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以下诗句的诗意及作者、出处急!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8、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9、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出处】唐 杜甫《望岳》
【诗意】一定要登上最高峰,从哪里俯视四周的山都变小。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表达了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出处】唐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诗意】我要把愁心寄托与明月,跟着你(王昌龄)一直到夜郎的西面去。这里的夜郎,并不是指位于今贵州省桐梓县的古夜郎国,而是指位于今湖南省沅陵县的夜郎县。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出处】宋 晏殊《浣溪沙》
【诗意】虽然花落春去无可奈何,但也有令人欣慰的事,那归来的燕子似乎就是去年曾在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

4、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出处】宋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诗意】八百里(虚指,言其广阔)沙场上,战士们正在分食大块的烤肉。此时鼓瑟齐鸣,反映边塞生活的军乐雄壮震天。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出处】唐·刘禹锡《陋室铭》
【诗意】长上台阶的青苔碧绿,映入帘中的草色青葱。这两句是说虽然来往人少,但自有情趣。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出处】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
【诗意】清晨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回到远隔千里的江陵只需一日时间。描述自白帝城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出处】唐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意】老朋友要告别黄鹤楼向东远行了,在繁花如烟的阳春三月顺流而下到扬州去。扬州在黄鹤楼的东面,所以这里说“西辞”。

8、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出处】唐 崔颢《黄鹤楼》
【诗意】传说中的仙人已经乘着黄鹤离去,此地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9、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出处】唐 张继《枫桥夜泊》
【诗意】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半夜敲响的钟声传到客船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14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出处】唐 杜甫《望岳》
【诗意】一定要登上最高峰,从哪里俯视四周的山都变小。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表达了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出处】唐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诗意】我要把愁心寄托与明月,跟着你(王昌龄)一直到夜郎的西面去。这里的夜郎,并不是指位于今贵州省桐梓县的古夜郎国,而是指位于今湖南省沅陵县的夜郎县。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出处】宋 晏殊《浣溪沙》
【诗意】虽然花落春去无可奈何,但也有令人欣慰的事,那归来的燕子似乎就是去年曾在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

4、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出处】宋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诗意】八百里(虚指,言其广阔)沙场上,战士们正在分食大块的烤肉。此时鼓瑟齐鸣,反映边塞生活的军乐雄壮震天。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出处】唐·刘禹锡《陋室铭》
【诗意】长上台阶的青苔碧绿,映入帘中的草色青葱。这两句是说虽然来往人少,但自有情趣。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出处】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
【诗意】清晨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回到远隔千里的江陵只需一日时间。描述自白帝城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出处】唐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意】老朋友要告别黄鹤楼向东远行了,在繁花如烟的阳春三月顺流而下到扬州去。扬州在黄鹤楼的东面,所以这里说“西辞”。

8、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出处】唐 崔颢《黄鹤楼》
【诗意】传说中的仙人已经乘着黄鹤离去,此地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9、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出处】唐 张继《枫桥夜泊》
【诗意】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半夜敲响的钟声传到客船来。
第2个回答  2009-01-12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出处】唐 杜甫《望岳》
【诗意】一定要登上最高峰,从哪里俯视四周的山都变小。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表达了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出处】唐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诗意】我要把愁心寄托与明月,跟着你(王昌龄)一直到夜郎的西面去。这里的夜郎,并不是指位于今贵州省桐梓县的古夜郎国,而是指位于今湖南省沅陵县的夜郎县。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出处】宋 晏殊《浣溪沙》
【诗意】虽然花落春去无可奈何,但也有令人欣慰的事,那归来的燕子似乎就是去年曾在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

4、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出处】宋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诗意】八百里(虚指,言其广阔)沙场上,战士们正在分食大块的烤肉。此时鼓瑟齐鸣,反映边塞生活的军乐雄壮震天。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出处】唐·刘禹锡《陋室铭》
【诗意】长上台阶的青苔碧绿,映入帘中的草色青葱。这两句是说虽然来往人少,但自有情趣。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出处】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
【诗意】清晨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回到远隔千里的江陵只需一日时间。描述自白帝城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出处】唐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意】老朋友要告别黄鹤楼向东远行了,在繁花如烟的阳春三月顺流而下到扬州去。扬州在黄鹤楼的东面,所以这里说“西辞”。

8、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出处】唐 崔颢《黄鹤楼》
【诗意】传说中的仙人已经乘着黄鹤离去,此地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9、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出处】唐 张继《枫桥夜泊》
【诗意】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半夜敲响的钟声传到客船来。
第3个回答  2009-01-11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出处】唐 杜甫《望岳》
【诗意】一定要登上最高峰,从哪里俯视四周的山都变小。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表达了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出处】唐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诗意】我要把愁心寄托与明月,跟着你(王昌龄)一直到夜郎的西面去。这里的夜郎,并不是指位于今贵州省桐梓县的古夜郎国,而是指位于今湖南省沅陵县的夜郎县。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出处】宋 晏殊《浣溪沙》
【诗意】虽然花落春去无可奈何,但也有令人欣慰的事,那归来的燕子似乎就是去年曾在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

4、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出处】宋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诗意】八百里(虚指,言其广阔)沙场上,战士们正在分食大块的烤肉。此时鼓瑟齐鸣,反映边塞生活的军乐雄壮震天。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出处】唐·刘禹锡《陋室铭》
【诗意】长上台阶的青苔碧绿,映入帘中的草色青葱。这两句是说虽然来往人少,但自有情趣。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出处】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
【诗意】清晨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回到远隔千里的江陵只需一日时间。描述自白帝城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出处】唐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意】老朋友要告别黄鹤楼向东远行了,在繁花如烟的阳春三月顺流而下到扬州去。扬州在黄鹤楼的东面,所以这里说“西辞”。

8、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出处】唐 崔颢《黄鹤楼》
【诗意】传说中的仙人已经乘着黄鹤离去,此地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9、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出处】唐 张继《枫桥夜泊》
【诗意】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半夜敲响的钟声传到客船来。
第4个回答  2009-01-10
1出自杜甫的《望岳》 整句的意思是“一定要登上山顶俯瞰其他群山,这时就会觉得群山都变得很矮小了。
2出自[唐]李白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3晏殊的《浣溪纱》春恨词: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期待着曾经的旧好再回来,可最后只有那归来的燕子似乎曾见过!
4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美餐,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5刘禹锡《陋室铭》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6李白 《早发白帝城》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 况

7《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老朋友孟浩然,辞别西楚的黄鹤楼;
阳春三月烟花如海,他去游历扬州。
8《黄鹤楼》
唐·崔颢 传说中的仙人已经乘着黄鹤远去,这里只剩下一座空空的黄鹤楼
9枫桥夜泊
张继
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半夜响起钟声,传到船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