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中,鲁迅弃医从文与藤野有什么关系?文章主要写藤野先生还是爱国?

藤野先生的做法、精神影响了鲁迅让他弃医从文,还是鲁迅自己在“看电影”后决定弃医从文的? 藤野跟他的弃医从文有没有关系? 文章主要在赞美藤野还是在抒发爱国情怀? 写作目的是什么?
(PS:要详细分析,从Baike里拿无效)
弃医从文和藤野有无关系?要具体说明
从电影认识到的 以及 文章线索 我都很清楚就不要说了
藤野怎么对鲁迅有影响了?就那么直得他怀念?
如果说主要写爱国,那么就写自己就好了,藤野只是一个衬托
他抒发爱国情怀要干什么?
爱国情感抒发了多少,为什么说只有一丝?
(希望结合背景等详细分析、说明,简单的我都知道。 不要从百科中摘,我都看过的)

1 藤野先生

作者:芈芈LOVE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篇课文是回忆性散文。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这篇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文章,就是在这时期写的。

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和把握。

(一)本文的叙述线索。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交往的缘起、交往的经过与别后的怀念)为叙事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开头写东京(是作者往仙台见藤野先生的缘由),然后用设问句自然过渡。接着写初到仙台受到优待(衬托藤野先生),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本文还有一条内在的暗线,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很多材料,如写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写仙台医专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和看电影事件,写作者弃医从文,都是围绕这条内在的线索来组织的。因此,文章篇幅虽长,却脉络分明,材料虽多,却井然有序。

(二)人物刻画抓住主要特征,突出精神性格。文中具体写了四件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1.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改讲义。文中写道:“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关注“我”,并主动问“我”上课的“讲义”能否抄下来,要“我”拿出所抄的讲义给他看,而且,“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对“我”的讲义,“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这些事情表现了藤野先生自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2.为“我”改正解剖图。“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这里体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在藤野先生亲切和蔼的谈话里,我们可以体会出他既尊重学生——“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也尊重科学——“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3.关心解剖实习。“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藤野先生一直关心“我”的学习,一直惦记着“我”的解剖实习,“我”考试及格了,他很高兴,如释重负。4.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这件事表现了他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

除用具体事例来表现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外,作者还用白描手法来勾画人物的特征。如写藤野先生,写他的“黑瘦”“八字须”“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胡”,冬天穿旧外套,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又如写“清国留学生”,抓住了盘辫子这个细节,很能反映他们的精神特征。在清末,不少仁人志士剪辫子,表示与清王朝决裂,而这些留洋学生既要学时髦,又要表示忠于腐朽的清王朝,只好盘起辫子。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对他们进行似褒实贬的讽刺,揭示了这些留学生庸俗腐朽的思想本质,也浸透着作者对他们的厌恶之情。

(三)语言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终生难忘的恩师,记的是震撼作者灵魂的典型事例,因此,不管是抒情议论的语言,还是写人记事的语言,都饱含感情。如怀念藤野先生,作者写道:“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直接抒发感激敬仰之情。再如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写赴仙台途中深刻的印象,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写告别藤野先生、弃医从文等,字里行间都充溢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

二、问题研究

(一)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而是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文中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忧国之情,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正面陪衬。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为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写课堂上看电影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总之,所有这些都与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有密切的关系。

(二)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来到仙台?为什么又告别藤野离开仙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

文章开头三段写了作者在东京的见闻,表达了对这一环境的厌恶之情。作者在东京的见闻是怎样的呢?作者写道:“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樱花烂漫的上野公园,看到的是一群“清国”留学生,他们以盘结辫子为荣,整天浑浑噩噩;本来留学生会馆的门房有几本书可买,“有时还值得去转一转”,然而就连这么一席之地也被他们搅得一团糟!鲁迅是怀着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东渡日本的,没料到东京竟也像南京一样乌烟瘴气。失望、痛苦、忿怼心情和强烈的报国热望,使他百感交集,远大的抱负和恶劣的环境形成尖锐的矛盾,因而,他不得不离开东京,寻求一个有利于实现理想的环境。所以,作者在文中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作者从东京来到仙台,受到教职员们的优待,尤其还遇到了给他以无私的关爱和热情的鼓励的藤野先生。按理说,作者正可以从这里卒业回国,去“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呐喊〉自序》)。但是,为什么又毅然决然告别恩师、弃医从文呢?本文主要写了两个原因。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看电影”事件。这两件事深深刺激了鲁迅,令他深切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刻认识到国人的麻木,进而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于是,“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又回到东京从事文艺活动去了。

作者两次易地求学,两次辗转奔波,无不贯穿着一种情怀,那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和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即便是往仙台途中记得的“日暮里”,也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记得“水户”,也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之地,这是作者爱国感情的又一表现;对初到仙台受到优待非同寻常的理解,也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表现;对藤野先生的敬仰,也主要是因为他能不怀民族偏见,真诚帮助中国学生;最后,把怀念藤野先生的深情化为实际行动,等等。

(三)为什么作者对在仙台所受到的优待用“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来解释呢?

