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名念佛总是不得力,怎么办?

如题所述

首先,要先学会放空自己的身心,净化自己的内心

不得力的原因可能就是自己的六根不净,这样去修炼佛法肯定是不行的。持名念佛的这个时候最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先让自己的内心安静下来,并且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净化。忘掉尘世中的烦恼和忧愁,让自己去远离世俗的纷争,放空自己~

其次要让自己做到心无杂念,一心一意的全神贯注的去持名念佛

我家里有个亲戚就在修炼佛法,他在念佛的时候就特别的专心,一心一意的沉浸在佛法当中,从来都不让自己在念佛的时候受到外界的任何干扰。

一边用手敲着木鱼,一边用手转着佛珠,嘴里又一边念着佛经。他一般在念佛的时候都是把自己一个人给锁在屋子里的,不允许任何人进入,也不允许任何人打扰,只一心一意的去修炼,他念佛也比较得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8

观想、观像念佛,祖师大德有说,越到末法,人的心就越粗,修观难成,只持名也是可以的。

但是这个话,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也不是说不能作观——如果为了修定这样的目标而作观,这确实和净土法门的宗旨不相应(净土法门不是通途法门,它不是靠修禅定而往生),但是把持名念佛和修观结合起来也是可以的,也就是说相应你的根机,只持名也可以,或者持名为主、辅以观想,再或者持名的同时作观想,这样修都可以。而且用观想作辅助,这是憨山大师非常强调的。

末法的时代,持名念佛这个法门最应机,但如果修观并不是专门希求感应,也不是为了修禅定,而是作为帮助我们念佛的方便,这样当然可以,这并不属于夹杂。

如世亲菩萨《往生论》的五念门,其中一门就是观察门,这个内容,前面讲《弥陀疏钞十义》的欣厌二心时专门分析过。所以我们学法要善巧,不要觉得大德们的说法不圆满、有矛盾,而应善加体会说法者的角度和密意,这样看书,才能获益。

观想念佛,比如《观经》十六观有详细的介绍,观想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依报、正报种种不同的庄严,这就是观想念佛。像花开、七宝树、八功德水,这些都是《阿弥陀经》里讲的,其实是让我们观想的。

念经的时候就是观想,所以祖师大德们让我们晚课念《阿弥陀经》,其实念的时候随文入观,就是一种观想念佛的修法。你只要认真的,边念《阿弥陀经》经文,一边明明历历地了知经文的意义,其实就是观想念佛嘛。

观想念佛也是很便利的修法,随时可以观的。一般讲净土庄严的就是净土三经,你虔诚读诵,实际上就是在修观。如果仅仅一句佛号念来念去,怎么都不得力,那除了念佛外,还是要多读诵净土五经,否则,佛号虽念,可越念越没有滋味,或者是越来越懈怠,悠悠泛泛度日,这样的话,长期下去,佛号也无法相应。

注重读经的例子,比如,学净土的人无人不晓的,不上银台、誓取金台的唐代怀玉大师,他是浙江宁海人,他的修法就是诵经、念诵并重。他每天念诵五万佛号,其余就是诵《阿弥陀经》并作礼拜忏悔,一生读诵了《阿弥陀经》数十万遍。

怀玉大师是那种专门独自苦修的高僧,他有很多修法境界,像他的临终偈说:“清净皎洁无尘垢,上品莲花为父母。我修道来经十劫,出示阎浮厌众苦,一生苦行超十劫,永离娑婆归净土。”他念佛现生得大神通,他说自己过去十劫没有了脱,而今一生苦修念佛法门,乘金刚台马上登地,永离生死,超过了过去十劫的修行。

其实,观想念佛还有一个更简洁的修法——世亲菩萨的《往生论》,这个才是最详细的——比《阿弥陀经》等更详细。

《往生论》把《无量寿经》里面介绍依、正庄严的所有内容,用四百八十个字以偈颂的方式无余归纳了,所以这是最简洁、最详细、最圆满介绍极乐依正二十九种庄严功德的一部论典。

