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工作边喝茶的佳句

如题所述

 李白的《赠玉泉仙人掌茶》一诗,写得浪漫飘逸,别有韵味。诗曰:“尝闻玉泉山,山涧多乳窟。仙气白如鹤,倒悬清溪月。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下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描写品茶题诗的乐趣,非同凡响。诗曰:“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

  白居易的咏茶诗多达70多首,最为后人推崇的当是《茶山境会亭欢宴》诗,把文人墨客品茶斗胜的盛况描写得淋漓尽致。诗曰:“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香娥递舞应争妙,紫笋(茶名)齐尝各斗新。”

  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吟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青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轻,六碗通神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就是著名的七碗茶诗,道出了飘飘欲仙的感受,生动又传神。

  元稹的《一言至七言诗》是一首风格独特的咏茶诗,又称七级浮屠诗,俗称宝塔诗,诗曰:

  茶

  香味,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前黄蕊色,碗转典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前岂堪夸。

  茶圣陆羽在《茶经》说:“名茶还须好水泡”,遂成千古名句,茶与水密不可分。咏茶诗中对水多有吟咏。洪希文诗曰:“平生三味试茶功,起看水火自争雄。”文征明诗曰:“竹符调水沙泉活,瓦鼎烧松翠鬣香。”《红楼梦》中贾宝玉诗曰:“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古人对茶对水都有研究,入诗也妙语连珠。

  苏东坡的咏茶诗,说出个美人喻来:“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油膏首面新。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真个是语出惊人,道出了人人心中皆有,人人口中皆无的美好感受,从氤氲之气中品出佳人来了。茶诗一体,人茶一体,妙不可分。

  千百年来,还有茶禅一味之说,亦有咏茶诗咏之。诗人陆容的《僧茶诗》曰:“江南风致说僧象,石上清泉竹里茶。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晕满袈裟。”茶与佛有缘,佛与茶不分,茶佛一体。

  古籍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乃解。自此,人们把茶视作养生延年益寿的神草,咏茶诗尤加赞美。苏轼诗曰:“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茶胜过了灵丹妙药。范成大诗曰:“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茶盖过了美酒佳酿。杜来诗曰:“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茶替代了美味佳肴。陆游诗曰:“嫩白半瓯尝日铸(茶名),硬黄三卷学兰亭。”他有切身体会,一生得益于茶,寿享86岁。

  此外,咏茶诗还赞美茶是有品位、有灵性的。韦应物《喜园中茶生》诗曰:“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性灵味,得与幽人言。”郑板桥诗曰:“只和高人入茗杯。”茶品、人品相提并论,进入了“天人一气,人茶交融”的美妙境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05
时钟滴答,日历一天撕去一张.在茫茫的人海里,我们走着人生的旅程.有时勤奋,有时懒散,有时快乐,有时郁闷.喜剧,悲剧,就在这人生的舞台上交替上演着.
人生如大海,无所不包.真正的人生,无人能一语涵盖,它错综复杂.但人生有一个铁的规律:拥有对某种事物崇高的爱,将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有用的人.
一个初冬的夜晚,我乘车从市里往我所在那座城市赶,车出市区没多久,上来一对母女,女孩五、六岁光景,母亲牵着她的手,扫视了一下车厢,便坐在靠近车尾的座位上.没多久,母女俩闹出了动静.先是售票员高喊:“塑料袋,快点,快点.”她迅捷地从司机旁边扯出几个塑料袋来,跌跌撞撞地跑过来,把塑料袋塞给了母女俩.很快,车厢里便飘散着食物酸腐的味道——母女俩晕车,并开始呕吐了.
这是一辆全封闭的客车,没有窗户可开.售票员嘴里嘟囔着,“咣咚”一声,就把车后部的天窗推开了,霎时间一股凉气灌了进来.车后的一些乘客都纷纷挤到前边去,坐着没动的除了我,那母女俩,一个学生摸样的男孩和他的母亲.男孩的妈妈关切地问:“儿子,你冷吗?”儿子摇摇头说:“不冷.”“真的不冷?”“不冷,真的.”
车继续前行.车窗外,暮色四起,两旁的建筑已变得模糊,人们能感受到的除了“呼呼”的风声外,什么都没有.这时候男孩妈妈的话语打破了车内的宁静,“儿子,冷吗?要不,妈妈把天窗关上.”“妈妈,我不冷,这样凉快呢.”儿子的话很小声,说完还把妈妈加在他身上的单衣扔在一边.
到达小城后,已是华灯初上.大家开始收拾行旅准备下车,就在这时,我发现男孩一把抓起单衣,迅速裹在身上.下车后,男孩的妈妈唠叨起来;“你不是说不冷吗?我说关上天窗的,你还说不用,看你现在冻成这样.”她一边说,一边埋下头给儿子系好衣扣,男孩规规矩矩地站在母亲面前,对她说道:“妈妈,我是想那晕车的母女俩肯定比我受点儿冷更难受,所以,我冷,但我不想说出来……”
年轻的时候,我们追求的是知识和理想.中年的时候,我们追求的是事业的成功与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爱的存在,学会了爱,才能懂得奉献爱.在人生的道路,让我们的爱纵横驰骋吧.