作者到仙台之后,受到了免交学费的优待和职员们在生活上的关心。对于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给以特殊的关照,反映出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而作者感到的不是真正的尊重和友好,而是“物以希为贵”,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练习说明

一、关于课文,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讨论一下,究竟应该怎样理解。

1.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设置本题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尊重学生自己的解读,宜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辩论。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第一,一般来说,文章的标题是作者对全文思想内容最鲜明和最精练的概括。这篇散文叙述的焦点应该是藤野先生,文章的主题,自然应该是和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的,不应是以描写藤野先生为主,表现的却是“我”的某种思想,文章在结尾处点明主题,“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第二,从整篇文章的结构看,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来组织材料的,虽说也贯穿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但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写对东京学习环境的厌恶,离开东京到仙台,是写与藤野先生结识的前因,接下来写仙台的学习生活,基本上都与藤野先生有关,而且,作者着力正面描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写匿名信的寻衅和看电影所受到的刺激,这些事或是与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或是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诚,在那种环境下的难能可贵。后面几段,则是写和藤野先生的分别及分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因此,“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应是这篇回忆散文的主旨和本意。

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第一,全文按作者行踪的变化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用讽刺的笔调,刻画了在日本东京的清国留学生浑浑噩噩的生活丑态,表现了青年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第二部分,作者回忆了自己在仙台医专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着重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充分展示了青年鲁迅热爱祖国、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心路历程。第三部分,写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主要写藤野先生给鲁迅影响,使他“良心发现”,“增加勇气”,继续战斗。第二,《藤野先生》写于1926年10月12日,地点在厦门大学。鲁迅原来准备在厦门工作两年,结果只住了半年。他一方面坚持斗争,一方面写了《藤野先生》这样的回忆散文,清理自己从1904年到1926年二十多年来思想感情变化的轨迹,回顾了自己爱国思想的发展,以此来激励自己,增强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所以,在文章的结尾处写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后,又写道:“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最后一句所表达的仍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感情。

3.这是从另一角度看问题,视野更宽广一些,是对上面两种观点的折衷。

编者的观点倾向于第1种。除上述理由外,补充如下:第一,从作品的实际效果看,这篇作品留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的容貌和言行,是藤野先生的性格和品德。第二,鲁迅一直怀念藤野先生。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写信给鲁迅,征求选文意见,鲁迅回信说:“请您全权处理好了。在我看来,非放进不可的东西是没有了。不过《藤野先生》一篇请您译出加入。”1936年增田涉来到上海,鲁迅又向他打听藤野的近况,当增田涉说没有下落时(此时藤野先生还健在),鲁迅慨叹说:“藤野先生大概已经不在世了吧!”可见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第三,本文确实饱含着爱国主义感情,正是这种感情使作品更有深度,使藤野先生的形象也更为感人,可以说,爱国主义感情是这篇文章的“底色”和背景。说“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是不错的,但它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把聚焦对准在藤野先生身上,所以说,歌颂藤野先生是这篇文章的主旨。

二、朗读课文第一段和倒数第二段,重点体味下面几句话,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这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与态度?从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2.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藤野先生只是个普通人,作者为什么说他“伟大”,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设置本题是要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的基础上,对重点语句进行品评,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这帮清国留学生留着辫子,以示是大清国的臣民,而且“盘得平”,“油光可鉴”,表明他们精心打扮,“扭几扭”写出他们招摇过市、自我陶醉的丑态,“实在标致极了”,作者用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

2.他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等等,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所以,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三、弃医从文是鲁迅一生的大事,他在多篇回忆性散文中曾经谈到过这段经历。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你知道鲁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后来为什么又弃医从文吗?从鲁迅的人生选择中你想到了什么?

设置本题旨在帮助学生进行课内外学习的贯通,深入理解本文的主旨,并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

从本文看,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其直接原因是他厌恶东京的学习环境,厌恶清国留学生的浑浑噩噩,厌烦他们把环境搞得乌烟瘴气,但联系鲁迅的人生追求和其他作品看,有更为深刻的内在原因。他在后来写的《〈呐喊〉自序》中作过解释:“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可见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选择学医的,可就在医专学医时——如课文描述的那样——有一次看枪毙中国人的电影,说是由于“给俄国人做侦探”,而围观的“也是一群中国人”,这使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于是促使鲁迅萌发“弃医从文”的思想。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由此可以看出,鲁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又从仙台弃医从文,这一过程无不深深浸透着鲁迅强烈的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实践着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四、从下边两题中,选做一题。

1.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2.对于自己的老师,鲁迅只写过三个人,一个是三味书屋的寿镜吾,一个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再就是这篇课文所写的藤野先生,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一下,看看鲁迅笔下的这三位老师各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道拓展题,第1小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第2小题旨在扩大学生的视野,并学会比较。

教学建议

一、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深刻,且与特定的时代背景关系密切,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写作本文时的鲁迅和文中鲁迅的时代处境,或者与历史老师联系,结合历史教学,介绍20世纪初中国落后挨打的社会状况。

二、本文组织材料的方法很有特点,可先引导学生理清全文的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明线,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是暗线。

三、本文有几处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困难,应给予适当的提示。

(一)“中国是弱国,……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这一段写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匿名信事件。其中“中国是弱国”和“中国人……是低能儿”之间本无因果关系,作者却在中间加上“所以”,并用“当然”来加以强调,这是作者有意用这种表达方式来揭示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了对这种谬论的愤恨和抨击。“也无怪他们疑惑”,写出作者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第二件是看电影事件。作者在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时,又一次受到刺激。影片上的中国人因愚昧而被杀,因愚昧和麻木而做围观的看客,实在可悲之至。“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一句说明,作者没有把自己看作局外人,旁观者。影片的内容始终牵动着作者的心,此时他内心的痛楚是可想而知的。正当此时又听到日本学生拍掌欢呼,这简直是雪上加霜!“呜呼,无法可想”,反映出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这两件事各有侧重,第一件事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立志使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的志向;第二件事写中国老百姓的不觉悟——这是造成中华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件事促使作者弃医从文。

(二)课文最后一段“他所改正的讲义,……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对主题的作用。本段中“良心发现”一词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增加勇气”是指作者长期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正人君子”指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反动政府的御用文人等。结尾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文章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思想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有关资料

一、鲁迅对藤野的思念

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中要出《鲁迅选集》的时候,曾经来问鲁迅先生自己,选些什么文章好。鲁迅先生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目的是在借此探听藤野先生的一点消息。当这选集出版的第二年,译者增田涉到上海来访问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打听藤野先生的情况,增田涉说没有下落时,鲁迅先生慨叹地说,“藤野先生大概已经不在世了吧?”(摘自许钦文《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

二、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回忆

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又过了相当的年数,很可悲的是,当时日本人还骂中国人做猪头三。在有这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

我少年的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过汉文,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这在周君就以为是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如果周君因此而在小说里和友人之间把我当作恩师谈着,我要是早读到该有多好啊!既然他至死还想知道我的消息,倘早通了音信,他本人也该多么喜欢啊!

