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二本考上985的研究生的成功率有多大

如题所述

网友一:

首先,985学校的本科生与二本考上985的研究生含金量不能凭一而论,要看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985学校的本科生与985学校的研究生,理论上来说都是985学校毕业,相对来说,研究生的学历比本科生的学历更有含金量。实际中,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研究生的学历并不能创造直接的利润,甚至由于企业规模问题,研究生反而不能在中小企业创造比本科生更高的价值,所以985的本科生在这种环境下含金量更高。

对于中型企业来说,985本科学历在工作中,平均能力水平与985研究生工作能力还是有一定差距,遇到一些数据量较大或逻辑性较强的工作,研究生处理起来要比本科生处理的效果更好,速度更快。这个时候就能够突显研究生的作用!不要比985本科生与普通二本考取的研究生含金量,而更应该看他们更适合哪中环境,单纯的对比是没有意义的!

网友二:

人生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生,如果毕业后不学习,几年后和高中生没什么大区别了。就985的本科生和普通二本考入985的硕士相比,我更看好985的本科生。因为目前国内的985高校中,基本都是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硕士生,三流的博士生。排名前十的大学如清北复交科浙南等高校,本科生除了直接就业创业的外,继续深造的,都是最好的去欧美读硕读博,稍次的去澳洲,东南亚等留学,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全奖过去,然后才是读本校的或国内排名靠前的大学。

正是因为有那么多的985学子腾出了硕博的位子,才会轮到普通二本的学生有机会上985的硕士。在学习能力上,985的学子比普通大学的学生强的不是一点点,但有几所虽然是211的高分牛逼大学要除外,如上财,央财,中政,外经贸等。

网友三:

简单回答,双985含金量高。社会上有很多二本或三本的学生,进入大学后主攻方向是读研,什么社会活动,什么交流都没有。他们死啃的书本知识仅仅应付考研,而不是服务社会,经过4年努力,达国家线,面试被涮,各种喷来了,导师为什么不选你,导师心中肯定有杆秤,我朋友是北京某院的,吃饭给讲了个故事,山东某工科毕业的学生,让他用一下万用表,结果表烧了,平常从不关心实验室的工作,根本不关心实习,从此后,二本的孩子直接k是。

而985的孩子,成绩好的保研,一般的要不工作,一般最后三个月冲一下,普通学校还不去,我儿子根本没想考研,最后女朋友考,硬着头皮考了,还是本校录了。最后想说差学校有几个挂科的,好学校一大堆挂科的。

网友四:

985学校的学生不考研究生除去出国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决定本科就业,这种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很强,学历又好,很多情况下都比研究生有竞争力,特别是文职工作,另一种是学习不太好又想考研但是连本校的研究生都没考上,又不想二战只能去就业,这种情况下好不好找工作就不一定了,当然现在985学校读研是主流的选择,毕竟保研率那么高。直接就业的往往是一些顶尖的和一些垫底的,拿这些顶尖的学生和二本的学生比,当然相差太多了,无论是学历还是能力。

网友五:

实话实说,985更牛!个人211毕业,所在大学国内前50,专业排名全国前三。读研那会,学院领导和导师,直接要求要么出国,要么去比我们专业牛的国内那两所大学。呵呵,导师直接说,最次读本校研究生,只要上线,直接录取。

其实,在大学里,尤其是985高校,那些导师和院系领导是看不上小学校考上来的,各种功底和大学学生,差远了,只是无奈,学校都得培养,生源意味着财政补贴。再者,如果你读研也是一般般的话,没什么拿出手的成果,到时候出去找工作,一看你第一学历,野鸡大学、二本,呵呵,你都没机会面试!

网友六:

本科生含金量大,面对高考,每个考生都是拼搏奋斗,而考研只是部分本科生,在很多名校,二流的学生才考研,我认识一学子,当年地市高考理第四名,本科毕业后进入华为,华为集中了各地优秀精英,他自认在华为中只是一普通分子,但华为的本科生,素质未必输同事研究生,能在高考中考上名校,天资一般比普通院校的好,当然有个别特例。

最后啊~

能考上985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是很厉害的人了~

但一定不能骄傲,快看上面图片右下角那个地方,找到它!

