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韩国皇帝

有那些啊 姓名在位啊

李氏朝鲜(1392年—1910年),朝鲜半岛历史上的王朝之一,君主的本贯是全州李氏。因君主姓李,所以在中国大陆和日本等地被称为李氏朝鲜,简称李朝。正式国号朝鲜国。李朝建都于汉阳(即今日首尔汉江以北地区)。历经27代君主共五百余年,其大部分时间内先后作为中国明清两朝的重要的朝贡国。1896年,甲午战争后,朝鲜脱离与清帝国的册封关系,改国号为大韩帝国。1910年日本侵吞朝鲜,李氏朝鲜灭亡。目前朝鲜和韩国的一些学者认为「李氏朝鲜」是日本殖民时创造出来羞辱朝鲜王朝的用语,应该使用朝鲜王朝的名称,但此名称易被混淆,少被接受。

李氏朝鲜的国土大体上相当于今天朝鲜和韩国的总和,北方以鸭绿江和图们江同中国为界。王朝的首都初在高丽王朝的故都开京(今开城。又称“松都”),1395年定都于汉城。1398年第一次王子之乱后再度迁都开京,1400年第二次王子之乱后最终定都汉城,直到1910年被日本吞并。
政治制度

李氏朝鲜的三品堂下官及其夫人李朝的政治结构采用中央集权制。1469年完成的《经国大典》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以后虽然官职的名称存废有一定的变动,但是整个李朝时期的官职制度总体上都遵循了《经国大典》的规定。

李朝的官职称为两班,仿照中国,分为正从九品,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十八品。其中,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称为堂上官。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称为堂下官或参上官。正七品以下为参下官。1896年以后修改职官制度,勅任官为正一品至从二品,奏任官为正三品至从六品,判任官为正七品至从九品。武将制度,大将为一品,副将、参将从二品,正领、副领、参领、正尉从三品,副尉、参尉从六品,正校、副校、参校另外决定。

在国王下面,有辅佐机关——议政府,其首领称“领议政”,相当于中国的内阁首辅。领议政之下为左右议政,与领议政同为正一品。再下为从一品左右赞成、正二品左右参赞。再下有舍人等职官。

议政府之下有吏、户、礼、兵、工、刑六曹,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其首长称判书,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尚书。检察谏议机构为司宪府和司谏院(两府)。此外还有承政院,为国王起草旨意。

宗亲、忠勋机构有宗亲府、忠勋府、仪宾(相当于驸马)府、敦宁府等。国学为成均馆(相当于中国的国子监)。其他机构有奎章阁、经筵厅、弘文馆、艺文馆等。史馆称春秋馆。内廷供奉机构有内医院、尚衣院、司仆寺、内资寺、内赡寺、礼宾寺、济用监、内侍院等。此外还有宗庙署、社稷署、长兴库、义盈库、冰库、平市署、图画署、惠民署、造纸署、瓦署、归厚署、典狱署、典牲署、掌苑署、司圃署、养贤库等机构。

武职机构有五军营、内三厅、训练院、世子翊卫司、扈卫厅、捕盗厅、镇抚营、管理营、龙虎营等。首长称大将、中军、使等。

外职分八道,道下为州、府、郡、县。汉城府判尹为正二品。四都(开城府、江华府、水原府、广州府)长官称留守,为正、从二品。地方官职为从二品府尹、正三品堂下大都护府使、牧使、从四品郡守、从五品县令等等。

李朝实行兵将分离制度,无定将、无定卒,类似轮流服役的预备役军队,而非常备军。武官外职包括兵马节度使、三道水军统御使(均为从二品)、兵马/水军节制使、兵马虞侯、水军虞侯、兵马/水军佥节制使、兵马/水军同佥节制使、兵马万户、水军万户等品级。中央外派官职有观察使、中军、察访等。

行政区划

朝鲜八道示意图朝鲜历代都把全国分为八道,俗称朝鲜八道。朝鲜时代的八道如下:

