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余华的《活着》?

如题所述

仅仅看了书,没有看电影。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其实虽然作者这么说,但事实上是在辩驳人生的意义,一开始我们为自己活着,后来为身边最重要的人活着,最终却只能为自己活着。


对于福贵而言,因为浪荡导致家庭没落,父亲失望逝世。本来只是一个浪荡公子的悲惨故事,却突然让这个主人公幡然醒悟,准备要开始承受这生活的苦难的时候,又离奇曲折的被拉去打仗,差点命丧战场。回到家中,已然是另外一分光景,母亲病重,女儿聋哑,生活已经不易,却雪上加霜。而他的妻子,一生都爱着他,默默的承受这一切,却没想到最终还是经历了这惨痛的一切。女儿好不容易遇到一位好人,本应该长久圆满,却因为医学技术的落后,悲惨结局。


这个里面我最喜欢的角色是他女儿的丈夫,那种特别憨厚的感觉,虽然没有见到这个人,也能感受到你面前的是一张质朴的脸,脸上挂着乐呵呵的笑容,岳父大人交代的话,那是完全听着啊,对媳妇那种好,也能够从心底感受得到。


而福贵的妻子,真是一个不简单的女人,把青春和生命都奉献给了他,始终无怨无悔,感觉虽然很苦,但那种苦有带着一点点甘甜,这种甘甜是在福贵幡然醒悟的时候,是在久别重逢的时候,是在走向平平淡淡安安稳稳的生活的时候。


这里面的人物,刻画得都是那么的传神,入木三分。


这部作品最大的有点就是把人生的大喜大悲描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角色都让你既爱又恨,有时候会去同情他的境遇,又会感叹命运的不公。好像每一个人都是故事中的一个人,这样的故事或多或少的发生在自己身边。然而,经过了这些大喜大悲,回头叙述这些往事的时候,似乎不是发生在故事的主人公自己身上。到底是他已经心如止水,还是已经心如死水,恐怕两者都有。就这样活着吧,就这样活着吧。


任何个人的悲剧,很多时候都是时代的悲剧。

所以想想现在的时代,想想身边的生活,还是挺美好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26

和平常一样,先看的书,然后看的电影,


先说书,一个阴天的下午,一个人的自习室,看完带给我的是无限的压抑,连晚饭都没有好好吃,没有心情,吃不下去。

地主家儿子福贵,继承了他老爹的不良嗜好,赌博,福贵和他爸两个人,一人一半,把祖上留下的偌大的家业输的干干净净。他爸爸,孩子捅的篓子我们认,去把欠人家的赌债还了,自己家里却一丁点都没有了。

后来,福贵被抓着当了壮丁,又跑了回来,每次总想象着生活快要好起来的时候,每次灾难就从天而降,毫无例外。前后送走了自己的老爸、老妈,自己的媳妇,自己的儿子,女儿,自己的女婿,最后就连仅剩的外孙也被改善孩子生活的豆子——噎死了。最后,买了一头干不动活的老牛,给自己的枕头底下放了十块钱,就相当于交代了自己的后事。

我无法想象福贵是如何经历着着一切,我更不会想到居然会有这么黑色的小说,带给我的是无限的压抑。

福贵的个人命运和国家的发展命运是紧密联系的,故事背景,也穿插了那段历史的发展。

有时候坏事,却不一定不会带来好处,如果他没有因为赌博输干净家产,那么,“斗地主”的时候,枪毙的就该是他了,他的家人也会一起受罪。

大二选修课,选择了文学方面的《中国近代小说和电影对比赏析》,老师赏析的是电影版《活着》,然后,又仔细的看了一遍电影,通过老师的讲解,有了很多不一样的认识,比如:

电影是面向大众的,而小说是属于小众阅读的,所以电影为了大众审美,做了很多“美化”

福贵女婿,从小说里的偏头改成了电影里的瘸腿

最后的结局没有小说中那么悲惨。


如果,以后有人再问我为什么要活着,上面两个字就是我的回答。

第2个回答  2020-02-18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