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氏”呢?

只知道“姓”的起源是一个族群的称号,那么什么叫做“氏”?

中国人的姓氏渊源流长,据说起源于太古母系氏族社会,伏羲氏就开始"正姓氏,别婚姻",但先秦时代的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为同族集团的名称,氏是姓的分支,表示部落分支之名称,用于区别子孙之所出。由于人口增殖,迁居异地,身份技能的变化等,可以分裂一些支派,这些支派就是氏。

氏是贵族宗族制度的代表和称号,在夏商周三代,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用来区别贵贱,贵族有氏,贫民有名无氏。姓用来区别婚姻。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也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则可以通婚。后来在中国一直保持了这种传统,同姓之人通婚被视为禁忌。直到现代,这种传统才被逐渐打破,但是许多地方民间仍然不赞成同姓通婚。

母系社会,子女随母姓,随时间发展到父系社会后,姓则随父亲。实际上姓氏合一或基本稳定,还是自汉朝以后的事,秦灭六国不久,汉又统一天下,做为维系周王室的宗法制度重要标志的姓氏有别制度,也随着王室的彻底坍塌而消亡。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一,姓氏便成为维系传统之纽带,团结宗族之象征,于是尊祖敬宗便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们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维护祖国统一的保证,姓是大的氏族部落,所以氏就是姓的分支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2
我们一直说的姓氏姓氏其实是分开的,姓是一个人的姓,比如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而氏呢,就是名字后面那个字叫做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姓和氏两个就连在一起了。
第2个回答  2019-07-10
在古代,也就是在母系社会中,女子的地位较高,所以孩子的姓都跟随母姓,后来在男权社会中,男子地位高,所以孩子就跟随父亲姓,随着后代的繁衍,所以分支越来越多,不变的是姓,并取名“氏”作为自己那一支的标志。
第3个回答  2019-07-12
因为随着人口的繁衍越来越多,部落又分出来新的部落,新的部落为了体现自己与之前的部落不相同,所以起了一个新的代号就是“氏”,然后慢慢发展越来越多。
第4个回答  2019-07-12
氏是姓的分支,从某种角度,氏就是一个人除了姓之外的名字。在很久以前,普通人是没有氏的,只有贵族有。秦汉以后大家也就没分那么细了,连着就叫,姓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