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雷军的说法,“性价比高不等于价格低”,“小米手机的性价比是同样的性能,价格最便宜;同样的价格,性能最强。”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小米的产品性能取高,价格取低。这显然和中国那句老话相矛盾,中国人深信“一分价钱一分货”,有什么样的产品必定有什么样的价格,价值和价格之间是正相关关系,一高俱高一低俱低,这是人类对产品定价的最朴素法则。
很难想象一个好产品非要卖得便宜,从逻辑上讲,这和一个产品本来很差却非要卖得很贵,一样难以理解。现在,国人普遍崇拜德国制造,一说到德国制造都竖大拇指,殊不知德国人从来不认同“物美价廉”之说。德国人说,物美者必不廉,价廉者必不美。
到底该怎么解释小米的性价比?我认为只剩下一种可能:性价比其实就是“低价”、“廉价”在互联网时代的表达。
这就怪了,既然小米产品那么好,为何定价非要反其道而行之?原因在这里:创立之初,小米品牌力几乎为零,产品也谈不上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亮点,可以说品牌和产品两大因素都无法支撑一上市就畅销,怎么办呢?创立一套令人心动的说辞就成了当务之急,于是“性价比”、“生态论”应运而生。
这正是前几年创立的互联网企业的通病,大家都是“挣快钱”思维。性价比”的出笼,既有无奈的成分,也有刻意而为之的成分。在产品与品牌都难以产生高溢价的背景之下,如果企业不想让人产生“低端”的联想,性价比就成了“皇帝的新装”。
怎么让人相信廉价、低价的产品可以看起来很美?雷军动了不少脑筋,首先是反复解释“高性价比不等于低价”,其次是反复解释“羊毛出在猪身”。于是人们猛然发现,过去大家爱说的“低价”、“便宜”这些词,这几年基本上都消失了,是中国社会转型升级了?不是,是摇身一变成了又时尚又洋气的“性价比”了。当然,以上是我的观察,未必正确,你可以不认同。
不管公众对性价比的理解和雷军有多大差别,有一点大家形成了共识,那就是:高性价比的产品利润率肯定不高。从这一点讲,雷军每强调一次“性价比”,都是在重复“小米盈利能力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