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的意思

如题所述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的却比鸿毛还轻。

选段: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译文:

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的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用死追求的目的不同啊!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使祖先受辱,其次是不能使身体受辱,其次是不能因自己的脸色不合礼仪而受辱,其次是不能因为自己的言语不当而受辱,其次是使肢体受扭曲(长跪、被可捆绑)而受辱,其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其次是带上木枷,遭受杖刑而受辱,其次是被剃光头发、颈戴枷锁而受辱,其次是毁坏肌肤、断肢截体而受辱,最下等的是宫刑了,侮辱到了极点。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报任安书》写作背景

任安是汉武帝时的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汉武帝患病,宠臣江充认为是巫术造成的,并诬陷太子刘据。太子起兵杀江充。任安接到太子发兵命令,却按兵未动。太子兵败,任安被判腰斩。任安生前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

司马迁并未立即答复,直到任安临行前,才写了这封回信。在信中说明迟迟未回信的原因和自己获罪的经过,抒发遭受腐刑的愤慨,说明了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坚持完成《史记》一书的决心。文中多处引古明志,叙事层层递进,抒情真挚强烈,三者紧密结合,文情并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1
人固有一死
人固有一死,这句话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整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注释:
固:固然,虽然,必然的意思.
或:有的人
于:比 相比
泰山:山东泰安的泰山,比喻伟大
鸿毛 :也是鸟的羽毛,比喻渺小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都有一死,有的人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却像鸿毛一样轻.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司马迁从父亲的言谈话语之中看出参加封禅泰山的大典对光宗耀祖是何等重要。司马迁没有辜负父亲的愿望,即使在受了宫刑之后,仍矢志不移,决心忍辱完成父亲未竞之业。他在给好友任安的《报任安书》中,表达了他受刑之后的痛苦心情,并提到写作《史记》的意图和完成的决心。就在这篇著名的书信之中,司马迁把泰山融入千古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见,在司马迁的心目中,泰山是一个庄重、威严、雄伟可亲的象征。征。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4-18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是【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的却比鸿毛还轻】。

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

【原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屈]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菙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译文】
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的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用死追求的目的不同啊!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使祖先受辱,其次是不能使身体受辱,其次是不能因自己的脸色不合礼仪而受辱,其次是不能因为自己的言语不当而受辱,其次是使肢体受扭曲(长跪、被可捆绑)而受辱,其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其次是带上木枷,遭受杖刑而受辱,其次是被剃光头发、颈戴枷锁而受辱,其次是毁坏肌肤、断肢截体而受辱,最下等的是宫刑了,侮辱到了极点。
第3个回答  2013-03-27
人总会死,有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人的死比羽毛还轻。
是说有人死得其所有价值,有人的死无足重轻,没有意义.举个例子:轻于鸿毛:东汉,董卓奸贼,篡权换君。作恶多端,人神共愤。后被吕布杀死,尸体被弃城内,百姓纷纷割其肉啖之,以泄心头之恨。因其过于肥胖,有百姓把其肚皮隔开,捻上灯绳,点了个人体油灯。(详见《三国志》)
重于泰山:明朝,清官海瑞,一生廉洁,为官正派,万民敬仰。最后死于南京。时,超30万百姓含泪为其送葬,民心之深可见一斑。(详见《明朝那些事儿》)
第4个回答  2019-02-25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字词解释
固:固然,虽然,必然的意思.
或:有的人
于:比
相比
泰山:山东泰安的泰山,比喻伟大
鸿毛
:也是鸟的羽毛,比喻渺小
译文:
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