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区的经济

如题所述

2000年,吴江市(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1.2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3487元。2007年,吴江市(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8.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8149元。
2012年,吴江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1亿元,比上年(以下同)增长10.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10万大关,按现行汇率折算人均超过1.6万美元。2012年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355.81亿元,增长9.5%,其中地方公共预算收入119.32亿元,增长5.7%。财政支出245.21亿元,增长7.7%,其中公共预算支出108.88亿元,增长0.8%。 吴江区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历来以生产稻麦和油菜籽为主。区西南部蚕桑生产历史悠久,东北部水域广阔,是渔业生产的天然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广大农民处于贫困状况。新中国建立后,通过土地改革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同时,大力兴修水利,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改善生产条件,生产水平逐年提高。
1979年1月14日,原吴江县委在梅堰公社八一大队等5个生产队建立“六定奖赔责任制”、“五定一奖赔生产责任制”试点,此举揭开了吴江区农村改革的序幕。1983年秋,吴江区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9年,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农民获得了自主经营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984年,吴江区粮食总产达到64.18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吴江区农村调整产业结构,虽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所减少,但粮食总产仍达48.64万吨,油菜籽总产4.3l万吨,蚕茧总产4709.93吨,水产品总产2.71万吨。
2000年,吴江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30亿元。2007年,吴江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56亿元,比2006年增长2.7%。
2012年,吴江区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09亿元,增长9.3%,其中农业产值24.79亿元,增长11.1%。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1760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71720吨,其中夏粮总产量38295吨,秋粮总产量133425吨。夏粮亩产346公斤,油菜亩产174.9公斤,水稻亩产619公斤。全年肉类总产量17817吨,其中猪牛羊肉产量14952吨,禽肉产量2765吨。全年水产品总产量79178吨。 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吴江区境内手工纺织、制陶、琢玉、漆器等已有一定水平。唐宋时期,吴江的丝织品是朝廷贡品。至明代中后期,形成以震泽为中心的缫丝、纺经业和盛泽、黄家溪为主的丝织业。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坛丘的冶铁、屯村的铁作,已颇具规模。同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其他手工业也从分散的家庭手工业逐渐向手工作坊(工场)转化,出现漆作、木作、竹藤器作、酒坊、糖坊、粮油作坊及砖瓦工场等。明末和清代,丝绸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品远销海外,声誉日隆。民国7~23年(1918~1934年),吴江区有10个 集镇先后办起以供照明为主的小电厂,也为电力缫丝、织绸创造了条件。其间,小铁工厂、机器印刷业先后产生。日军侵占吴江期间,日伪当局对工业、手工业实行 统制,使吴江区工业、手工业受到严重摧残。抗日战争胜利后,虽然有所恢复,但由于物价昂贵、原材料紧缺,吴江区工业规模和生产水平没有达到抗战前的水平。至1949年,吴江区仅有大小企业245家,以丝绸、纺织、粮油、食品等加工工业为主,辅以基础薄弱的建材和装配、修理为主的机械行业等,年工业产值2932.31万元。
解放初期,人民政府着手恢复和发展工业、手工业。1952年,吴江区工业产值4893.90万元,比1949年增长66.90%。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经过对私营工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工业产值达6107.17万元,年平均递增率为4.53%。“二五”头三年,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盲目新建一大批工厂,生产的产品质量低劣,造成浪费,使吴江区各类工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1961年起,关停并转了一批成本高、质量差、效益低的企业,整顿恢复了一批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1962年,吴江区工业产值8505.97万元。“二五”时期,吴江区工业产值年平均递增率6.85%。
1963~1965年,吴江区调整工业布局,逐步恢复和发展了生产力。至1965年,工业产值达11791.90万元,年平均递增率为11.50%。“三五”时期,正值“文化大革命”前期,正常的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企业管理受到冲击,工业生产发展缓慢。至1970年,工业产值为14991.23万元,年平均递增率下降到4.92%。“四五”时期,电子、仪表、冶金、化工、医药、塑料及汽车配件等工业渐次兴起。至1975年,工业产值为23936.07万元,年平均递增率为9.81%。
20世纪80年代初,吴江在社队工业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乡镇集体企业的发展,从围绕农业办工业,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一围绕三就地”,到提出乡镇工业要上质量、上技术、上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三上一高”;从发扬“四千四万”精神,走遍“五湖四海”,到转向“五洲四洋”,吴江的乡镇集体企业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乡镇工业产值就在吴江区工业总产值中占有“半壁江山”,成为发展“苏南模式”的典型。
2000年,吴江完成工业总产值413.20亿元,比1999年增长10.7%。2007年,吴江完成工业总产值2330.30亿元,比2006年增长25.6%。 2012年,吴江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791.00亿元,增长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997.57亿元,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79.1%。 吴江区地当苏、浙、沪交汇处,民物丰阜,宋元间就已“邸肆间列”。明代,丝绸始销海外。人清,“丝绸之利日扩,南北商贾咸萃”。清末,由各镇周围物产逐渐形成同里米市、震泽丝市、盛泽绸市,促使吴江区商业不断兴起,商户逾千家。
民国15年(1926年)前后,区内出现英美洋行代理公司,“五洋”(洋油、洋烟、洋烛、洋皂、洋火)行业随之兴起。24年,吴江区已有60多个行业,4000余家商号,尤其松陵、同里、芦墟、黎里、平望、盛泽、震泽等镇,商店比较集中,行业更为齐全。在商业竞争中,各镇形成的百年老店、名牌商号40多 家。这些商店大多前店后坊,以批发为主,兼营零售,商品除供应县内市场外,运销苏州、上海、杭州等地。部分丝、绸、羔皮等远销日本、中东和欧美各国。日军 侵占时期,田地荒芜,交通阻塞,原料枯竭,加上集镇屡遭战火,商业受损极为严重。继而,日商在境内实行商品统制,迫使一些民族商业倒闭停业,或转移他乡。 抗日战争胜利后,商业一度复苏。36年,吴江区有证商户324l家。但因兵灾匪害,通货膨胀,各业凋敝,市场依然萧条。
解放后,农、副、工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促进商业的兴盛,尤其公营企业建立后,遵照“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对粮食、棉布、油料和丝绸等实行统购统销和对私营工商业的一系列改造,逐步形成了以国营、供销社商业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平 抑物价,安定民心。但自1958年起的20年中,国营商业与供销社商业几经撤并,并关闭了所有农贸市场,商业网点不足,流通渠道减少,商业经济形式单一,人民生活不便。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吴江区进一步形成了以国营商业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1985年,吴江区各类商业网点7168个,职工24138人,社会商品零售额为55983万元。是1952年4143万元的13.51倍。
2000年,吴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989万元,比1999年增长10.1%。2007年,吴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45亿元,比2006年增长18.8%。
2012年,吴江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00亿元,增长17.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63.76亿元,增长15.0%;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4.24亿元,增长31.7%。 1999年原吴江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引进外资、积极启动民资、加快企业改制的“三资(制)”工作思路,并出台“低门槛引进、低成本扩张”的措施,拉开了吴江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序幕。2003年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来吴江考察时说:(吴江)发展民营经济起步早、力度大、速度快、效益好,是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到2007年末,累计注册私营企业1.6万家,注册资本362亿元,销售收入1216亿元,销售收入超亿元的民营企业126家,国家级民营企业集团13家,入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5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