教师,是既平凡又神圣的职业.开启蒙昧,传播文明,为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是教师人生的主旋律;“一身粉笔灰,两袖清风,三寸不烂舌,四只眼睛”是教师的简笔画,没有显赫一时,也没有流芳百世.当时代选择了我们,我们也就选择了一种幸运,一种付出,一种无私和崇高.投身教坛,肩挽时代的犁,耕耘那“三尺”讲坛,我们就在这平凡中奉献着.
如果说黎明的奉献是太阳,黑暗的奉献是群星,大地的奉献是鲜花;那么,老师的奉献就是对学生们的爱.正如老一辈教育家夏沔尊先生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也就没有教育.”
学生不是老师的亲骨肉,但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交到了老师手中,同时,也就把信任和责任放到了我们的肩上.
我所教的班内有一个性格特别孤僻的女生,平时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初来荀子这一陌生的环境,自卑的心理使她的成绩越来越差.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提高她的成绩,我是绞尽脑汁:下课时我总是等她没有疑问时再离开教室.为了树立她的自信心,我对于她作业中的错误,从不轻易打差,只是细心地用红笔圈出来.有时为了让她在同学们面前露一手,我有意将第二天的学习内容先教给她,或难题的解决方法事先透漏给她,让这朵没有色彩的小花逐渐鲜艳起来,生动起来.一段时间后,学生越来越活泼,她的成绩从不及格到六十几、七十几,一直到了久违的八十几分.看到灿烂的笑容又回到了她的脸上,我感到特别欣慰!
还有一个学生,父母离异,平时他放假到奶奶家,奶奶很崇他.但他的性格倔强而又心灵脆弱,受不了别人的半点批评.有一次,他因为纪律不好被班主任批评,而变得消沉、静默.他说他要转学了,家人已经给他找好了学校.我从他的日记里读出了他的心事.我觉得我有义务去帮助他,用爱心去感化他,让他自己清醒的面对现实,面对自己的心灵.那段时间,不管是在教室里、花坛旁还是操场上,都留下了我们俩促膝谈心的身影终于.终于,他留下了,以坚毅的翅膀飞翔在属于他的那片天空.
每当清晨走进校园,听到那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早”;每当夜深人静,欣赏学生们那一篇篇优秀的习作,我感到多么满足,多么富有,多么自豪!
美好的日子就在这分分秒秒的诲人不倦中流逝;如诗的青春就在这年年月月的三尺讲台上得到永葆.我快乐,校园成为我情牵梦萦的地方,这儿有我的学生;这儿是圣洁的沃土,希望的绿洲!拥有,我承担着责任;奉献,我体验着幸福;创造,我享受着生命.教书育人,使我的生活充实、自在.
三尺讲台虽不宽,但我手持教鞭,心系明天;一间教室虽不大,但我爱学生,燃烧自己的青春才华. 在这一平凡而又神圣的教育殿堂,我愿做一个人梯,让学生踩着我的双肩向上攀登;我愿做一块铺路石,为学生的成功之路铺设坚实的路基!
老师们,让我们用爱心搭起桥梁,用真心筑起友情,用关心凝成团结,一起为荀子的明天更加辉煌而奋斗吧!让我们把师爱变成一首歌,悠扬地唱到人生的尽头;化作一盏灯,久久地燃烧,成为一个光明的凝聚点!让我们满怀豪情地告诉天下人:教书育人,舍我其谁?
老师们,平凡中,让我们奉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