(摘自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

(藤野先生的侄子藤野恒三郎说)40年前,也就是鲁迅逝世的那一年,有一位记者拿来了一张鲁迅逝世时的照片给我叔父严九郎看。这时,我叔父才知道鲁迅逝世的消息,当时,严九郎正襟而坐,把那张照片举过头顶,然后提笔写了“谨忆周树人君”,由此可见,藤野严九郎对鲁迅的敬慕之情多么深切!

(摘自《心随东棹忆华年》,1976年11月7日《人民日报》)

三、鲁迅留学日本期间的经历

1902年4月,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俄国、东欧和其他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并写《人的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并加入光复会。

1909年8月,由日本回国……

(摘自《中国现代文学手册》)

四、主题思想及其表现方法(颜雄)

关于《藤野先生》的主题思想,近年来在教学和研究中论争颇为热烈。有说主要是以作者思想感情的演变为线索,爱国主义好比一条红线贯穿全篇,主题不在写藤野先生;有说主题思想即是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次要的;有的将此二者等同一律,认为主题思想既是歌颂藤野,又是记叙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历程的。

任何作品的主题,都是和题材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寓于一定的题材之中的。《藤野先生》的题材,总起来说,就是作者留学仙台期间的生活片断,包括:初到仙台的生活状况;与藤野先生相识和先生帮助自己修改讲义的情形;学习期间两件难忘的事:试卷风波和“电影”事件,还有“惜别”等等。结论得从对作品的具体分析中引出来。且让我们沿着作者的思路,看看文章写了什么和怎样写的吧。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樱花烂熳的上野公园里,看到的是一群胸无救国之志、反以标志着民族压迫和封建统治的“辫子”为荣、浑浑噩噩的“大清”牌纨绔子弟的丑恶表演,留学生会馆的门房,本来值得去买几本书的,却也被他们弄得一团糟!鲁迅抱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渡海而来,没料到东京竟也像南京那样乌烟瘴气。失望、痛苦、厌恶、忿怼和急切地要求学到本领以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种种萃于一身的复杂心绪,都包容在这感触良多的一句话里面了。远大的抱负与灰色的环境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不得不离此他去了。所以,“待到在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跟令人生厌的东京告别,一到仙台,颇受了“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还有教职员为食宿操心;当然,更使他高兴的,是从此“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了。就在这时,鲁迅认识了解剖学教授藤野严九郎先生。

以上,写的是与藤野相识之前,自己的生活环境与思想状况。接着,便转入记叙的重点:直接写藤野了。

作者通过初见时藤野的相貌、穿着、声调,尤其是为“我”添改笔记、修正血管画图和鼓励“我”大胆解剖尸体等真切感人的细节描写,正面赞颂了藤野先生朴实厚道、待人以诚、忠于学术、潜心研究等优秀品质和个性特征。藤野对“我”的关怀,表现出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和循循善诱的教师的特点,与前面所写的以“物以希为贵”为出发点的职员们,形成一种对照。这之后,具体地叙写了仙台经历中两件终生难忘的事件:试卷的风波和电影的教训。这两件事可以说是“穿插”的;但绝非与写藤野“无关”。这里用受了狭隘民族主义、军国主义毒害和嫉妒心很重的部分日本青年,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无私、心胸广阔的品德,通过对比,藤野的形象显得更高大了。时事影片事件的侮辱和刺激,从此“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毅然决然弃医从文,这样自然只好与藤野先生“惜别”了。“惜别”这个细节,写得格外婉切动人,学生的“慰安他的谎话”和先生的凄然的叹息,以及接受邀约,赠送相片与临别叮嘱等等,有限的文辞之中蕴含着无限的深情!离开仙台之后,仍然没有离开写藤野先生,不过改变了角度:写先生对“我”的影响,写“我”对先生的眷念,写“我”从先生身上得到的启示和汲取的“勇气”和力量。——总之,写了埋藏在“我”心中的“永久的纪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07
1 藤野先生

作者:芈芈LOVE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篇课文是回忆性散文。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这篇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文章,就是在这时期写的。

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和把握。

(一)本文的叙述线索。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交往的缘起、交往的经过与别后的怀念)为叙事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开头写东京(是作者往仙台见藤野先生的缘由),然后用设问句自然过渡。接着写初到仙台受到优待(衬托藤野先生),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本文还有一条内在的暗线,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很多材料,如写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写仙台医专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和看电影事件,写作者弃医从文,都是围绕这条内在的线索来组织的。因此,文章篇幅虽长,却脉络分明,材料虽多,却井然有序。

(二)人物刻画抓住主要特征,突出精神性格。文中具体写了四件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1.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改讲义。文中写道:“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关注“我”,并主动问“我”上课的“讲义”能否抄下来,要“我”拿出所抄的讲义给他看,而且,“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对“我”的讲义,“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这些事情表现了藤野先生自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2.为“我”改正解剖图。“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这里体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在藤野先生亲切和蔼的谈话里,我们可以体会出他既尊重学生——“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也尊重科学——“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3.关心解剖实习。“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藤野先生一直关心“我”的学习,一直惦记着“我”的解剖实习,“我”考试及格了,他很高兴,如释重负。4.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这件事表现了他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

除用具体事例来表现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外,作者还用白描手法来勾画人物的特征。如写藤野先生,写他的“黑瘦”“八字须”“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胡”,冬天穿旧外套,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又如写“清国留学生”,抓住了盘辫子这个细节,很能反映他们的精神特征。在清末,不少仁人志士剪辫子,表示与清王朝决裂,而这些留洋学生既要学时髦,又要表示忠于腐朽的清王朝,只好盘起辫子。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对他们进行似褒实贬的讽刺,揭示了这些留学生庸俗腐朽的思想本质,也浸透着作者对他们的厌恶之情。