京畿道,含汉城府、开城府。首府在汉城府。
庆尚道,含庆州府、尚州牧、晋州牧;设左兵营、右兵营、左水营、右水营。首府在庆州府。
全罗道,含全州牧、罗州牧;设兵营、左水营、右水营。首府在全州。
忠清道,含忠州牧、清州牧、公州牧;设水营。首府在清州。
黄海道,含黄州牧、海州牧。首府在黄州。
平安道,含平壤府、宁边大都护府、义州牧。首府在平壤府。
江原道,含江陵大都护府、原州牧。首府在江陵。
咸镜道(宁安道),含咸兴府、镜城都护府、北清都护府。首府在咸兴府。
道之下设州、府、郡、县。 其中,庆尚、全罗、忠清、黄海、京畿五道再分左右两道。宁安道(咸镜道)分南北两道。平安道分东西两道。江原道分岭东、岭西两部。

除了行政划分以外,古代朝鲜还按传统习惯将全国划为六个大区:关北(咸镜道、平安道);关西(黄海道,平安道南部,以及江原道西部);关东(江原道太白山以东的部分,又称岭东);畿湖(京畿道全部和忠清道的一部);湖南(忠清道一部分加上全罗道);岭南(庆尚道)

高宗时期,曾实行过两次行政改革,一道把朝鲜八道分为23府,但后来又再改成13道,即把平安、庆尚、咸镜、全罗、忠清五道划分为南北两道,成为十三道。

在日据时代,朝鲜全境归朝鲜总督府管理,朝鲜总督府将汉城府废为京城,汉城府辖区降为京畿道的一个郡,一直到日本投降。其时朝鲜行政区为13道,218个郡,2202个面、28,498个里。

政治历史
士祸和政争

朝鲜王位,景福宫勤政殿从十五世纪后半叶的成宗时代开始,朝鲜的统治结构逐渐扩张。官僚阶层日益增多。俗称“两班”的文武官僚阶层人数增多。以协助世祖篡位的武将勋贵权臣为主的勋旧派,同与儒生和士大夫为主的“士林派”首先发生党争。

燕山君被废黜后,士林派取得了胜利。士林派随后又不断发生内讧和分裂,包括明宗时期的大尹派和小尹派,以及宣祖时的东人党(岭南学派)和西人党(畿湖学派)。东人党在政治斗争中得势后又分裂为以李滉(李退溪)为首领的南人派和曹植 (朝鲜)为首领的北人派。北人派由于拥立光海君即位而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得势。朝廷中的北人党又分裂为以李尔瞻为首、主张拥立光海君的大北派,和柳永庆为首、主张拥立嫡子的小北派。小北派在光海君即位后受到打击,柳永庆被赐死,小北派分裂成清小北和浊小北,而大北派则又分裂成骨北、肉北和中北三派。南人则分裂为清南和浊南。西人派在仁祖反正、废黜光海君的政变中得势,又在显宗时期分裂为老论派(元老派)和少论派(少壮派)。南人派在肃宗时因依附张禧嫔而得势。总之,李朝的中期和后期,是在混乱而无休止的党争中度过的。

除了两班和士林的党争外,李朝的王位更迭也令人眼花缭乱。先后发生过第一次王子之乱(太祖退位)、第二次王子之乱(定宗退位)、乙亥靖社(世祖篡位)、中宗反正(废黜燕山君)、仁祖反正(废黜光海君)等多次政治变动。每一次政变都会带来被称为“士祸”的诛戮和贬斥。
宗教

朝鲜李朝世祖的手迹在与政治有关的宗教政策方面,由於高丽末年时朱元璋曾批评高丽因为尊释轻儒,会导致亡国,所以朝鲜立国后除了世祖和燕山君等几位国王在位时外,历代国王通常采取崇儒废佛的政策,在国内拆毁佛教寺院。即使是崇佛的燕山君,他在朝时亦受到大臣的废佛压力。废佛时,寺院的土地予以没收,并对僧侣徵收重税。与此同时,高丽时期僧院的饮茶传统也被禁止,茶道从此在朝鲜失传,民间则以麦茶作为替代饮料。

