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东胜油页岩含矿区资源评价

如题所述

内蒙古东胜油页岩预测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胜县,处于东经110°00'~110°30',北纬39°20'~40°00'之间,面积3000余平方公里。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鄂尔多斯盆地伊盟隆起区。本预测区气候属典型的大陆型半干旱气候,具有寒暑剧变,干旱多风的特点。春季长,风大雨少,气候干燥温度多变。夏季短而酷热;秋季气温剧降,冷热迅速替换,秋霜来临早;冬季长,多寒潮冷风,气温很低。区内交通不甚方便,以公路运输为主。以东胜县为中心,向北至包头,南至陕西省榆林县为柏油公路面,汽车畅行无阻;向西至杭锦旗、鄂托克旗为简易公路;各旗至乡为自然公路,可通行汽车,但在风季流沙堵塞,雨季湖泊积水,交通较困难。

一、地质背景

(一)构造特征

本区地质构造简单,地层产状较平缓,倾角不到5°,无大规模的褶皱和断层。

(二)地层特征

本预测区内出露地层从老到新有:下三叠统刘家沟组、下三叠统和尚沟组、中三叠统二马营组、上三叠统延长组、中侏罗统延安组、中侏罗统直罗组、下白垩统伊金霍洛旗组、下白垩统东胜组和新近系。

1.下三叠统刘家沟组(T1l)

在本区出露面积较小,仅在其东北边缘出露。岩性上部主要为浅粉红色、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与含砾中粗粒砂岩互层,夹紫红色页岩及粉砂质页岩;下部为灰白色、紫红色砂岩夹紫红色砂质粉砂质页岩。

2.下三叠统和尚沟组(T1h)

主要出露于本区东北部。岩性上部为棕褐色、棕红色粉砂质页岩与灰绿色长石石英砂岩互层;中下部为棕红色泥质粉砂岩夹页岩及灰白色、灰绿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

3.中三叠统二马营组(T2e)

本层呈长条状出露于本区东北部。岩性中上部为灰绿色、灰白色块状含砾长石石英砂岩,夹多层暗紫色粉砂质页岩;下部为灰绿色、黄绿色、灰紫色长石石英砂岩,块状含砾石中—粗粒砂岩与紫红色粉砂质页岩互层。

4.上三叠统延长组(T3y)

该组地层出露比较零星,一般在深大冲沟内出露。岩性主要为灰黄、灰绿色含砾砂岩夹紫红色、黑灰色粉砂质页岩。与下伏三叠系中统二马营组地层一般为假整合接触,局部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5.中侏罗统延安组(J2y)

该组地层在全区广泛出露,是本区内油页岩的主要赋存层位。岩性主要为蓝灰、浅灰色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夹淡黄色块状中粒砂岩、细砂岩,夹有10多层煤及煤线,此外还赋存油页岩、黄铁矿、石英砂及镓、锗等。该地层超覆不整合于三叠系地层上面。

6.侏罗系中统直罗组(J2z)

岩性为一套灰白、灰黄、灰绿色及紫红色中细粒砂岩、粉砂岩夹蓝灰色页岩。

7.下白垩统伊金霍洛旗组(K1y)

岩性上部主要为紫灰、紫红和黄绿色含砾砂岩夹砂岩、砾岩;中部为黄绿与暗紫红色中粒长石质砂岩互层;下部则是黄绿色、紫红色、黄色砾岩。

8.下白垩统东胜组(K1d)

岩性以黄色、黄绿色砾岩为主。

9.新近系(N)