(三)语言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终生难忘的恩师,记的是震撼作者灵魂的典型事例,因此,不管是抒情议论的语言,还是写人记事的语言,都饱含感情。如怀念藤野先生,作者写道:“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直接抒发感激敬仰之情。再如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写赴仙台途中深刻的印象,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写告别藤野先生、弃医从文等,字里行间都充溢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

二、问题研究

(一)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而是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文中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忧国之情,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正面陪衬。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为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写课堂上看电影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总之,所有这些都与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有密切的关系。

(二)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来到仙台?为什么又告别藤野离开仙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

文章开头三段写了作者在东京的见闻,表达了对这一环境的厌恶之情。作者在东京的见闻是怎样的呢?作者写道:“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樱花烂漫的上野公园,看到的是一群“清国”留学生,他们以盘结辫子为荣,整天浑浑噩噩;本来留学生会馆的门房有几本书可买,“有时还值得去转一转”,然而就连这么一席之地也被他们搅得一团糟!鲁迅是怀着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东渡日本的,没料到东京竟也像南京一样乌烟瘴气。失望、痛苦、忿怼心情和强烈的报国热望,使他百感交集,远大的抱负和恶劣的环境形成尖锐的矛盾,因而,他不得不离开东京,寻求一个有利于实现理想的环境。所以,作者在文中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作者从东京来到仙台,受到教职员们的优待,尤其还遇到了给他以无私的关爱和热情的鼓励的藤野先生。按理说,作者正可以从这里卒业回国,去“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呐喊〉自序》)。但是,为什么又毅然决然告别恩师、弃医从文呢?本文主要写了两个原因。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看电影”事件。这两件事深深刺激了鲁迅,令他深切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刻认识到国人的麻木,进而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于是,“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又回到东京从事文艺活动去了。

作者两次易地求学,两次辗转奔波,无不贯穿着一种情怀,那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和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即便是往仙台途中记得的“日暮里”,也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记得“水户”,也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之地,这是作者爱国感情的又一表现;对初到仙台受到优待非同寻常的理解,也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表现;对藤野先生的敬仰,也主要是因为他能不怀民族偏见,真诚帮助中国学生;最后,把怀念藤野先生的深情化为实际行动,等等。

(三)为什么作者对在仙台所受到的优待用“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来解释呢?

作者到仙台之后,受到了免交学费的优待和职员们在生活上的关心。对于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给以特殊的关照,反映出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而作者感到的不是真正的尊重和友好,而是“物以希为贵”,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练习说明

一、关于课文,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讨论一下,究竟应该怎样理解。

1.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设置本题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尊重学生自己的解读,宜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辩论。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第一,一般来说,文章的标题是作者对全文思想内容最鲜明和最精练的概括。这篇散文叙述的焦点应该是藤野先生,文章的主题,自然应该是和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的,不应是以描写藤野先生为主,表现的却是“我”的某种思想,文章在结尾处点明主题,“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第二,从整篇文章的结构看,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来组织材料的,虽说也贯穿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但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写对东京学习环境的厌恶,离开东京到仙台,是写与藤野先生结识的前因,接下来写仙台的学习生活,基本上都与藤野先生有关,而且,作者着力正面描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写匿名信的寻衅和看电影所受到的刺激,这些事或是与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或是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诚,在那种环境下的难能可贵。后面几段,则是写和藤野先生的分别及分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因此,“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应是这篇回忆散文的主旨和本意。

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第一,全文按作者行踪的变化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用讽刺的笔调,刻画了在日本东京的清国留学生浑浑噩噩的生活丑态,表现了青年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第二部分,作者回忆了自己在仙台医专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着重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充分展示了青年鲁迅热爱祖国、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心路历程。第三部分,写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主要写藤野先生给鲁迅影响,使他“良心发现”,“增加勇气”,继续战斗。第二,《藤野先生》写于1926年10月12日,地点在厦门大学。鲁迅原来准备在厦门工作两年,结果只住了半年。他一方面坚持斗争,一方面写了《藤野先生》这样的回忆散文,清理自己从1904年到1926年二十多年来思想感情变化的轨迹,回顾了自己爱国思想的发展,以此来激励自己,增强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所以,在文章的结尾处写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后,又写道:“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最后一句所表达的仍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感情。

3.这是从另一角度看问题,视野更宽广一些,是对上面两种观点的折衷。

编者的观点倾向于第1种。除上述理由外,补充如下:第一,从作品的实际效果看,这篇作品留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的容貌和言行,是藤野先生的性格和品德。第二,鲁迅一直怀念藤野先生。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写信给鲁迅,征求选文意见,鲁迅回信说:“请您全权处理好了。在我看来,非放进不可的东西是没有了。不过《藤野先生》一篇请您译出加入。”1936年增田涉来到上海,鲁迅又向他打听藤野的近况,当增田涉说没有下落时(此时藤野先生还健在),鲁迅慨叹说:“藤野先生大概已经不在世了吧!”可见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第三,本文确实饱含着爱国主义感情,正是这种感情使作品更有深度,使藤野先生的形象也更为感人,可以说,爱国主义感情是这篇文章的“底色”和背景。说“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是不错的,但它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把聚焦对准在藤野先生身上,所以说,歌颂藤野先生是这篇文章的主旨。

二、朗读课文第一段和倒数第二段,重点体味下面几句话,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这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与态度?从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2.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藤野先生只是个普通人,作者为什么说他“伟大”,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设置本题是要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的基础上,对重点语句进行品评,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这帮清国留学生留着辫子,以示是大清国的臣民,而且“盘得平”,“油光可鉴”,表明他们精心打扮,“扭几扭”写出他们招摇过市、自我陶醉的丑态,“实在标致极了”,作者用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

2.他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等等,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所以,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三、弃医从文是鲁迅一生的大事,他在多篇回忆性散文中曾经谈到过这段经历。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你知道鲁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后来为什么又弃医从文吗?从鲁迅的人生选择中你想到了什么?