在正祖时期,天主教开始传入朝鲜。在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利用朝鲜政府对西洋天文历法和天文仪器感兴趣的机会,同来京的朝鲜使臣交往,传教士的博学多闻、教堂的庄严崇高、基督教教义表述的新奇观念,也随著这些交往传给了朝鲜使臣。正祖八年(1784年),朝鲜使臣李承薰在北京天主教南堂领洗为天主教徒,教名伯多禄。他回国之后开始了秘密传教活动,朝鲜的天主教徒组织的地下教会、信徒迅速增加。但是朝鲜的教会属於自发性质,没有经过教会任命的神职人员,教徒为教徒受洗,不符合天主教教义。但朝鲜严格禁止西洋人入境,所以北京教区主教决定派遣相貌与朝鲜人相同的中国传教士进入朝鲜。1791年12月23日,周文谟教士历尽艰辛,潜入朝鲜国境,随即开始了传教活动,入教信徒有两班显贵,也有卑贱的士卒。朝鲜政府将天主教视为邪教,不断逮捕处决教徒,在得知有中国传教士潜入之后,更是加紧了搜捕,逮捕、拷打教徒。为了保护广大朝鲜教徒的安全,周文谟决定向朝鲜政府自首,於1801年4月19日在汉城就义。此案被称作「辛酉邪狱」,众多教徒和进步思想家如李承薰、丁若镛等人被处刑和流放。朴趾源、朴齐家等与天主教无直接关联的北学论者也被降职、革职。韩国学者认为,周文谟在朝鲜的活动已经超出了宗教的范畴,通过他的活动,十八世纪末的朝鲜社会在了解和吸收欧洲外来文化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直到19世纪末开国时为止,李朝的统治者都一直对其采取打击和压迫的政策。

后宫专政
由于李氏朝鲜是中国的册封国,所以在1896年终止册封关系之前,其国王不能自称皇帝。其配偶相当于中国的皇后,但是称为王妃。皇太子称为世子,皇太后称为王大妃,太皇太后称为大王大妃。在王妃之下,还有嫔、淑仪、淑容、贵人这些等级。按照李朝的传统,年幼的国王在不能亲自处理政务前,由王大妃摄政,称为“垂帘听政”。成宗、明宗、宪宗、高宗时的王大妃都曾经垂帘。此外,中宗时的敬嫔朴氏、文定王后、肃宗时的张禧嫔都曾经用自身的影响干预朝政。

随着女人掌握政权而来的,是王朝后期的外戚门阀势道政治。清州韩氏、青松沈氏、安东金氏、丰壤赵氏、骊兴闵氏都是因外戚政治而得势的家族。
实学派与退溪派
李朝采用儒教思想治理国家,忠、孝被认为是最大的美德。在官方的许可下,一些引退的士大夫和有学问的大学者在家乡建立了书院,并在全国得到推广。书院享受免税的待遇,并有自己的田产。但是到王朝末期,书院已经成了儒生发泄对政权不满的地方,因此很多书院被下令关闭。17世纪以后,李朝社会逐渐衰落,教育陷入停滞,官方教育的主要内容——儒学中的朱熹性理学派脱离了实际生活,陷于空谈。这时出现了实学派的思想。

新出现的实学派学者认为,人民的生活状况比士大夫所极为珍视的合法性和礼制问题更加重要,“若农民民不聊生,任何国家都无法生存,而即令没有君主,人民却能照样兴旺发达。”这就是构成实学基础的新潮思想。肃宗时期的学者柳馨远在他的《蟠溪随录》中提出了下列措施:

