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收集

如题所述

根据《广西农用地分等技术方案》,本次农用地分等工作,主要是对农用地的自然质量进行评定。具体收集的资料内容如图 2-3 所示。

从图 2-3 可以看出,收集农用地分等资料是以农业自然条件资料为主,以农用地经济利用以及其他资料为辅。农业自然条件资料涉及所选取的农用地分等单元评价因素因子自然质量,农用地经济利用及其他资料是对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进行修正。

图 2-3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资料关系图

(一)收集的方法

为了确保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成果的现势性、真实性和科学合理性,按照《广西农用地分等技术方案》,资料收集采用多层面、涉及范围广的方法,确保齐全,图、文、表内容丰富,以便于比较分析与统计。具体从 3 个层面进行收集。

(1)第一层面,自治区级的资料收集。主要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壤普查汇总资料(包括报告和图件)、土地利用详查汇总资料(包括报告和图件)、农业区划资料(包括报告和图件)、农业生产统计资料(1996 年以后各年资料)、统计年鉴(1996 年以后各年年鉴)、《广西土地资源》、1∶50 万地形图和行政区图、水利工程现状和规划资料(包括报告和图件)、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广西土壤》以及其他农用地分等相关的资料图件。

(2)第二层面,市级资料的收集。主要包括 14 个地级市的农业普查资料、农业统计资料(1996 年以后各年资料)、社会经济统计年鉴(1996 年以后各年年鉴)、土壤普查汇总资料(含报告和图件)、农业区划资料(含报告和图件)、土地利用调查(土地详查)汇总资料(含报告和图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含报告及规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基本农田保护区图及其数字化图件等)、《土地资源》、水利工程现状和规划资料(包括报告和图件)以及其他与农用地分等相关的资料图件。

(3)第三层面,县级资料收集。主要包括 109 个县(市、区)的农业普查资料(表、卡等)、农业统计资料(1996 年后各年资料)、社会经济统计年鉴(1996 年以后各年年鉴)、土壤普查资料(含报告和图件)、农业区划资料(含报告和图件)、土地利用调查(土地详查)资料(含报告和图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含报告及规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基本农田保护区图及其数字化图件等)、《土地资源》、土壤志、水利工程现状和规划资料(包括报告和图件)、1∶5万~ 1∶10 万地形图等。

(二)资料收集

1.文字资料的收集

1)自然因素资料的收集

通过收集地理环境、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因素的资料,可以了解一定区域农用土地的自然条件,这些自然条件是影响着这一区域农业的构成、生产潜力和发展方向的主导因素。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评价收集的自然资料有:

(1)气候资料:1 月平均温度、7 月平均气温、≥ 0℃积温、≥ 10℃积温、降水量、蒸发量、无霜期、灾害气候等资料。

(2)水文资料:水源类型(地表水、地下水)、水量、灌溉保证率、水质等资料。

(3)土壤资料: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县(市、区)土壤志、土壤普查报告,其中包括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表层土壤,耕地指耕作层有机质)、土壤质地、土层厚度、土壤 pH 值、土体构型(障碍层次数量、主要障碍层的厚度及埋深)、土壤盐渍化程度、土壤侵蚀状况、土壤养分状况(表层土壤,耕地指耕作层土壤的养分状况)、土壤中砾石含量等资料。

(4)地形地貌资料:地貌类型(山地、丘陵、平原等),海拔、坡度、坡向、坡型、地形部位(在坡的上部、中部、下部)资料。

(5)农田基本建设情况相关资料:灌溉条件(水源保证率、水源水质、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田间道路条件、田块大小及平整度等资料。

2)社会经济因素资料及其他资料的收集

对一个区域社会经济资料的收集,可以了解这一区域农用地的投入效益和产出水平,综合分析农用地生产利用水平及经济水平。农用地等别质量评价收集的社会经济因素资料主要是农用地的作物产量及产量成本等资料。资料收集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协助调查,数据主要来源于统计部门和农业部门,部分由乡(镇)土地管理所、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人员抽样调查取得。作物成本分为两大部分,即物化成本和活劳动成本。物化成本包括种子、农家肥、化肥、用水、农药、机械耕作费,不包括管理费、农业税费和农具折旧费。物化成本以乡(镇)为单位,取物化投入的平均值,数据主要来自农户、农业技术推广站或甘蔗技术站。活劳动成本取决于活劳动工价和工时。部分县(市、区)活劳动工价的数据采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价局成本调查队 1998 ~ 2000 年的样点调查数据,其他县(市、区)的活劳动工价按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市场抽样调查的数据推算得到。指定作物活劳动工时主要取决于各因素指标区的耕作水平和农业技术发展水平,经实地调查,并参考各县(市、区)的调查数据确定。具体的资料收集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用地利用资料:标准耕作制度中涉及的指定作物的面积、单产、总产量的统计资料、土地利用条件样点基本情况资料、农业生产实测资料、农业技术实验资料等。

(2)农用地经济资料:人均耕地、每公顷平均资金投入、每公顷平均纯收益、农民人均收入、农村道路网分布、道路级别标准、耕作距离、田块分散程度、农田水利设施状况等方面的资料。

(3)土地利用现状资料: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县(市、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土地利用变更资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告、土地志、县志等资料。

(4)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料: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县(市、区)1998 ~ 2000 年统计年鉴、各县(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

(5)其他资料:包括农业区划资料、农业结构调整资料、农业统计资料、当地农产品市场价格资料等。

2.图件资料的收集

根据《农用地分等规程》要求与土地管理的需要,综合考虑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影响农用地质量的主要因素,从实际情况出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工作收集的大量图件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作用图(基础图件),一类是参考用图。工作用图有土地利用现状图,可作为外业调查用图以及划分农用地分等单元的工作底图;参考用图有广西壮族自治区 1∶5万~ 1∶50 万系列比例尺的土壤分布图、土地利用规划图、水文地质图及其他图件等。

县级工作底图采用以2000年10月土地利用现状变更的1∶1万比例尺现状图为基准编制的1∶5万~1∶10万县(市、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全自治区工作底图采用以1∶5万~1∶10万县(市、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准编制的全自治区 1∶50 万土地利用现状图。农用地分等工作底图与土地详查成果的精度相一致;参考用图是各县(市、区)及全自治区的土壤分布图、土壤有机质图、土壤质地分布图、土壤 pH 值分布图、地形图、土地坡耕地调查图等,要求与分等工作底图比例尺相一致,保证分等工作的精度。

3.数据资料的收集

(1)到 2000 年 10 月 31 日为止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各县(市、区)土地利用现状变更台账数据表;2000 年全自治区各县(市、区)、乡(镇)及村土地统计表。

(2)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县(市、区)大宗作物种植情况调查表(1998 ~ 2000 年)(表 2-1)。

表 2-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县(市、区)农用地大宗作物种植情况调查表

(3)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因素调查表(1998~2000年)、地面气象记录年报表(1998~2000年)(表 2-2)。

表 2-2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县(市、区)×× 年气象因素调查表

(4)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县(市、区)物化成本调查表(表 2-3)。

表 2-3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县(市、区)物化成本调查表

(5)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县(市、区)1998 ~ 2000 年活劳动工价表。

(6)广西壮族自治区各乡(镇)(1998 ~ 2000 年)主要农用物平均产量统计表(表 2-4)。

表 2-4 1998 ~ 2000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 ×× 县各乡(镇)主要农作物平均产量统计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