设置本题旨在帮助学生进行课内外学习的贯通,深入理解本文的主旨,并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

从本文看,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其直接原因是他厌恶东京的学习环境,厌恶清国留学生的浑浑噩噩,厌烦他们把环境搞得乌烟瘴气,但联系鲁迅的人生追求和其他作品看,有更为深刻的内在原因。他在后来写的《〈呐喊〉自序》中作过解释:“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可见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选择学医的,可就在医专学医时——如课文描述的那样——有一次看枪毙中国人的电影,说是由于“给俄国人做侦探”,而围观的“也是一群中国人”,这使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于是促使鲁迅萌发“弃医从文”的思想。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由此可以看出,鲁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又从仙台弃医从文,这一过程无不深深浸透着鲁迅强烈的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实践着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四、从下边两题中,选做一题。

1.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2.对于自己的老师,鲁迅只写过三个人,一个是三味书屋的寿镜吾,一个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再就是这篇课文所写的藤野先生,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一下,看看鲁迅笔下的这三位老师各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道拓展题,第1小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第2小题旨在扩大学生的视野,并学会比较。

教学建议

一、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深刻,且与特定的时代背景关系密切,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写作本文时的鲁迅和文中鲁迅的时代处境,或者与历史老师联系,结合历史教学,介绍20世纪初中国落后挨打的社会状况。

二、本文组织材料的方法很有特点,可先引导学生理清全文的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明线,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是暗线。

三、本文有几处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困难,应给予适当的提示。

(一)“中国是弱国,……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这一段写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匿名信事件。其中“中国是弱国”和“中国人……是低能儿”之间本无因果关系,作者却在中间加上“所以”,并用“当然”来加以强调,这是作者有意用这种表达方式来揭示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了对这种谬论的愤恨和抨击。“也无怪他们疑惑”,写出作者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第二件是看电影事件。作者在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时,又一次受到刺激。影片上的中国人因愚昧而被杀,因愚昧和麻木而做围观的看客,实在可悲之至。“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一句说明,作者没有把自己看作局外人,旁观者。影片的内容始终牵动着作者的心,此时他内心的痛楚是可想而知的。正当此时又听到日本学生拍掌欢呼,这简直是雪上加霜!“呜呼,无法可想”,反映出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这两件事各有侧重,第一件事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立志使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的志向;第二件事写中国老百姓的不觉悟——这是造成中华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件事促使作者弃医从文。

(二)课文最后一段“他所改正的讲义,……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对主题的作用。本段中“良心发现”一词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增加勇气”是指作者长期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正人君子”指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反动政府的御用文人等。结尾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文章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思想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有关资料

一、鲁迅对藤野的思念

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中要出《鲁迅选集》的时候,曾经来问鲁迅先生自己,选些什么文章好。鲁迅先生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目的是在借此探听藤野先生的一点消息。当这选集出版的第二年,译者增田涉到上海来访问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打听藤野先生的情况,增田涉说没有下落时,鲁迅先生慨叹地说,“藤野先生大概已经不在世了吧?”(摘自许钦文《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

二、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回忆

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又过了相当的年数,很可悲的是,当时日本人还骂中国人做猪头三。在有这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

我少年的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过汉文,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这在周君就以为是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如果周君因此而在小说里和友人之间把我当作恩师谈着,我要是早读到该有多好啊!既然他至死还想知道我的消息,倘早通了音信,他本人也该多么喜欢啊!

(摘自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

(藤野先生的侄子藤野恒三郎说)40年前,也就是鲁迅逝世的那一年,有一位记者拿来了一张鲁迅逝世时的照片给我叔父严九郎看。这时,我叔父才知道鲁迅逝世的消息,当时,严九郎正襟而坐,把那张照片举过头顶,然后提笔写了“谨忆周树人君”,由此可见,藤野严九郎对鲁迅的敬慕之情多么深切!

(摘自《心随东棹忆华年》,1976年11月7日《人民日报》)

三、鲁迅留学日本期间的经历

1902年4月,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俄国、东欧和其他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并写《人的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并加入光复会。

1909年8月,由日本回国……

(摘自《中国现代文学手册》)

四、主题思想及其表现方法(颜雄)

关于《藤野先生》的主题思想,近年来在教学和研究中论争颇为热烈。有说主要是以作者思想感情的演变为线索,爱国主义好比一条红线贯穿全篇,主题不在写藤野先生;有说主题思想即是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次要的;有的将此二者等同一律,认为主题思想既是歌颂藤野,又是记叙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历程的。

任何作品的主题,都是和题材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寓于一定的题材之中的。《藤野先生》的题材,总起来说,就是作者留学仙台期间的生活片断,包括:初到仙台的生活状况;与藤野先生相识和先生帮助自己修改讲义的情形;学习期间两件难忘的事:试卷风波和“电影”事件,还有“惜别”等等。结论得从对作品的具体分析中引出来。且让我们沿着作者的思路,看看文章写了什么和怎样写的吧。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樱花烂熳的上野公园里,看到的是一群胸无救国之志、反以标志着民族压迫和封建统治的“辫子”为荣、浑浑噩噩的“大清”牌纨绔子弟的丑恶表演,留学生会馆的门房,本来值得去买几本书的,却也被他们弄得一团糟!鲁迅抱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渡海而来,没料到东京竟也像南京那样乌烟瘴气。失望、痛苦、厌恶、忿怼和急切地要求学到本领以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种种萃于一身的复杂心绪,都包容在这感触良多的一句话里面了。远大的抱负与灰色的环境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不得不离此他去了。所以,“待到在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跟令人生厌的东京告别,一到仙台,颇受了“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还有教职员为食宿操心;当然,更使他高兴的,是从此“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了。就在这时,鲁迅认识了解剖学教授藤野严九郎先生。

