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戈壁滩常见的贴地皮长的植物

如题所述

你说的是骆驼刺。



骆驼刺(学名:Alhagi sparsifolia Shap.)属豆科、落叶草本,主要枝上多刺,叶长圆形,花粉红色,6月开花,8月最盛,每朵花可开放20 余天,结荚果,总状花序,根系十分发达,一般长达20米。从沙漠和戈壁深处吸取地下水份和营养,是一种自然生长的耐旱植物,因为这种植物茎上长着剌状的很坚硬的小绿叶,故叫骆驼剌,是草本植物,是戈壁滩和沙漠中骆驼唯一能吃的赖以生存的草,故又名骆驼草。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地区。




中文学名
骆驼刺
拉丁学名
Alhagi sparsifolia Shap
别称
骆驼草
二名法
Alhagi sparsifolia

植物界
形态特征
半灌木,高25-40厘米。茎直立,具细条纹,无毛或幼茎具短柔毛,从基部开始分枝,枝条平行上升。叶互生,卵形、倒卵形或倒圆卵形,长8-15毫米,宽5-10毫米,先端圆形,具短硬尖,基部楔形,全缘,无毛,具短柄。总状花序,腋生,花序轴变成坚硬的锐刺,刺长为叶的2-3倍,无毛,当年生枝条的刺上具花3-6 (-8) 朵,老茎的刺上无花;花长8-10毫米;苞片钻状,长约1毫米;花梗长1-3毫米;花萼钟状,长4-5毫米,被短柔毛,萼齿三角状或钻状三角形,长为萼筒的三之一至四分之一;花冠深紫红色,旗瓣倒长卵形,长8-9毫米,先端钝圆或截平,基部楔形,具短瓣柄,冀瓣长圆形,长为旗瓣的四分之三,龙骨瓣与旗瓣约等长;子房线形,无毛。荚果线形,常弯曲,几无毛。
生长环境
骆驼刺在戈壁滩、沙漠随处可见 ,不论生存环境如何恶劣,这种落叶灌木都能顽强地生存下来并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 在白杨都不能生存的环境中,只有一簇又一簇的骆驼刺在阳光下焕发着生命的活力。
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骆驼刺尽量使地面部分长得矮小,同时将庞大的根系深深扎入地下。如此庞大的根系能在很大的范围内寻找水源,吸收水分;而矮小的地面部分又有效地减少了水分蒸腾,使骆驼刺能在干旱的沙漠中生存下来。
骆驼草往往长成半球状,大的一簇簇直径有一、二米,一般的一丛直径也有半米左右,小的星星点点无计其数,一直延伸到视线以外。据当地人说,这种植物的根系十分发达,是地表上茎叶半球的两倍甚至三倍,在春天多雨的季节里吸足了水分,可供这一丛骆驼草一年的生命之需,这为它在沙漠这样的环境中生存起到了重要作用。
分布范围
骆驼刺主要分布在沙漠和戈壁深处吸取地下水分和营养,是一种自然生长的耐旱植物。主要产于宁夏、新疆、甘肃,生长于海拔150米至1500米的沙荒地、盐渍化低湿地和覆沙戈壁上。




戈壁在蒙古语的原意是指"土地干燥和沙砾的广阔沙漠"。戈壁滩东西约1600公里、南北约970公里、总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五大沙漠。
戈壁的形成是由于喜马拉雅山的雨影效应阻挡了雨云抵达戈壁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和西藏的东北部等地。
骆驼刺、红柳、白刺、沙拐枣、甘草、光棍树、短穗柳、紫杆柳这些都是戈壁滩上生活的植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