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如题所述

1、熟知敌我情况,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

2、积极消灭敌人,严密组织防护。

3、集中优势力量,各个歼灭敌人。

4、建立有重点的疏散、纵深、立体部署,掌握强有力的预备队。

5、密切协同配合,发挥合同战斗的整体威力。

9、快速组织准备,实施全面保障。

7、力争主动,力避被动。

8、灵活机动,出敌不意。

9、注重夜战近战袭击战,扬长击短。

10、勇敢顽强,连续作战。

扩展资料:

战略之基础并非决胜于战场上或是战场的经营与管理,当吴国起用孙武为将军,就等于决定了其建军整备方向,于是吴国的强大就被决定了;当魏王听从吴子“内修文德、外治武备”起,魏国的兴起就势所难免。

并不是孙吴二人有其精妙独到之处,而是要其他同时代的国家,并无孙吴同等质量齐观的思想。

军事战略理论研究战争的规律和特点、进行战争的方法,研究制定计划、准备和实施战略性战役和整个战争的理论原则。

军事战略作为一个实践活动的领域,要确定武装力量的战略任务和完成战略任务所必需的兵力兵器;制定并实行有关国家武装力量、战区、经济和居民做好战争准备的措施;抑制战略性战役的计划;组织武装力量在战争过程中的展开和指挥以及研究预想敌人进行战争和战略性战役的能力。

军事战略来源于政治并为政治服务。军事战略本身又反作用于政治。战争时期,政治与军事战略的相互关系突出地表现于建立统一的军事政治领导机关方面。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政治制度对于军事战略的性质和内容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军事战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12

熟知敌我情况,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积极消灭敌人,严密组织防护。

1、集中优势力量,各个歼灭敌人。

2、建立有重点的疏散、纵深、立体部署,掌握强有力的预备队。

3、密切协同配合,发挥合同战斗的整体威力。

4、快速组织准备,实施全面保障。

5、力争主动,力避被动。

6、灵活机动,出敌不意。

7、注重夜战近战袭击战,扬长击短。

8、勇敢顽强,连续作战。

9、我军战略战术基本原则是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10、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优化军事战略布局。根据中国地缘战略环境、面临安全威胁和军队战略任务,构建全局统筹、分区负责,相互策应、互为一体的战略部署和军事布势;应对太空、网络空间等新型安全领域威胁,维护共同安全;加强海外利益攸关区国际安全合作,维护海外利益安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10

(一)以反“围剿”为主要形式,依托根据地作战。

从红军诞生开始,国民党反动政府就不容许它存在,派出军队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围剿”。代表两个相互对立阶级的军队之间势不两立的这种状况,决定了中国内战以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和红军的反“围剿”为主要形式。

(二)实行战略退却,诱敌深入。

国民党军队对红军的“围剿”,总是以数倍乃至十倍以上的绝对优势兵力,寻找红军决战。在强大敌人的进攻面前,红军必须避免不利的决战,必须避开敌之进攻锐气。

实行战略退却,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把强大的敌军诱入根据地,使之在红军和地方武装的不断袭扰下,变成瞎子聋子,变得疲惫不堪,并且分散了兵力,由优势转化为局部的劣势。

(三)集中兵力实行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

红军因为兵力和火力的绝对劣势,不可能与强大的敌人实施阵地战、攻坚战,更不能分散扰敌,处处设防,而必须相对集中自己的兵力,造成战斗上的优势兵力,在长的战线、大的战区上实行战役战斗上的外线速决进攻战,将局部劣势之敌歼灭于运动中。

红军兵力的弱小,还表现在一个根据地内只有一支部队。在这种特点下,必须力求速战速决,以避免陷入多路敌军的包围之中,并便于自己连续再战。

(四)不失时机地实施进攻,扩大战果或将敌之“围剿”打破于计划实施之前。

红军总的战略态势是防御,但不应当排除有利条件下的进攻作战。在敌之“围剿”被打破后,敌军通常是转为暂时的战略守势。

在这种有利的条件下,红军应当以主力连续再战,向退守在根据地周围的孤立无援的敌军实施进攻,以扩大战果,巩固和发展根据地。有利条件下的进攻作战,是红军力求战略主动的重要表现,也是争取胜利的重要一着。

扩展资料;

首先,建立全军和各根据地的领导机关,实现了初步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中革军委统一领导和指挥全国的红军,特别是中央红军。并建立以叶剑英为总参谋长的总参谋部,王稼祥兼主任的总政治部,范树德为部长的总经理部。

第二,加强红军中党组织的建设,建立战时政治工作,保证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为红军战胜敌人提供思想政治保证。

苏区中央局、中革军委总政治部和各区党委、军委政治部,特别强调加强党内教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并巩固党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第三,不断加强红军后勤建设,做好部队供应,为红军战胜敌人提供物质保证。

各根据地内逐步健全后勤组织机构,并建立了后方基地。由于有了后方基地,红军可以储备军用物资、安置和救治伤病员、训练与改造战俘等,可以初步改变单纯依靠打土豪和完全取之于敌的供应方式,从而使红军的后勤供应得到一定的改善和提高。

第四,加强地方武装建设,充分发挥地方武装在革命战争中的作用。

地方武装是党领导的整个人民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红军战争特别是在反“围剿”斗争中,党领导的主力红军、地方部队与群众武装相互依存,密切配合,形成三结合的人民武装力量体制,在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军事“围剿”中发挥了巨大威力。

第五,创办各类红军学校,加强军政训练。组织对红军干部、战士的教育是一项重要工作。红军每个纵队都设立青年士兵学校。

学校的政治部负责编写识字课本,每个连队设有识字组,连队的文书任教员,组织互教互学。在根据地内,先后创办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以及各类专业学校,让尽可能多的红军干部、战士进学校学习,或利用战斗间隙进行军事政治训练,以积极培养军事人才,努力提高部队素质。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军网-红军的建设和作战原则的基本形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