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时候想要做到有效打窝,必须注意哪些打窝细节?

如题所述

细节一、打窝以前不探底

所谓探底,便是用重铅找底,调平水以后,以钓点为圆心,围绕着钓点上下左右,约40~60平方厘米,判断钓点的水下地形、污泥薄厚,及其水草遍布、石缝等意外状况。窝料推广到水中,假如窝料掉入了污泥中、凹处、水草中、石缝中,很可能会致使鱼群进窝,往返蹭线、撞漂,迹象显著,可是由于寻食不到窝料,没多会就散窝了。

细节二、不计划出钓时间,野钓必打重窝

大部分钓友都不是职业钓友,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出来垂钓的时间段,要不是周末,要不是节假日,并且大多只能出钓半天,等不到天黑就得收竿。正由于钓鱼时间短,因此一定要钓得尽情,窝料就往死里投,较确实说,十几斤窝料,一月出钓三四次,其实花费并不多。在这类心态下,窝料可不就往死里打,窝子就要打重窝,殊不知,窝料打的多,并不一定发窝一定快,并且由于大量的窝料被投在水中,声响但是很大。就算周边有鱼群,也能被接二连三,窝团入水的声响给受惊的四散奔逃了,为什么经常有钓友说,感觉苞米十斤反倒不如酒米一把的诱鱼效果好,原因就在于此。

细节三、窝料结团进水

无论哪种打窝方式,都非常强调窝点落点要集中,尽量避免窝料落水以后太过于分散,让进窝的鱼群也遍布得太过于散乱,降低聚鱼效果。因此都会想办法将窝料集中推广,例如打窝器、打窝袋,因此许多钓友喜爱将窝料聚扰结团,为了让打窝更有气势,就爱哐哐的砸进窝子里。这类打窝方式,说起一定诱不到鱼,倒也不尽然,可是发窝慢,大鱼进窝迟是肯定的,坦白说,如果自己是鱼,被这么大几团窝料哐哐的砸进水里,估计也得等小心肝平复了,才敢进窝寻食吧。

细节四、窝料太疏松或是窝料过紧实

好似上文所说,大部分钓友钓鱼时间很有限,因此产品饵就变成了首选,可是,市面上大多数的产品饵都是基于黑坑而研发。多强调雾化、溶散的情况控制,好用不好用姑且不说,用之于野钓也不是不行,可是,将黑坑的钓鱼构思沿用到野钓中,唯一的结果,便是鱼儿不断的闹腾。假如打揉得太死、太黏,又会造成饵料入水后,根本就不雾化,进窝鱼进窝了也吃不到,用不了多久便会离去窝子。

细节五、窝料的口味太浓厚

在黑坑钓和竞技钓中,由于钓鱼面积有限,垂钓总数诸多,要想吸引鱼进窝,只能更香、更腥、更浓,如何才能吸引鱼群先进窝。同理,这是基于黑坑和竞技钓的一种特殊情况下所应用的构思,用之于野钓,要不便是刺激鱼儿疯狂的闹窝,要不,便是窝料口味太过于浓厚,造成死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22
赶着鱼儿开口时间前打窝最好,一般为早晨天亮前,或是下午中午后,这样能最大限度的将鱼诱到窝点。窝点要考虑下风或流水下侧是否鱼多或存鱼,也就说窝料选在铧尖的左侧,或是宽变窄的地点,下风或流水下侧是宽阔水域。或是水草、木桩、桥墩等障碍物的下风侧或流水下侧。打窝必须在钓点水深和点位确定后进行,也就是调漂完成并上饵抛到位后进行,未确定直接打窝,有可能窝料偏离或位置不合适,就不起作用了。
第2个回答  2022-07-22


打窝以前不探底所谓探底,便是用重铅找底,调平水以后,以钓点为圆心,围绕着钓点上下左右,约40~60平方厘米,判断钓点的水下地形、污泥薄厚,及其水草遍布、石缝等意外状况。

不计划出钓时间,野钓必打重窝大部分钓友都不是职业钓友,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出来垂钓的时间段,要不是周末,要不是节假日,并且大多只能出钓半天,等不到天黑就得收竿。
第3个回答  2022-07-22
你钓鱼的时间不充裕只能钓几个小时的话千万不要上去就打重窝。这是因为打窝之后发窝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打窝的声音会惊吓到鱼儿,另外窝料入水之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将鱼引进窝中,鱼进了窝子也不会立刻吃饵,而是会在饵料周围游动试探,等没有发现危险之后才会吃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