命名为真如镇,真如地区。
  如今,真如作为上海的副中心之一,发展更是喜人。商业街,海鲜街等丰富了市民生活。真如羊肉馆作为当地特色,更是迎来过不少慕名而来者,以及各界名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22
《佛说不增不减经》:
“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
《成唯识论》卷九:
“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异。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
上述略举经论之中对“真如”与“如来藏”这两个名相的解说。名称虽有不同,说的都是同一回事:法界之中唯一永不生灭,常住不坏之心体。
《法华玄义》对“真如”列出十四种名称:“实相、妙有、真善妙色、实际、毕竟空、如如、涅盘、虚空、佛性、如来藏、中实理心、非有非无中道、第一义谛、微妙寂灭”。
其实,经论中从不同角度宣说此心含义,因此至少有几十种名称,除上述之外,末学再列举多种名称如下:
心、如、佛、空、如来、实相、唯心、唯我、唯识、真心、自性、佛性、藏识、菩提、空性、真空、非心心、无念心、无住心、无垢识、持身识、一切法、第一义、菩提心、实相心、阿赖耶识、阿陀那识、庵摩罗识、涅盘本际、诸法实相、本来面目、本地风光、自性弥陀、无位真人、拖死尸者、父母未生前..........
触证此心,即入菩萨数,即能发起般若智慧,即能于成佛之道永不转退,即能如实宣说般若义理,即能通达般若诸经,即能鉴别诸方大师落在何处,即能实修六度万行........
否定此心,以为虚妄之人,必坠断见,非佛弟子。
南无佛法第一义
第2个回答  2018-11-21

佛语 真如

实体名相。比如说,师父现在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身 体,名又叫卢  军 宏,实际上,这个名就是你的法相。“观自在菩萨”这个名字就是你这个相。因为他看到佛菩萨的本性了,所以他就是佛菩萨。观自在菩萨是能明了真如本性的,是真正明了他自己的本性,因为连业障都是空的。很多人说,我身上有业障,等到你真正看到自己的本性的时候,连这些业障都是空的了。因为这些业障等到你几世之后,就没了。就像税 务 局的档 案一样,五年之后它就没了。很多人留一个不好的档 案,多少年之后,它就没了。

或者这辈子留着,下辈子就没了,报掉了。真如本性,也就是说连业障都是空的。不知真如本性,业障就不是空的。因为你不知道这件事情真正存在的价值,你不知道这个东西是空的,那么你就以为业障还在。举个例子,这个气球是气充进去的,但是人家送给你的时候,如果这个人从来没看见过气球,一看,你送我这么大一个东西啊,很开心。拿根针一穿,砰,爆掉了,没了。就是一股气,这是你的真如本性,没了。

  真如。真正的东西,就是本性的东西,而本性的东西有了之后,那你才看得清,原来都是空气,可以流失的。当你看不清这个东西是真正本性的时候,实际上,你所得到的就是假的东西。业障也是属于假的。举个例子,这个人犯了盗窃罪,他被 判 刑了,他刑满释放出来,实际上他这段业障就是报掉了,没了。是假的吗?就是假的。因为这段业结束了,如果你看不出它的真如本性的话,一直为过去犯过的罪孽内疚,这时你的业障就不是空的。如果你看出它的本性的话,你就知道实际上就是你必须继续归还你所欠的宿债。宿债就是隔夜的债,也就是你上一世的债,你上一世欠了很多,你这辈子必须偿还的。举个例子,鞭炮里面的火 药是前世的,而你今世加了一点火 药,然后呢,今世你所做的坏事,或者你对人家的瞋恨,就变成了火柴,你一点火,它就把前世的业都报出来了。是你去把它点燃的。有些人晚年才点,有些人年轻的时候已经在点火了,这就是“是时激活孽障”。师父告诉你们,你们这些人都在点火。你必须把上辈子的火 药全部给灭掉,你就不会再把你过去种下的那种债一下子激活。