建立一种利益能由大家公平分享的土地制度;
实行推荐制,代替科举制;
为所有人确立均等机会;
改革政府机构;
采用新学。
他的建议没有为官方所接受,但是他的改革派思想却成了实学的主流。他把重点放在农业上,因为他所建议的改革能否成功,取新局面于农业问题的解决。与官府无关的学者育感需要从事实学。官府系统则一心进行内部争权斗争,同时各派在对新儒教礼制的不同解释上发生冲突。到英祖、正祖朝,朝鲜出现了柳得恭、李德懋、洪良浩、朴趾源、朴齐家、洪大容、丁若镛等实学大家,摆脱了已经变成僵死教条的朱子学说的束缚,主张向当时的中国学习利物厚生的学问。朝鲜出现了最初的民族意识、民本意识、改革意识和人道主义思想。除了提出理论之外,实学派在农业、医学、数学、筑城学、工程学、天文学、地理学等方面,也通过当时的中国吸收西洋的先进思想,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另一方面,李退溪继承了明末王阳明的思想,并发展起来,成为了退溪派。
其他

李氏朝鲜国王高宗及其家人。左一为义亲王,左二为纯宗,左三为英亲王李垠。摄于英亲王赴日留学前在对外政策方面,朝鲜对明朝采取事大政策。对于日本和满洲政权则采取敌视的态度。1592年发生了壬辰倭乱,朝鲜遭到日本入侵,并引至光海君被废。1627年和1636年,朝鲜又先后两次遭到北方女真人的后金政权入侵。在第二次入侵后,后金(1636年更名为清朝)确立了对朝鲜的宗主国地位。

1876年,日本与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朝鲜开国。1894年,为了争夺对朝鲜的控制权,清朝与日本进行了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后,朝鲜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成为独立国家。1896年,朝鲜国王高宗称帝登极,将国名改为大韩帝国。但是日本设立了朝鲜统监一职,控制了朝鲜的内政和外交。