以上,写的是与藤野相识之前,自己的生活环境与思想状况。接着,便转入记叙的重点:直接写藤野了。

作者通过初见时藤野的相貌、穿着、声调,尤其是为“我”添改笔记、修正血管画图和鼓励“我”大胆解剖尸体等真切感人的细节描写,正面赞颂了藤野先生朴实厚道、待人以诚、忠于学术、潜心研究等优秀品质和个性特征。藤野对“我”的关怀,表现出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和循循善诱的教师的特点,与前面所写的以“物以希为贵”为出发点的职员们,形成一种对照。这之后,具体地叙写了仙台经历中两件终生难忘的事件:试卷的风波和电影的教训。这两件事可以说是“穿插”的;但绝非与写藤野“无关”。这里用受了狭隘民族主义、军国主义毒害和嫉妒心很重的部分日本青年,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无私、心胸广阔的品德,通过对比,藤野的形象显得更高大了。时事影片事件的侮辱和刺激,从此“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毅然决然弃医从文,这样自然只好与藤野先生“惜别”了。“惜别”这个细节,写得格外婉切动人,学生的“慰安他的谎话”和先生的凄然的叹息,以及接受邀约,赠送相片与临别叮嘱等等,有限的文辞之中蕴含着无限的深情!离开仙台之后,仍然没有离开写藤野先生,不过改变了角度:写先生对“我”的影响,写“我”对先生的眷念,写“我”从先生身上得到的启示和汲取的“勇气”和力量。——总之,写了埋藏在“我”心中的“永久的纪念
第2个回答  2009-03-04
《藤野先生》是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正是通过它,我们知道了仙台,知道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知道了那个不修边幅却又极其认真地为鲁迅修改讲义笔记的藤野先生。

仙台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对于很多的中国人来说,是通过鲁迅的《藤野先生》,知道仙台的吧!

这篇情文并茂、感人至深的回忆散文,被收入中学教科书,使得藤野严九郎这个热诚、严谨、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普普通通的日本人,走进了亿万中国读者的心里。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他对这位日本老师的崇敬、感激与深沉的怀念,“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虽然藤野只是日本一个普通的姓氏,但藤野先生一词却有了特定的含义,成了认真、善良日本人的代名词。

鲁迅1902年2月来到日本,到1904年8月,他在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1904年9月鲁迅来到仙台,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1906年3月,鲁迅突然决定退学离开仙台,返回东京。他在仙台只呆了一年半的时间,但却给他留下了很深的记忆。在这里,他遇上了藤野先生;在这里,他受到了歧视;在这里,他通过幻灯,看到了中国人麻木的灵魂,决定弃医从文,以拯救这个苦难深重、饱受欺凌的民族。

有人说,绍兴是周树人的故乡,而仙台却是鲁迅的故乡了。确实如此,仙台的种种经历,促成了作家鲁迅的诞生。

被称为日本“三景”之一的松岛(高士华提供)

仙台是宫城县的首府,距东京350公里,人口100万,是日本整个东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这里四季分明,清澈的广濑川从市区流过,市区中心的街道、公园绿树成荫,被称为“森林之都”,郊外有多处使人流连忘返的温泉胜地,海边名胜松岛其实是一个岛群,260多个小岛,点缀在海滨,岛上长满了松树。碧海、绿树,在明净的天空映衬之下,格外美丽,被公认是日本最美的“三景”之一。

鲁迅也一直对松岛留有记忆,“我先前寓居日本时,春天看看上野的樱花,冬天曾往松岛去看过松树和雪”。他的一同在日本留学的好友许寿裳也说,“他在仙台时,曾和同学游过一次松岛,有很多张海上小岛的松林雪景给我看”。

仙台的名字是也从中国来的。她本来叫“千代”,在日语里和“仙台”同音。有一天,有人读到了唐代诗人韩的《同题仙游观》,诗中“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的诗句,很是让他倾倒,于是在他提议之下,取海外仙山、天上楼台之意,“千代”改成了“仙台”。

仙台虽然位于日本东北,但因地处海边,夏天不闷热,冬天也不很冷,平均气温为12℃。最热的8月平均气温24℃,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为1.5℃。

但鲁迅在《藤野先生》里,对仙台的记忆却不太好,主要是太冷。“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当时的仙台,确实不大,人口不到十万,在日本排第十一位。

《藤野先生》里还提到,“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深冬就更冷了吧?

也许,鲁迅生长在中国南方,到日本一开始也是在东京生活,刚来到总是比东京气温低三四度的仙台,不习惯吧?

其实,翻查当年的气象记录,可以发现过去仙台的冬天也没有那么冷。但是,很不巧,鲁迅来留学的1904年到1906年前后,寒潮连续袭击这个地带,冬天变得气温很低,也造成了农业生产的欠收。特别是1906年初,仙台下了一场60年不遇的大雪,那时鲁迅还没有离开仙台,更让他对仙台的寒冷印象深刻了吧!

当时,在千叶和金泽都设立有医学专门学校。但是,鲁迅不愿意与东京那些乌烟瘴气环境里的留学生为伍,就选择了由于路远天冷,还没有中国留学生的仙台。

当时仙台确实显得远,坐火车要花12个小时,现在从东京乘坐新干线不用两个小时就到了。

日本的鲁迅著作翻译者、友人增田涉曾经问他,如果能再去日本,希望去什么地方看看?鲁迅回答,他希望去东京的丸善书店去看看。丸善是专门出售西方书刊的书店,在东京的时候,他经常去,从那里吸收了世界的文学和美术的知识,鲁迅直到晚年还从丸善邮购书刊。

他还说,也希望到仙台去看看。增田涉推测,“仙台是先生青年时代做学生学习过的地方,尽管只呆了一年半多一点的时间,但我想年轻时代的印象仍然永远铭刻在他的心上。”

也许,那些五味杂陈的记忆,更让鲁迅难以忘却,才使他在20年之后,把这段经历行诸文字,留给世人吧!