师父跟你们讲,很多博士生研究生,他们都是相当有科学头脑的人,都很相信师父。他们能理解佛法。一味的只是跟着磕头,跟着乱求,就叫迷 信。师父跟你们讲的都是佛法佛理,都是高级的东西,把你们升华到一定的位置,而不是就让你们跟着师父模仿。师父不要你们模仿,师父讲道理给你们听,观世音菩萨头上有没有光?耶稣头上有没有光环?每一位菩萨头上有没有光环?你们头上有没有?所以你们在拜的时候,要把观世音菩萨头上的光环借到自己身上来,让自己的头上有光,然后再合掌拜菩萨。这是什么?这是借观世音菩萨的光来普照自己,来把自己的脑子弄清楚。过去的方法是过去的,难道过去打算盘的人要用电脑、现在还能用算盘吗?你们就感觉观世音菩萨的光全部照在自己的头上。这样拜菩萨,你看舒服不舒服?

世间的一切法归纳起来是“色”、“心”二法。色,是指人间一切看得见颜色的东西,实际上就是指的物体;还有一个就是你的心。色心二法,从本体“如”而来,就是说,你眼睛看见的东西和你心里想的东西是从“如”而来的,实际上就是“如来”。如来是什么?是原始的东西,本来就有的。这就是不变随缘。我们人间任何东西不要去变它,要随缘,就能好。你去变它,你一定会有麻烦的。人家安排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人家今天不安排你这么做,你非要那么做,就不随缘,就有麻烦了。明明叫你晚上一点钟睡觉的,你偏偏要两三 点钟睡觉;叫你不要乱吃,你还是拼命吃。你去逆这种正常的渠道,而不随它去转,那你就是错的。要顺时、顺缘才能做得好。违反人间正常规律去做事情,就是不正常。

无明一动。无明是什么?无明习圝气,不知道,不明白,什么事情都以为是真的,我今天想发财,我明天想怎么样,我后天又想怎么样。无明一动,你就流落到六道轮回之中。师父今天跟你们明确地规定,你们看报纸,不管男女,不准看色 情版。这是师父的戒 律,如果被师父发现,就把你们赶出去。尤其是年龄大的,坚决不许看。因为这些东西非常容易让你堕 入无明,而且当一个人有色心起的时候,下一次他会堕 入什么道吗?畜牲道,投鸟。很多文艺界的人嗓子好,是从天上下来的百灵鸟,唱得可好听了,但是你去看看他们的婚姻,一塌糊涂。一旦堕 入畜牲道,很难再返回到人道。

如果你无明一动的话,你就不知道回归于随缘而不变的真如。你随着人间的这个缘,但是你也不能变自己的本性。比如说,算命40岁会离 婚,你就随缘了。这还是找不到“真如”,什么叫不变?并不是我随着这个缘来变化自己,而是要用自己本性的不变来稳住你这个缘。再加以转变,这样才能成为随缘而不变真如,简单的讲“以不变应万变”,师父最后再讲一句,必须明白法法皆如,我亦是如。就是说每一个法 门,在人间所有的法,你看见的一切,你所做的一切,是过去本来就有的,本来就没了,我们本来就是这么来的,本来就是这么去的。法法皆我变一切,法法都是我,法也是我,如也是我,变一切处皆是我。我的法变到一切,到处是法,也是我。犹如今天师父在观音堂给你们讲 法,明天去美国讲 法,后天再去哪儿讲 法,我还是原来的我。就是你的本性活在人间,在运用着自己的一切法,就是用人间一切可以用的方法妙法去解脱这些缘。这才是真正地脱离了束缚,自 由自在,这才是你真正离开了束缚,得到解脱,因为你是真如了,你本来什么东西都没有,你想到哪里,就到哪里;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是心灵的一种解脱,就是你找到了真如。所以,你真正地脱离了束缚,然后你自 由自在,则名为“观自在”。那就是观世音菩萨。

----恭录:白话佛 法 第四册  寻找随缘不变的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