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的结果分析

如题所述

BPRS的统计指标有:总分(18~126分)、单项分(0~7)、因子分(0~7)和廓图。总分反映疾病严重性,总分越高,病情越重。单项症状的评分及其出现频率反映不同疾病的症状分布。症状群的评分,反映疾病的临床特点,并可据此画出症状廓图。一般情况下,总分35分为临床界限,即大于35分的被测试者被归为病人组。
治疗前后总分值的变化反映疗效的好坏,差值越大疗效越好。治疗前后各症状或症状群的评分变化可反映治疗的靶症状。因BPRS为分级量表,所以能够比较细致地反映疗效。
BPRS的结果可按单项、因子分和总分进行分析,尤以后两项的分析最为常用。
其因子分一般归纳为5类:
1. 焦虑忧郁,包括1、2、5、9四项。
2. 缺乏活力,包括3、13、16、18四项。
3. 思维障碍,包括4、8、12、15四项。
4. 激活性,包括6、7、17三项。
5. 敌对性,包括10、11、15三项。
BPRS评定患者评定的时间范围
在干预入组时,评定入组前一周的情况;以后一般相隔2--6周评定一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