岩性为土红色粉砂质泥岩。

二、油页岩特征及分布规律

(一)油页岩特征及分布

油页岩主要赋存于中侏罗统延安组中,褐黑色及黑色,形状包括黑色豆饼状和板状。油页岩赋存的侏罗系延安组地层产状极其平缓,近水平,且地层分布较稳定。全区油页岩地层产状平缓,倾角小于20°,埋藏较浅,最大埋深仅150m;变化不是很大,但厚度较薄,最厚者仅1.66m,且从东至西,油页岩厚度有变薄的趋势,从南至北,油页岩厚度变化不大,总的来说,在全区分布比较稳定;全区油页岩质量较好,虽然含油率最高才为5.61%,但是本次资源评价在此取样测试却高达25%,且在前人工作中亦谈及此地含油率最高达20%,故此地还有待进一步工作证实;体重在全区变化不大,最大达2.04t/m3,最小1.74t/m3

(二)地质发展史与油页岩形成环境分析

预测区地处鄂尔多斯盆地的中北部,为较稳定的中生代内陆坳陷盆地。区内构造变动十分微弱,地表只有平缓的波状挠曲与小型断裂构造,未见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遗迹。地壳运动主要表现为大规模的升降运动,具典型地台型台向斜的构造发展特征。预测区基底为古老的结晶岩系所组成。在前古代一直为古陆,未接受沉积。

寒武纪早期,在加里东早期构造运动的影响下,海水向西南或南方侵入预测区南部,沉积地层为一套浅海相的碳酸盐岩建造,属典型的地台性质。东胜一带仍为古陆,成为大海中的孤岛,显示了隆起的性质。寒武纪沉积的北界不清。至奥陶纪,北部仍为一隆起,而海水似稍见退缩,孤岛微有扩大。南部可能具一套典型地台浅海相与部分泻湖相沉积的奥陶系地层,其沉积北界未超越寒武纪的沉积范围。自此以后,预测区在加里东中期构造运动的影响下隆起成陆,直至石炭纪,一直遭受剥蚀,未接受沉积。

至石炭世晚期维斯发期,在华里西中期构造运动的影响下,海水在预测区呈舌状由东向西侵入,其沉积西界未能进入。至晚石炭世,海水继续向西蔓延,可能使预测区的东南角的极小范围内接受了沉积。

在石炭纪晚期最后一次海侵结束后,预测区与我国北方大陆一起,开始了以陆相为主的沉积时期。

二叠纪早期,预测区内海水全部退出,早二叠世晚期至早三叠世,在海西中—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下,鄂尔多斯盆地开始下降,前人称其为“边陆”发展阶段。预测区同整个鄂尔多斯盆地一样在这一阶段普遍沉积了下二叠统石盒子组、上二叠统孙家沟组、下三叠统刘家沟和和尚沟组。各组之间依次均为连续沉积。

在三叠世末期,预测区受印支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全面升起,延长组地层广泛遭受剥蚀。早侏罗世初期,预测区在燕山早期构造运动的影响下缓慢下降,古气候由以前干燥炎热的氧化环境逐渐变为温暖湿润的还原环境,植物生长茂盛,预测区内沼泽和湖泊密布。此时沉积的延安组为一套内陆沼泽湖泊相的含煤砂页岩建造,多含煤等沉积矿产。油页岩也在此时伴生在煤中沉积形成。

三、油页岩资源评价

(一)预测依据

预测时,类比已知勘查区和矿点的油页岩厚度、含油率、体重进行估算。预测油页岩的有效面积时,采用两已知勘查区的勘查范围面积和油页岩有效面积的比值等于预测区范围面积和预测区油页岩有效面积的比值,以此求算预测油页岩的有效面积。预测区油页岩厚度、含油率、体重采用已知勘查区和油页岩矿点油页岩厚度、含油率、体重等参数采用储量加权而得平均值。

(二)资源评价

估算东胜预测区油页岩资源储量34085万t,其中,油页岩潜在资源量34085万t;油页岩技术可采资源储量11930万t,油页岩潜在技术可采资源储量11930万t。页岩油资源储量1837万t,其中,页岩油潜在资源量1837万t;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储量643万t,其中,页岩油潜在技术可采资源量643万t;页岩油可回收资源储量482万t,其中,页岩油潜在可回收资源量482万t。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