1907年,高宗因向海牙和会派遣秘使,寻求国家独立而被勒令退位。1910年,日本与韩国签订《韩日合并条约》,韩国成为日本的一部分,李氏朝鲜灭亡。
历代君主
王位 庙号 谥号 韩语 名讳 别名 统治时间 王陵
追封 穆祖 仁文圣穆大王 목조 이안사 李安社 追封 德陵
追封 翼祖 康惠圣翼大王 익조 이행리 李行里 追封 智陵
追封 度祖 恭毅圣度大王 도조 이춘 李椿 孛颜帖木儿[1]
Buyan-Temür 追封 义陵
追封 桓祖 渊武圣桓大王 환조 이자춘 李子春 吾鲁思不花[2]Ulus-Buqa 追封 定陵
1 太祖 康献至仁启运应天肇统广勋永命圣文神武正义光德大王
高皇帝 태조 고황제 이성계 李成桂 李旦 1392年-1398年 健元陵
2 定宗 恭靖懿文庄武温仁顺孝大王 정종 이방과 李芳果 李曔 1398年-1400年 厚陵
3 太宗 恭定圣德神功建天体极大正启佑文武睿哲成烈光孝大王 태종 이방원 李芳远 1400年-1418年 献陵
4 世宗 庄宪英文睿武仁圣明孝大王 세종 이도 李祹 1418年-1450年 英陵
5 文宗 恭顺钦明仁肃光文圣孝大王 문종 이향 李珦 1450年-1452年 显陵
6 端宗 恭懿温文纯定安庄景顺敦孝大王 단종 이홍위 李弘暐 1452年-1455年 庄陵
7 世祖 惠庄承天体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圣神明睿钦肃仁孝大王 세조 이유 李瑈 1455年-1468年 光陵
8 睿宗 襄悼钦文圣武懿仁昭孝大王 예종 이황 李晄 1468年-1469年 昌陵
追封 德宗 怀简宣肃恭显温文懿敬大王 덕종 이장 李暲 追封 敬陵
9 成宗 康靖仁文宪武钦圣恭孝大王 성종 이혈 李娎 1469年-1494年 宣陵
10 - 燕山君(废王) 연산군 이융 李㦕 1494年-1506年 -
11 中宗 恭僖徽文昭武钦仁诚孝大王 중종 이역 李怿 1506年-1544年 靖陵
12 仁宗 荣靖献文懿武章肃钦孝大王 인종 이호 李峼 1544年-1545年 孝陵
13 明宗 恭宪献毅昭文光肃敬孝大王 명종 이환 李峘 1545年-1567年 康陵
14 宣宗
宣祖 昭敬正伦立极盛德洪烈至诚大义格天熙运景命神历
弘功隆业显文毅武圣睿达孝大王 선조 이연 李昖 1567年-1608年 穆陵
15 光海君 景烈成平愍武献文大王 광해군 이혼 李珲 1608年-1623年 赤城洞
擅立 - 兴安君 흥안군 이제 李瑅 1624年(非正统) -
追封 元宗 恭良敬德仁宪靖穆章孝大王 원종 이부 李琈 追封 章陵
16 仁祖 宪文烈武明肃纯孝大王 인조 이종 李倧 1623年-1649年 长陵
17 孝宗 宣文章武神圣显仁明义正德大王 효종 이호 李淏 1649年-1659年 宁陵
18 显宗 昭休衍庆敦德绥成纯文肃武敬仁彰孝大王 현종 이연 李棩 1659年-1674年 崇陵
19 肃宗 显义光伦睿圣英烈裕谟永运洪仁峻德配天合道启休笃庆正中协极
神毅大勋章文宪武敬明元孝大王 숙종 이순 李焞 1674年-1720年 明陵
20 景宗 德文翼武纯仁宣孝大王 경종 이균 李昀 1720年-1724年 懿陵
21 英宗
英祖 至行纯德英谟毅烈章义弘伦光仁敦禧体天建极圣功神化
大成广运开泰基永尧明舜哲乾健坤宁配命垂统景历洪休
中和隆道肃庄彰勋正文宣武熙敬显孝大王 영조 이금 李昑 1724年-1776年 元陵
追封 眞宗 温良睿明哲文孝章大王
昭皇帝 진종 소황제 이행 李緈 追封 永陵
追封 庄祖 思悼绥德敦庆弘仁景祉章伦隆范基命彰休赞元宪诚启祥显熙庄献广孝大王
懿皇帝 장조 의황제 이선 李愃 追封 隆陵
22 正宗
正祖 文成武烈圣仁庄孝大王
宣皇帝 정조 선황제 이산 李祘 1776年-1800年 元陵
23 纯宗
纯祖 渊德显道景仁纯禧体圣凝命钦光锡庆继天配极隆元敦休懿行昭伦熙化峻烈
大中至正洪勋哲谟乾始泰亨昌运弘基高明博厚刚健粹精启统垂历建功裕范
文安武靖英敬成孝大王
肃皇帝 순조 숙황제 이공 李玜 1800年-1834年 仁陵
追封 翼宗
文祖 体元赞化锡极定命圣宪英哲睿诚渊敬隆德纯功笃休弘庆洪运盛烈宣光浚祥
尧钦舜恭禹勤汤正启天建统神勋肃谟乾大坤厚广业永祚庄义彰伦行健配宁
基泰垂裕熙范昌禧立经亨道成献昭章致中达和继历协纪刚粹景穆峻惠衍祉
敦文显武仁懿孝明大王
翼皇帝 익종 익황제 이영 李旲 追封 绥陵
24 宪宗 体健继极中正光大至圣广德弘运章化经文纬武明仁哲孝大王
成皇帝 헌종 성황제 이환 李奂 1834年-1849年 景陵
25 哲宗 熙伦正极粹德纯圣钦命光道敦元彰化文显武成献仁英孝大王
章皇帝 철종 장황제 이원범 李元范 1849年-1863年 睿陵
26 高宗 统天隆运肇极敦伦正圣光义明功大德尧峻舜徽禹谟汤敬应命立纪至化神烈
巍勋洪业启基宣历乾行乾定英毅弘休寿康文宪武章仁翼贞孝太皇帝 고종 태황제 이재황 李载晃 1863年-1907年 洪陵
27 纯宗 文温武宁敦仁诚敬孝皇帝 순종 효황제 이척 李坧 1907年-1910年 裕陵