我想,一个念佛的人一定要发心把《往生论》的偈子背下来,这四百八十个字,只要花半小时肯定能背下来。背下来之后,随时随地,都能在几分钟很短的时间,就把它过一遍,其实也观想了一遍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的庄严。

以前的大德都很重视这部论,因为这个真的是一部无比殊胜的论著。个人熟知的一位法师,他在一些大城市讲法的时候,也是很重视这部论,劝大家依《往生论》去观修。

你们可以尝试一下,把偈子大概意思弄清楚后,随时背一背,依文作观,或者慢一点背,边念边观想极乐世界中的种种功德,水呀、虚空啊之类的等等,这其实就是最好操作的观想念佛的修法。

还有一种情况,系念法门。如果有些人有特别重的障碍,都摄六根,真切念佛也不行,乃至计数念佛都不行;或者是身体特别弱,念也念不清楚,出声的话伤气,这时候实在不得已,可以用系念的法门——系念不用怎么使劲提念头,对心力本来就不强的人很适用。

这时没必要出声念佛号,心中也不默念佛号,就把心挂在西方阿弥陀佛上,就好像我们有些人,老是想吃饭,他就想我要吃饭,时时不忘记,做事情的时候也想着吃饭,或者做事的时候偶尔太专注了会忘失,但一停下来,又想着要吃饭,就是这个状态。

或者如世间人,父母子女之间、夫妻男女之间的那种思念,总想念着对方,一直都忘不了。想着阿弥陀佛,不要忘记,忘记了马上想起来,马上提起来。这是系念法门。

这个法门,天如惟则禅师非常推崇,因他的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也不行,就教她系念法门。如果时时这样去忆念的话,修法效应极好,到时自然会有见佛、见莲花等这样一些不可思议的现象。

——摘自《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录·信莲盛开》

第2个回答  2018-01-07

念佛不是简单的用嘴念,在用嘴念的时候不仅仅要要动嘴,还要用心。学会给自己的内心减压,净化自己的心灵。这样才能达到自己念佛的效果,修自己的清净心,培养自己念佛的定力。

不得力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吧,有可能是自己心里想的太多,有可能是自己心里比较浮躁,跟性格有关,不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如果一直不得力,那么念佛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所以,需要我们调整自己的心态,用心去做每一件事情。

慢慢的,在念佛的过程中,自己的心灵就不会感到很空虚,不会瞎想很多,自己的内心也就平静下来。

需要自己每天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在固定的时间段去坚持念佛,每天进步一点点,在念佛的过程中如果有坏的念头,自己就不用瞎想,要学会克制自己,让自己能够把心思放在念佛中,长久坚持下来,就不会感到念佛不得力的情况了。

第3个回答  2019-12-24
阿弥陀佛!因为没有明心见性,且不知如何明心见性。学佛修的是心,开的是智慧。要信解经文、佛名,不能只是读诵。也不是外求个佛菩萨保佑你!学佛必须先要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后你再念佛试试?“世人念念阿弥陀,不知回头即是佛。阿弥陀佛万万遍,一心三藏弥陀现。”《佛说阿弥陀经》被誉为“法华秘髓,华严小本”,须知要想读懂《佛说阿弥陀经》(佛陀多用譬喻、隐喻等手法演义经中景象)必须先信解《妙法莲华经》这部经王,明了如来藏一心三藏真实义。觉悟向外攀缘的六识分别心,即妄心(凡夫),向内闻思修即见真心(阿弥陀佛)。知妄即真,真妄圆融,一真一切真,即是往生!阿弥陀佛即是众生本来面目!阿者,无也,表空如来藏;弥陀者,量也,表不空如来藏;阿弥陀者,表空不空如来藏,佛者,我也!一心三藏,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众生即自己,自己即众生。真心本来面目为一人一念之所变现!
第4个回答  2019-05-19
能由嘴念佛,过渡到,心念耳听,只要能摄住耳根就得力了,久而久之,心念心知,己经算功夫成片了,达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心中空空荡荡,一句佛名心头萦绕,到这境界,心里烦恼淡薄,自在念佛!初学者不急燥,死死咬住一句名号,总有功到自成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