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上下联怎么分

如题所述

春联的贴法上下联区分方法:

贴春联区别上下联的方法有三种,其一是左右区分,一般右边是上联,左边是下联;其二是看内容的因果关系,俗话说“前因后果”,所以表示原因的是上联,突出结果的是下联;其三是平仄区分,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

贴春联讲究上联下联,其中最好的辨别方法是第三种——平仄区分。通俗地说,仄声是指汉语拼音里提及的三声、四声,平声是指一声、二声。

春联也被称为“对联”、“门联”、“春贴”等,是过年前的一个重要习俗。每年到腊月底,各家各户就开始张罗着贴春联,把来年旧的春联揭掉贴上新的春联,有“辞旧迎新”的意思。春联大多为红色,表示红红火火过大年。

春联的寓意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从传统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和宋 王安石诗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也看出春联与 桃符的关系。

什么是桃符呢?据《 淮南子》说,这种“桃符是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做的。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 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或者还画上这两个神象——左神荼、右郁垒。古人是以桃符上书画此二神来压邪的。

这也就是中国民间俗称的“ 门神”。到了公元七百多年的五代,蜀后主 孟昶亲手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但是,到时了宋代,“春联”还是称之为“桃符”的。联语却不限于题写在桃符上,推用在楹柱上,后人名曰“楹联”。宋代以后, 宜春帖多用联语,且把粉红笺写出。有些人集 诗经古语,有的集唐宋诗句。

相传可考的,有王沂公皇帝阁立春联:“北陆凝阴尽,千门淑气新。”这是春联中挂人齿颊的。

“ 桃符”真正称之为“春联”,那是明代的事。据明代文人陈云瞻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今南京),除夕前勿传旨, 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 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游,观赏笑乐,他还亲笔给学士 陶安等人题赠春联。

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终于形成了至今不衰的风尚。对联 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 喜联、寿联、挽联、孝联、装饰联、 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 谐趣联)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29
面对贴对联的地方,自己的右手边贴上联,自己的左手边贴下联。上联的尾字是仄声,下联尾字是平声。

对联的上下联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区分:

1. 按照平仄声区分法,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

2. 按照含义区分法,通常把含义深刻的作为下联,上联的价值更多是在引导作用上。

3. 按照时间关系区分法,旧时在前面是上联,新时在后面是下联。

4. 按照左右方位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

总之,对联的上下联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区分,但最常用的方法是按照平仄声区分法。
对联是一种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也称为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它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最早是从用以辟邪的桃符演化而来,后来被人们品题赠答广为应用,而不仅用于春节贴在门上了。

对联一般贴在大门、中门门、阳台门等。
对联,又名对偶、门对、春联、对子等,要贴在一些干净、明亮的地方或墙上、门头等的地方,较为忌讳贴在一些杂物多、阴暗的地方。

对联都贴在哪些地方

通常是将横批贴在门框的上方,左右两侧贴上下联,在门头上贴5张挂签。

对联的张贴是有讲究的,一般是根据横批的书写顺序贴上下联,比如横批从左读到右,上联贴在左边,下联贴在右边。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起源于秦代,其雏形为桃符,具有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的特点。
第2个回答  2023-02-09
一般情况下,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
现代汉语中,仄声是指第三、四声,平声是指第一、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