里面有英语角呢,而且有很多外国人、大学生~小编会邀请他们一起加入。小编等你来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很多人觉得考研难,高考时毕竟是与全省的同学竞争,而且大学的录取人数相对更多,学生考上心仪的学校的可能性会大一些。而考研是与全国的同学竞争,虽然并不是人人都要考研,但是研究生院校的录取名额明显变少,某校经济学热门专业录取人数不过几十人。想要在全国的考生中排在前几十名,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一般来说,很多高考没有考到自己心仪院校的学生都希望能够在研究生考试中脱颖而出,能够有机会进入自己心仪的学校读研。这对于985毕业生来说或许不是特别的难,毕竟他们的起点会高一些。导师在面试查看学生简历时,或许会因为面试者的本科学历而形成一种印象。这对于来自二本院校的学生来说是一个短板。

但是每年还是会有很多二本院校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进入985院校深造,他们的考研成功路上克服了哪些困难呢?

1.专业基础较弱

尽管很多二本院校学生本科与研究生阶段想要学习的专业是同一个,但是由于二本院校的师资力量有限,专业教育不如985院校那样有体系。平时课程上的差异可能会直接体现在学生的专业基础上。

如果二本院校的学生想要增加研究生考试、面试的通过率,一定要夯实基础,一切从基础开始。切勿好高骛远!

2.二本院校的招生名额少

这是非常残酷的一点。尽管二本院校的保研资格不算少,但是很多985高校对于面试的研究生的最基础筛选条件就是要求他们来自211、985院校。在每年暑假开展的保研夏令营申请环节,很多来自二本的学生就在第一关被斩落下马,非常可惜。这也不能全部怪985院校的要求过高,由于每年夏令营的申请人数实在太多,于是他们把第一道门槛就设的比较高。

3.准备考研过程的困难

在准备考研过程中,身边的人或许不理解也不支持你把985院校设为目标院校。他们会觉得你好高骛远,而且失败的可能性较大。而人的自我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如果目标是自己跳一跳就能够到的,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一定的成就感,学生可能会越学越有劲。可是如果目标是自己使劲蹦也够不到的,而且缺少一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互相监督,真的很容易失去信心。

以上都是对于二本院校学生来说客观存在的一些挑战。但是每年还是有很多人圆梦,所以这些挑战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所谓事在人为。在此为所有准备考研的考生助力,加油,希望通过你们的苦读,最终能够圆梦心仪院校心仪专业!

第2个回答  2020-09-19

考研:从屌丝到大神的逆袭过程

很多高考失利、高中没有努力学习或是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没兴趣的大学生想通过考研给自己第二次冲击名校的机会,那么到底有多少人能够逆袭成功呢?

首先给大家讲一下考研的流程

1、搜集资料阶段

1月份开始听各种考研讲座,搜集名校的资料

2-3月确定考研目标,找到相应学校的往届真题

2、一轮复习

4-6月开始主抓英语、高数,大部分人会选择报考研班,疯狂的开始做真题,熟悉该校题型。

3、二轮复习

7-8月开始复习专业课,进行查缺补漏,主抓报考学校与自己学校课程内容的不同部分。有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短板找一对一教学。9月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获取专业课考试信息。10月确定十一黄金周复习计划,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同时进行网上报名。11月10-14日现场确认报名,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开始,报名、填报专愿。

4、三轮复习

11月中下旬第三轮复习阶段开始,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的冲刺复习,购买辅导冲刺的内部资料。冲刺班报名。

5、初试临考阶段

1月上旬调整心态、准备考试。熟悉考试环境。

6、准备复试阶段

2月查询初试成绩。3月关注复试分数线。4月准备复试,联系招生单位。5月关注复试成绩。

考研基本就是这样一个流程,想考研的人要做好长期奋战的准备,这一阶段的艰苦程度要远远大于高考复习阶段。导致很多人中途放弃或者是最后分数不够没考上。

为什么我说二本三本考名校不容易呢,最大一个原因就是学习环境,普通如果说学习环境满分是一百分的话,名校能达到80-90分,那么普通二本的分数就是30-40分,三本的学习环境只能拿到20-30分。不是我夸大其词,你要你去过985院校参观一下就都明白了。

再这样一个学习环境下,想要有一个质的飞跃是非常不易的,如果你决定考985院校的研究生,那么真的要把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了,不要被身边的琐事所困扰,才有可能逆袭成功。

第3个回答  2018-02-25
身边不少这种例子,有30%的人能考到,但还是要看你自身实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2-25
只要你坚持,成功的机率还是蛮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