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说现在有很多大老板投资养猪,现在的养猪行业发展怎么样?

如题所述

这个可以参考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艾媒报告丨2019中国养猪行业研究与商业投资决策分析报告》,里面提到:

2018年中国肉类消费中,猪肉消费占比达62.9%,中国对猪肉依赖性较强。经济层面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各个国家陆续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发展上。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带动了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对全球肉类消费造成直接的影响,人均肉类消费逐年增加。2018年,全球猪肉消费达12.3千克/人。

而传统的生猪养殖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生猪养殖容易导致生日哎环境恶化、养殖过程中对疾病等预防手段有限。加上2018年下半年,非洲猪瘟疫情频发,市场上猪肉价格不断下跌,养殖户经营状况面临困难。生猪养殖成本逐渐变高,仔猪成本、喂养生猪的玉米等饲料成本、人工成本、生猪出栏时间等让传统的养猪户利润呈现下滑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随之产生了人工智能与养猪产业结合:AI养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30
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报告”)是指从事某种经济活动或投资决策之前,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通过科学性、详备性、程序性的特点,运用多种科学手段对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的综合科学;目的在于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程度;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哲学、逻辑、专业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宏观经济环境、微观市场环境、行业发展关键因素三大方面进行研究,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为决策者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同时报告的真实性和合理性非常重要,只有报告通过审核后,才能得到资金支持,同时也才能为项目以后的发展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针对不同的对象、用途,有不同的侧重点,应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论证方法,才能真正成为不同对象决策的依据。可研性报告同城有六个方面的用途:用于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用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立项、用于银行贷款、用于申请进口设备免税、用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用于PPP项目(3P)项目立项;而侧重点一般包括投资必要性、技术的可行性、财务可行性、组织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风险因素及对策等七个方面。针对特定对象,以合适的侧重点进行研究和论证,才能真的得出优秀、有价值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登尼特特别提醒: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商业计划书有着本质的区别。可研报告侧重在项目的可行与否,企业是否要设立的研究,这是一个企业决策层还没有作出决策前使用的文件,主要用来帮助企业决策层作出英明的决策。商业计划书主要侧重决策后的实施安排和商业计划。
由于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专业性要求很高,在过去,可行性研究报告只能由具备工程咨询资格的单位和机构的专业人员来编写;但在中国不断简政放权后,对于备案制的项目,国家发改委已经放宽要求,不一定要有资质的单位去编制,也不需要资质单位的盖章,但对于核准制的项目,依然要求有资质的单位编制。登尼特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团队皆为专业人员,并同国家、各省多家工程咨询公司、工程咨询中心、建筑设计院有这个编制资质的专业机构达成友好合作关系,登尼特所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接项目运营成功率达80%,对接政府审批通过率超过90%,对接银行的通过率达到98%。
制作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是登尼特文案策划中心事业部,中心是在登尼特集团18年来给客户提供创业/市场/投资主体注册、商贸流通、年审年报跟进、做账报税、商标专利版权注册、集团直接投资等过程当中,用丰富的经验和专业不断给企业主提供国际框架设计、股权设计重组、贸易框架设计、财务规划、税务筹划、品牌营销的点子、智慧及解决方案、发展方案、解救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已积累了9000多个成功策划案例。
有需要联系我们吧
第2个回答  2019-07-30

原标题:2019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分析:市场价格连续周期性上涨 2020年将上升至制高点

2019年猪肉市场价格连续周期性上涨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4月26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每公斤猪肉平均价格为20.40元,比4月17日有所上涨。

“受4月份冻猪肉出库及部分地区受疫情影响加速出栏等因素影响,猪价曾出现一波回调,后来又重回升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对经济日报记者说。

朱增勇认为,前不久海南省儋州市和万宁市等地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南方销区养殖户和规模养殖场看涨信心普遍不足,生猪出栏的积极性提升,供应出现阶段性增多。此外,冻猪肉部分库存近期陆续出库,但终端消费依旧疲软,猪肉产品订单下降,屠宰企业大多降价销售。虽然生猪和猪肉价格此前有所回落,但仔猪价格涨势并未中断。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全国仔猪价格连续11周上涨,累计上涨70.1%。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能繁母猪下降导致仔猪供给量不足,二是养殖补栏积极性开始回升。

猪价整体上涨原因分析

对于2019年以来猪价整体上涨的原因,朱增勇认为根本原因在生猪供给下降。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末,国内生猪存栏量42817万头,比上年下降3.0%国内生猪存栏量在2012年达到4.75亿头,之后,就开始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国内生猪存栏的增长高点出现在2011年8月,时值为5.38%,之后至今,存栏增速就开始趋势性下降——自2012年9月开始,生猪存栏量已经连续76个月下降,并且降幅有扩大势头。

进入2019年一季度,2019年年一季度全国生猪存栏为37525万头,是1992年以来最低水平。

2012-2019年Q1我国生猪存栏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而在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中,模以上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累计为5582.61万头,同比下降6.25%。1月份屠宰量环比增长6.4%,同比增长6.3%,但2月份同比大幅下降26.1%,3月份同比下跌3.2%,这说明生猪供给基本面下降,猪价2月份的反弹主要是受供给不足影响。从4月份开始,部分冻猪肉出库以及部分地区受疫情影响加速出栏,导致全国猪价出现一波回调。回调较明显的地区为浙江、辽宁、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广东和广西。

生猪和猪肉价格将会持续步入上涨通道 2020年上半年将成为周期最高点

业内专家认为,生猪和猪肉价格将会持续步入上涨通道,依据是后期随着库存量下降、生猪供给进一步下降和消费需求增长。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减幅从2018年10月份5.9%扩大至2019年3月份的21%,产能下降局面预计将持续到2019年二季度。

受非洲猪瘟影响,生猪流通性明显下降,部分省份生猪供给将会出现阶段性明显下降和供给偏紧,从而带动猪价下半年持续上涨。国庆前库存冻肉将会出库,国庆后供给将会明显下降,猪肉进口预期将会显著增加,同时消费进入旺季,将会带动猪价在元旦、春节创新高,预计高点在每公斤22元左右。

“2019年下半年猪价属于上涨周期,2020年上半年将会达到本轮上升周期的高点。”朱增勇如是说。对广大养猪户而言,好消息是猪价将会在未来3年保持较高水平。考虑到2019年猪肉进口增加及猪肉消费一定程度受到影响,预计生猪价格周期高点在每公斤24元左右。在价格刺激下,尤其在6月份以后,三元杂母猪补栏将会增加,有利于2020年下半年产能恢复,但受母猪存栏下降、环保政策、疫情风险等因素影响,产能恢复速度将较为缓慢。2020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将由高位逐步回落,预计将会在2021年后进入新一轮价格周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