学校

很多人大概都好奇,文豪留学过的学校——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是个什么性质的学校?什么水平?虽然大家都清楚,学生的学识并不一定都和学校的水平有关。

日本一般把这类学校称为旧制专门学校,因为它和现在的专门学校没有任何关系。现在的专门学校是高中毕业后接受两年的专门教育,而旧制专门学校,则是教授初中毕业生高等的学术、技艺,学制三年以上。

日本的教育体制变化很大,特别是二战前后有很大的不同,很难套用中国的教育体制概念来解释。

按战前的教育体制,小学4年,到1907年延长为6年;中学5年,到1941年改为4年。中学毕业可以进入高等学校(相当于大学预科,毕业后可进入帝国大学,为数很少)、高等师范学校和专门学校。1945年战争结束时,日本有309所专门学校,高等学校只有33所。1949年新制大学设立的同时,也结束了高等学校、专门学校的历史。高等学校成了新制大学的教养部或者文理学部,专门学校差不多都升格为大学。官立专门学校,成了地方国立大学的主要构成部分,私立专门学校就直接成了大学。当然,这些专门学校的升格,不是简单的名字改变,而是在相当长时间的专门技术人才培养经验积累基础之上实现的。也即是说,这些旧制专门学校要高于目前中国的中专水平。

医学专门学校的情况,就更特殊。在当时,除了帝国大学外,还没有批准一般大学设立医学系,所以二战前的旧医科大学都是从医学专门学校发展起来的,很多医学专门学校都升格为大学的医学部或者医科大学。而帝国大学,当时只有东京(1877年) 和京都 (1897年)这两所。

鲁迅上过课的阶梯教室(高士华提供)

鲁迅到日本进的是东京的弘文学院。这是一所私立的专门为中国留学生设立的学习日语和基础课的预备学校,期限为两年,主要教授日语和一般的中学课程,毕业之后只能升考各专门学校。如果要进帝国大学,还得另入高等学校学习三年,加上大学四年需要七年的时间。如果学医,也不能选择一般大学,因为那里还没有医学系。由于鲁迅是官费,也需要考虑年限问题。所以,鲁迅只能选择医学专门学校。

1887年8月,仙台的第二高等学校设置了医学部,其毕业生不用考试就可以取得医生开业执照。1901年,医学部独立,改为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属于官立,仍然和第二高等学校在同一个院子里,共用礼堂、运动场。它主要是为了培养临床医生,分医学和药学两个专业,医学4年,药学3年。鲁迅进的是医学专业。

继东京和京都之后,1907年6月22日,在仙台也设立了东北帝国大学。1912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成为它的医学专门部,18名教师也全部成为医学专门部的教师。这是一个过渡阶段。1915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正式改为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医科大学是帝国大学内的分科大学,相当于后来的学部,也就是中国的系。这次最后只有4名原医学专门学校的教师成为新的医学部的教师,其他人基本上是“依愿免职”,就是根据本人意愿免去其教职。这个选择恐怕是不得已的吧,因为这些人都是没有受到过高等医学教育的人,其中就包括藤野先生。而新招聘的教师不是有留学经历,就是毕业于东京或京都帝大,有着博士头衔的人。

藤野先生离开仙台到东京的慈善医院工作,并学习耳、鼻科,1919年回到家乡福井县自设诊所。1945年8月11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逝世,享年72岁。

师生

藤野先生1874年7月1日出生于福井县芦原町的一个医生世家,1896年毕业于名古屋爱知医学专门学校,曾到东京帝国大学进修解剖学,1901年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书,1904年升任解剖学教授。鲁迅进仙台医专时,他对鲁迅十分热情、关心,给予了很多的帮助。藤野先生经常给鲁迅改正讲义。鲁迅说:“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由于鲁迅的刻苦,也由于藤野先生的帮助,他第一学年的成绩在142名同学中位居68名,算是中游吧。鲁迅的成绩,引起了一部分对中国人持有偏见的日本学生的嫉妒,曾惹起部分学生鼓噪、寄匿名信,诬蔑说藤野先生在讲义上给鲁迅泄漏了解剖学的试题,所以鲁迅能有这样的成绩。鲁迅感到深深的耻辱,“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但鲁迅在一年级时的解剖学成绩平均59.3分,没有及格,这说明藤野先生没有照顾他。

藤野先生“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叫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其实,这些笔记后来失而复得,1951年在绍兴被找到,共6本,954页,即《脉管学》、《有机化学》、《五官学》、《组织学》、《病变学》、《解剖学》。藤野先生批改得最为详细的是他所亲自讲授的《脉管学》,甚至连他不担任的课堂笔记也做了批改。现在这6本笔记珍藏于北京鲁迅博物馆。

看到这些笔记的复印件,我非常着震惊,藤野先生不厌其烦,用红笔密密麻麻做了很多纠正,由于当时教科书和参考书少且贵,课堂笔记非常重要。可能是藤野先生担心鲁迅毕业回国用错误的笔记教书,会误人子弟吧,所以他做了非常认真仔细的纠正。鲁迅觉得,“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确是不错。

这些无微不至的关心,使鲁迅非常感动,后来他把藤野先生的相片,挂在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1934年,日本岩波书店准备出版增田涉、佐藤春夫合译的《鲁迅选集》,译者请鲁迅对所选篇目提出意见,鲁迅回信说:“我看要放进去的,一篇也没有了。只有《藤野先生 》一文,请译出补进去。”