注:

1896年朝鲜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建立大韩帝国,年号为建阳,次年改元光武。1907年纯宗李坧登极,改元隆熙。
宣祖为明宗的嗣子,正祖为英祖长子孝章世子(真宗)李緈的嗣子,哲宗为纯祖的嗣子,高宗为纯祖嫡长子孝明世子的嗣子。
高宗称帝后,追上祖先的帝号,追尊太祖康献大王为太祖高皇帝,孝章世子为真宗昭皇帝,庄献世子为庄祖懿皇帝,正宗为正祖宣皇帝,纯宗为纯祖肃皇帝,孝明世子为文祖翼皇帝。之后的两代韩国皇帝为高宗太皇帝、纯宗孝皇帝。
1910年韩国被日本吞并后,日本封纯宗为昌德宫李王,退位的高宗太上皇为德寿宫李太王,均列入日本皇族。昌德宫李王的王位后被李坧之弟皇太子英亲王李垠继承,1945年日本废除皇族、华族身份时一并
统治者年号一览
太祖 用明朝年号 (洪武)
定宗 用明朝年号 (建文)
太宗 用明朝年号 (永乐)
世宗 用明朝年号 (永乐、洪熙, 宣德、正统、景泰)
文宗 用明朝年号 (景泰)
端宗 用明朝年号 (景泰)
世祖 用明朝年号 (景泰、天顺、成化)
睿宗 用明朝年号 (成化)
成宗 用明朝年号 (成化、弘治)
燕山君 用明朝年号 (弘治、正德)
中宗 用明朝年号 (正德、嘉靖)
仁宗 用明朝年号 (嘉靖)
明宗 用明朝年号 (嘉靖、隆庆)
宣祖 用明朝年号 (隆庆、万历)
光海君 用明朝年号 (万历)
仁祖 用明朝及清朝年号 (万历、天启、崇祯、崇德)
孝宗 用干支纪年,同中国来往使用清朝年号
显宗 干支纪年
肃宗 干支纪年
景宗 干支纪年
英祖 干支纪年
正祖 干支纪年
纯祖 干支纪年
宪宗 干支纪年
哲宗 干支纪年
高宗 年号:建阳/光武 (1896年以前用干支年号及檀君纪年)
纯宗 年号:隆熙
年表
1392年 李成桂在开京即位

1393年 国号变更为朝鲜

1398年 第一次王子之乱(戊寅靖社)

1400年 第二次王子之乱

1401年 明朝正式册封朝鲜国王

1404年 与日本室町幕府建立往来

1419年 对马岛日本人入侵

1434年 平定女真部落,建立东北边境四郡六镇

1443年 开始制订训民正音(1446年公布)

1453年 癸酉靖难(世祖篡位)

1469年 完成经国大典

1498年 戊午士祸

1504年 甲子士祸

1510年 对马岛日本人入侵(三浦倭乱)

1516年 中宗反正

1519年 巳卯士祸

1545年 乙巳士祸

1547年 丁未士祸

1551年 乙卯倭变

1555年 设置备边司

1559年 - 1562年 林巨正之乱(黄海道农民战争)

1575年 士林派分裂为东人、西人

1592年 - 1593年 壬辰倭乱

1597年 - 1598年 丁酉再乱

1607年 与江户幕府恢复往来

1608年 大北派拥立光海君,北人政权开始

1609年 日朝通商条约,日本派遣朝鲜通信使

1619年 萨尔浒大战,明鲜联军败于后金军

1623年 仁祖反正

1627年 后金军进攻朝鲜(丁卯胡乱)。

1636年 清帝皇太极亲征朝鲜(丙子虏乱)。

1637年 仁祖投降,朝鲜终止与明朝的册封关系

1660年 礼论事件,西人与南人对立

1683年 西人分裂为老论派与少论派

1721年 - 1722年 辛壬士祸。

1728年 李麟佐之乱。

1784年 基督教传入朝鲜。

1791年 开始镇压基督教

1796年 建设水原城(华城)

