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着的“和”怎么读?

如题所述

和着的“和”读hè

和: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

和读音:hé hè huó huò hú huo hàn 

一:发音:hé

1。平稳,和缓

2。协调,关系好,均衡

3。和解,媾和

4。不分胜负,如和棋

5。数字之间相加的结果,也叫和数

6。整个儿地,如和衣而睡

7。日本,如和服

8。跟,如和你商量

9。介词,表示相关、比较,如和他比

10。并列,如理论和实践

11。或者,如无论数量和质量都有提高

12。古代的姓氏之一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二:发音:huó

混合,如和面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三:发音:hè

1。响应,如曲高和寡和

2。回应他人的诗歌,和诗一首

3。姓氏之一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四:发音:hú

麻将用语,成功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五:发音:huò

1。混合粉状或液状物

2。次数,多洗几和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六:发音:huo

无字义,仅为衬字,在字典中不作一读音

专用于词语“暖和”

七:发音:hàn

在台湾口语中,“和”作为连词使用时,读作hàn。在日常口语中读作hàn,但正式读音中读hé。(源自老北京口语,不过在大陆已基本绝迹。)(在中国大陆晋西北、陕北、内蒙(鄂尔多斯、内蒙呼和浩特和内蒙包头一带)一带的方言口语中,仍然如此发音。)源自老北京口语,不过在大陆已基本绝迹。

用和组词:和谐,和蔼,缓和,和睦,和平,和弦,和颜悦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4

和着的和读音为:hè ,和着读音为:hè zhe

一、和拼音:hé 、  hè  、 huò 、  huó  、 hú

释义:

[ hé ]

1.平和;和缓:温~。柔~。~颜悦色。

2.和谐;和睦:~衷共济。弟兄不~。

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媾~。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弄得百姓不得安生。

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棋。~局。末了一盘~了。

5.姓。

6.连带:~盘托出。~衣而卧(不脱衣服睡觉)。

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柜台正~我一样高。

8.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

10.指日本:~服。

[ hè ]

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寡。一唱百~。

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一首。

[ huò ]

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药。藕粉里~点儿糖。

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二~药。

[ huó ]

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面。~泥。~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

[ hú ]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二、着拼音: zhe 、  zhuó 、  zháo   、zhāo 

释义:

[ zhe ]

1.表示动作的持续:他打~红旗在前面走。他们正谈~话呢。

2.表示状态的持续:大门敞~。茶几上放~一瓶花。

3.用在动词或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后面,加强命令或嘱咐的语气:你听~。步子大~点儿。快~点儿写。手可要轻~点儿。

4.加在某些动词后面,使变成介词:顺~。沿~。朝~。照~。为~。

[ zhuó ]

1.穿(衣):穿~。吃~不尽。

2.接触;挨上:附~。~陆。不~边际。

3.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着在别的物体上:~笔。~眼。~手。~色。~墨。不~痕迹。

4.着落:寻找无~。

5.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即施行。

[ zháo ]

1.接触;挨上:上不~天,下不~地。

2.感受;受到:~风。~凉。

3.燃烧,也指灯发光(跟“灭”相对):炉子~得很旺。天黑了,路灯都~了。

4.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睡~了。打~了。猜~了。

5.入睡:一上床就~了。

[ zhāo ]

1.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叫一着:高~儿。支~儿。

2.放;搁进去:~点儿盐。

3.用于应答,表示同意:这话~哇!。~,咱们就这么办!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和气[hé qi] 

态度温和:对人~。

2.总和[zǒng hé] 

全部加起来的数量或内容:力量的~。三个月产量的~。

3.平和[píng hé] 

(性情或言行)温和:语气~。态度~。

4.附和[fù hè] 

不加辨别地跟着别 人说或做:随声~。

5.唱和[chàng hè] 

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大多按照原韵):他们经常以诗词~。

6.应和[yìng hè] 

(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同声~。

7.拌和[bàn huò] 

搅拌:~饲料。饺子馅儿要~匀了。

8.和弄[huò nong] 

搅拌。

9.和面[huó miàn] 

用水揉和面粉。

10.七和[qī hú] 

又称“上大人”,是湖北省广水市当地独有的一种特色纸牌,与“四色”、“麻将”一起,同为当地老百姓日常或农闲娱乐的主要工具。

第2个回答  2019-03-02

一、读:[ hé ]

二、和的释义:

1.平和;和缓:温~。柔~。~颜悦色。

2.和谐;和睦:~衷共济。弟兄不~。

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媾~。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弄得百姓不得安生。

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棋。~局。末了一盘~了。

5.姓。

6.连带:~盘托出。~衣而卧(不脱衣服睡觉)。

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柜台正~我一样高。

三、组词:和气、总和、平和、和好、和平

四、和的其他读音:

读音1:[ hè ],释义如下: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寡。一唱百~。

读音2:[ huò ],释义如下:

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药。藕粉里~点儿糖。

读音3:[ huó ],释义如下:

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面。~泥。~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

读音4:[ hú ],释义如下: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1.文言版《说文解字》:和,相譍也。从口,禾声。  

2.白话版《说文解字》:和,言论相呼应。字形采用“口”作边旁,采用“禾”作声旁。

三、相关组词:

1.和气 [ hé qi ] 

态度温和:对人~。

引证:老舍茶馆》第一幕:“都是自己弟兄,别伤了和气呀!”

2.附和 [ fù hè ] 

不加辨别地跟着别 人说或做:随声~。和(hè)。

引证:孙中山 《革命原起》:“自同盟会成立以后,则事体日繁,附和日众。” 

3.和弄 [ huò nong ] 

搅拌。

引证:高德明 《梦中婚》:“西餐里没有筷子,净是刀子叉子,我也没使过,拿刀子在嘴里一和弄,把舌头也弄破了。”

4.和面 [ huó miàn ] 

用水揉和面粉。

引证:刘真 《春大姐》三:“她看了看正拿着面盆要去和面的秀芳 。”

5.七和 [ qī hú ] 

又称“上大人”,是湖北省广水市当地独有的一种特色纸牌,与“四色”、“麻将”一起,同为当地老百姓日常或农闲娱乐的主要工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5-01
和着的和读音为:hè
,和着读音为:hè
zhe
一、和拼音:hé



huò

huó


释义:
[

]
1.平和;和缓:温~。柔~。~颜悦色。
2.和谐;和睦:~衷共济。弟兄不~。
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媾~。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弄得百姓不得安生。
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棋。~局。末了一盘~了。
5.姓。
6.连带:~盘托出。~衣而卧(不脱衣服睡觉)。
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柜台正~我一样高。
8.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
10.指日本:~服。
[

]
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寡。一唱百~。
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一首。
[
huò
]
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药。藕粉里~点儿糖。
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二~药。
[
huó
]
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面。~泥。~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
[

]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二、着拼音:
zhe

zhuó

zháo
、zhāo
释义:
[
zhe
]
1.表示动作的持续:他打~红旗在前面走。他们正谈~话呢。
2.表示状态的持续:大门敞~。茶几上放~一瓶花。
3.用在动词或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后面,加强命令或嘱咐的语气:你听~。步子大~点儿。快~点儿写。手可要轻~点儿。
4.加在某些动词后面,使变成介词:顺~。沿~。朝~。照~。为~。
[
zhuó
]
1.穿(衣):穿~。吃~不尽。
2.接触;挨上:附~。~陆。不~边际。
3.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着在别的物体上:~笔。~眼。~手。~色。~墨。不~痕迹。
4.着落:寻找无~。
5.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即施行。
[
zháo
]
1.接触;挨上:上不~天,下不~地。
2.感受;受到:~风。~凉。
3.燃烧,也指灯发光(跟“灭”相对):炉子~得很旺。天黑了,路灯都~了。
4.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睡~了。打~了。猜~了。
5.入睡:一上床就~了。
[
zhāo
]
1.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叫一着:高~儿。支~儿。
2.放;搁进去:~点儿盐。
3.用于应答,表示同意:这话~哇!。~,咱们就这么办!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和气[hé
qi]
态度温和:对人~。
2.总和[zǒng
hé]
全部加起来的数量或内容:力量的~。三个月产量的~。
3.平和[píng
hé]
(性情或言行)温和:语气~。态度~。
4.附和[fù
hè]
不加辨别地跟着别 人说或做:随声~。
5.唱和[chàng
hè]
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大多按照原韵):他们经常以诗词~。
6.应和[yìng
hè]
(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同声~。
7.拌和[bàn
huò]
搅拌:~饲料。饺子馅儿要~匀了。
8.和弄[huò
nong]
搅拌。
9.和面[huó
miàn]
用水揉和面粉。
10.七和[qī
hú]
又称“上大人”,是湖北省广水市当地独有的一种特色纸牌,与“四色”、“麻将”一起,同为当地老百姓日常或农闲娱乐的主要工具。
第4个回答  2019-03-11
根据你提出的“和着”,在不同情况下有以下三种读音:
1、hè:跟着和谐的伴奏或唱。和着他的歌声打起了节拍。
2、huó:加水搅动、揉弄,使粉状物具有黏性。和面。妈妈和着面。
3、huò:加水搀在一起的粉状或颗粒状物品。和芡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