同年在给日本友人的信里,他也提到了藤野先生,“藤野先生大约三十年前,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解剖教授,是真名实姓。该校现在已成为大学了。三四年前曾托友人去打听过 ,他已不在那里了。是否在世,也不得而知。倘若健在,已七十左右了。”

1935年6月,日译本《鲁迅选集》出版,《藤野先生》这篇散文也第一次和日本读者见面。

1936年夏天,增田涉从东京赶到上海,看望病中的鲁迅。鲁迅先生十分关切地询问有没有藤野先生的消息。当增田涉回答他调查仍没有结果时,他很悲伤,叹息道:“藤野先生大概已经不在世了吧。”

1935年,藤野先生的长子藤野恒弥,从他在福井初级中学时的国语和汉语教师菅好春那里看到了日译本《 鲁迅选集》,并听菅先生说《藤野先生》一文写的可能是他父亲的事,由此藤野先生才知道曾经是留学生的周树人,已经成了作家鲁迅,并把在仙台的事情写进了散文里。当时菅先生还拜访了藤野先生,听他谈了在仙台时的情况。可惜菅先生很快去世了,这次拜访的情况没有公开发表,鲁迅先生到去世也不知道藤野先生还活着。

鲁迅去世后的1937年,日本的《文学向导》刊登了藤野先生怀念鲁迅的文章。藤野先生写道:“他大概曾到我家来辞过别,最后的会面是什么时候,却忘记了,一直到死还把我的照片挂在房里,真是让人欣慰的事,上面这样的情形,这照片照得什么样子,并在什么时候送给他的,也记不起了。若是毕业生,也会一道照纪念相片的,但我却一次也没有和周君摄过。我的照片他是怎样拿到手的呢,也许是妻子交给他的吧。这样一说,我倒也希望见见那时候自己的样子。把我敬仰为唯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奇妙。先前说过,我仅仅给他看过笔记”。

至于他为什么那样对待鲁迅,他也做了解释,“我少年的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野坂先生教过汉文,一方面尊敬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所以这在周君就以为是特别亲切和难得了罢。如果周君因此而在小说里和朋友之间把我当作恩师谈着,要是早读到这些该多好呀。而至死周君还想知道我的消息,倘有音信,我会怎样的喜欢呢?遗憾的是,到如今是怎样也不成了。蛰居在这样的乡间,外边的事尤其对于文学我更是门外汉,所以什么也不知道。”

从藤野先生的话里可以看出,他并没有觉得对鲁迅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这很可能是藤野先生的谦虚,老师对学生的关怀,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越来越看不起、歧视中国的历史背景之下,日本老师对中国留学生的这种关怀就显得非比寻常、弥足珍贵了。所以,在时隔二十年后所写下的《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对藤野先生的印象依然是那么深情、崇敬,充满感激。

有的人认为《藤野先生》“是一首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激越诗篇”,还有的人认为它“歌颂了中日人民的传统友谊”,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关系,这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留学生,对一个令人尊敬的普通日本教师的深情怀念罢了。而藤野先生的反应也很正常,好像对鲁迅没有很深刻的印象。这可能是他已经高龄,三十年前的事情好多已经记忆模糊了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可能觉得这些都是一个教师的责任吧?他是一个严肃认真的人,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毕业的日本学生回忆说,“因为他彻头彻尾地认真而又严谨,所以学生往往敬而远之。”

而鲁迅对日本人的这种认真非常敬佩,“中国把日本全部排斥都行,可是只有那认真却几乎排斥不得。无论有什么事,那一点是非学习不可的。”鲁迅的苦口良药,到今天我们也是需要的吧!

2007年9月25日上午,从藤野先生故乡运来的他的铜像被安放在了北京鲁迅博物馆。藤野先生终于踏上了有千千万万爱戴者的国度。希望运来的不只是他的铜像,他的认真精神也能运来,在中华大地生根、开花。

鲁迅说过,虽然藤野先生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但在他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现在,藤野先生虽然已经在中国家喻户晓,但他依然是伟大的,因为他拥有一个高尚的灵魂。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1
于是,当年在日本幻灯片里所看到的那些围观的麻木的中国人(鲁迅称之为“看客”),就不断地出现在他的小说中:在《孔乙己》里,主人公的不幸(包括他被丁举人残忍地打断了腿),没有引起周围人的任何同情,大家只是围观着取笑他;在《祝福》里,人们争先恐后地赶去听祥林嫂讲述“阿毛被狼吃了”的“故事”,并不是出于同情,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无聊的生活中寻求点刺激。而这些人在听厌了之后,又立刻唾弃,对祥林嫂加以又冷又尖的笑。人们就是这样鉴赏着他人的痛苦,这不仅是麻木,更显示了一种人性的残酷。而在《药》里,小说真正的主人公夏瑜怀着“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的信念,自觉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老百姓却急急忙忙赶着去“看”他被杀,茶馆里的茶客更把他的受害作为闲聊的谈资。先驱者的一切崇高的理想与流血牺牲,全都成了毫无意义的表演。在这些描写的背后,读者不难感觉到,鲁迅用一种悲悯的眼光在“看”。他的小说正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鲁迅如此无情地揭示人的精神病态,是为了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的社会”。鲁迅由此开拓出“封建社会吃人”的主题,不仅是对人的肉体的摧残,更是对人的灵魂的毒害与咀嚼。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02-28
1。应该是在看电影事件与匿名信事件之后鲁迅选择了弃医从文。因为鲁迅在这两件事发生前始终保持学医救人的态度,是后来鲁迅发现中国人需要被医治的应是麻木的心灵,而不是身体。藤野跟他的弃医从文没有关系。

2。文章有两条线索,1。明线:与藤野的交往。2。暗线:鲁迅的情感变化。这便包括了鲁迅的爱国情怀。因而文章既表达了“我”对藤也的怀念与赞美,也体现了鲁迅的爱国情怀。并无主次要之分。这其实也是鲁迅的写作目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