1801年 大规模镇压基督教

1804年 士林派统治终结,开始安东金氏的势道政治

1811年 洪景来之乱(平安道农民战争)

1861年 金正浩完成朝鲜全图、大东舆地图

1862年 壬戌民乱(庆尚道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1863年 成立大院君政权

1866年 丙寅邪狱。谢尔曼将军号事件。

1873年 大院君退位,闵氏干政

1875年 江华岛事件

1876年 与日本签订《日朝修好条约》

1882年 壬午军乱。签订《朝美修好条约》

1884年 甲申政変,开化派政变失败

1894年 东学党之乱(甲午农民战争),甲午战争爆发

1895年 日本人暗杀闵妃

1896年 日本与清朝签订《马关条约》

1897年 高宗改年号光武,称帝登极,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改国名朝鲜为大韩帝国

1904年 第一次日韩协约

1905年 第二次日韩协约(日韩保护条约)

1906年 日本设置朝鲜统监府

1907年 海牙秘使事件。第三次日韩协约。解散韩国军队

1909年 安重根暗杀伊藤博文

1910年 《日韩合并条约》,被日本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8-18
1.[太祖, 태조, 1335 ~ 1408]

태조+신의왕후(神懿王后)= 2.정종 [定宗, 1357~1419]
태조+신의왕후(神懿王后)= 3.태종 [太宗, 1367~1422]
태종+원경왕후(元敬王后)= 4.세종 [世宗, 1418~1450]
세종+소헌왕후(昭宪王后)= 5.문종 [文宗, 1414~1452]
문종+현덕왕후(显德王后)= 6.단종 [端宗, 1441~1457]
세종+소헌왕후(昭宪王后)= 7.세조 [世祖, 1417~1468]
세조+정희왕후(贞熹王后)= 8.예종 [睿宗, 1450~1469]
도원군+소혜왕후(昭惠王后)=9.성종 [成宗, 1457~1494]
성종+폐비윤씨= 10.연산군 [燕山君, 1476~1506]
성종(成宗)+정현왕후(贞显王后) =11.중종 [中宗, 1488~1544]
중종+장경왕후(章敬王后) = 12.인종 [仁宗, 1515~1545]
중종+문정왕후(文定王后) = 13.명종 [明宗, 1534~1567]
덕흥대원군+부인 정씨 = 14.선조 [宣祖, 1552~1608]
선조+공빈 김씨(恭嫔金氏) =15.광해군 [光海君, 1575~1641]
정원군+인헌왕후(仁献王后) =16.인조 [仁祖, 1595~1649]
인조+인열왕후(仁烈王后) =17.효종 [孝宗, 1619~1659]
효종+인선왕후(仁宣王后) =18.현종 [显宗, 1641~1674]
현종+명성왕후(明圣王后) =19.숙종 [肃宗, 1661~1720]
숙종+희빈 장씨(禧嫔张氏) =20.경종 [景宗, 1688~1724]
숙종+화경숙빈(和敬淑嫔) 최씨 =21.영조 [英祖, 1694~1776]
장헌세자+헌경왕후(献敬王后) =22.정조 [正祖, 1752~1800]
정조+수빈박씨(绥嫔朴氏) =23.순조 [纯祖, 1790~1834]
추존왕+신정왕후(神贞王后) =24.헌종 [宪宗, 1827~1849]
전계대원군+부인 염씨 =25.철종 [哲宗, 1831~1863]
흥선대원군+부인 민씨=26.고종 [高宗, 1852~1919]
고종+명성황후=27.순종 [纯宗, 1874~1926]
第2个回答  2009-01-17
什么大韩,还没日本帝国大也妄自尊大
就不是那个李氏王朝,李显,昏君
第3个回答  2009-01-17
什么叫“大”韩国!!!是不是一个想叫“大宇宙”韩国啊!
第4个回答  2009-01-17
大韩?拜托,有点常识撒 没常识改看过电视 你说的那玩意是小日本的伪政权 没什么好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