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20字方针

如题所述

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1、关于“保护合法”。宗教信仰自由是我们党处理宗教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直是宗教工作的重要着眼点,既要保护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也要保护不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

“保护合法”就要依法保护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保护宗教教职人员正常的教务活动,保护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保护合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保护公民不信仰宗教的权利。保护公民不信仰宗教的权利,与保护公民信仰宗教的权利,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2、关于“制止非法”。“制止非法”是“保护合法”的一体两面,目的也是为了“保护合法”。只有非法宗教活动得到有效制止,才能实现宗教活动规范有序,这是宗教健康发展的前提,也符合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共同利益。

非法宗教活动不仅影响正常的宗教秩序,也会对社会公共利益产生危害,需要政府加强监督管理,及时制止、纠正。同时,政府要指导宗教界加强规范化管理,自觉在法律法规范围内开展活动。

3、关于“遏制极端”。当今世界,宗教极端思想和暴力恐怖活动已经成为社会毒瘤,我国也深受其害,以“东突”势力为首的“三股势力”等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以歪曲宗教教义或者其他方法煽动仇恨、煽动歧视、鼓吹暴力等极端主义,消除恐怖主义的思想基础。

宗教极端思想是暴力恐怖分子进行“圣战”洗脑、抱团成伙、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的重要思想基础,必须遏制其蔓延。但宗教极端思想不是宗教思想,而是对宗教教义极端的、歪曲的解释,完全背离了宗教本身。遏制宗教极端思想,应当将其从一般宗教问题上剥离出来,把民族问题、政治问题同宗教问题区别开来。

4、关于“抵御渗透”。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是指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从事违反我国宪法法律和政策的活动,企图与我争夺群众,争夺思想阵地。境外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不是宗教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当前,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活动日益加剧。宗教工作要始终坚持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这一宪法原则,坚决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5、关于“打击犯罪”。我国的宗教问题一般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也有敌对势力和不法分子打着宗教旗号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属于敌我之间的较量。这些活动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侵害公民的权利,严重危害社会,必须依法给予打击。打着宗教旗号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以达赖集团和“三股势力”最为突出。

如果对这些问题处理不当,最终将危及国家安全和政权稳固。同利用宗教进行分裂破坏和恐怖活动等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宗教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


宗教活动

信教公民的集体宗教活动,一般应当在宗教活动场所内举行,由宗教活动场所、宗教团体或者宗教院校组织,由宗教教职人员或者符合本宗教规定的其他人员主持,按照教义教规进行。

非宗教团体、非宗教院校、非宗教活动场所、非指定的临时活动地点不得组织、举行宗教活动,不得接受宗教性的捐赠。非宗教团体、非宗教院校、非宗教活动场所不得开展宗教教育培训,不得组织公民出境参加宗教方面的培训、会议、活动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宗教事务条例百度百科-宗教事务管理原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22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法律法规来依法管理宗教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