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单银行个贷不良批量转让或将于3月1

如题所述

在4月15日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银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管部主任刘表示,下一步,中国银监会将正式发布银行业继续扩张的方向
但是,即使银行批量转让不良贷款完全放开,银行也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转让全部不良贷款。因此,基于当前的经济环境和银行业及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的情况,本文拟尝试测算银行个人贷款批量转让市场的规模。专业能力、统计能力分析和可获得的公开信息数据有限,欢迎批评指正。
一、不良贷款余额
根据银监会官方公布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的一部分),2019年一季度至2020年二季度,不良贷款余额略有上升。但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末,不良贷款余额总体波动不大,维持在2.7万亿至2.85万亿之间。当然,这包括本文关注的对公众的不良贷款以及对个人的不良贷款。从目前的经济环境和金融形势来看,预计2022-2023年,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将稳步增长,预计规模在3万亿元左右。
2019-2021年中国商业银行季度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
二。个人不良贷款余额
中国人民银行每年9月份左右会发布当年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数据为上年。自2020年起,报告不再公布个人不良贷款余额。2019年公布的2018年末个人不良贷款余额为7103亿元,不良率为1.5%。在这份报告中,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包括但不限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84万亿元。因此,个人不良贷款约占不良贷款的25.01%。
假设个人不良贷款占不良贷款的比例不变,基于上述数据,可以预计2022-2023年商业银行个人不良贷款余额约为7503亿元。
三。个人贷款不良贷款供给预测
在6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除平安银行外,其他银行在银登中心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中的整体参与度并不高。浙商银行、恒丰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渤海银行虽然在银监会的试点名单中,但2021年(至今)并未将其不良贷款在银登中心挂牌。
2021年年初实际参与个贷审批的13家商业银行的个贷不良总额及其辖内银行中心的供应量。
(“不良贷款余额”在大多数银行财务报表中不包括“应收利息”,而包括“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而大部分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的贷存比在3%左右,所以忽略了后者。)
但考虑到城商行应该是银监会下一步扩大试点的对象,其处置个人不良贷款的意愿比目前的试点银行更迫切,处置渠道也相对狭窄,因此其处置的积极性应该不亚于平安银行(银登中心2021年的营业额为年初个人不良贷款余额的8.67%)。
2021年初银行通过银登中心审批的个人不良贷款占其个人不良贷款余额的比例。
可以推测,2022年后的短期内,个贷转让的市场规模应该不低于7503亿元的8.67%,即650亿元。
到目前为止
或者换一种说法,商业银行近万亿的个贷不良市场和近千亿的个贷不良转让市场的区别在于,前者对市场参与者的身份和条件有诸多限制,风险控制更为严格,这是作为个贷不良处置市场的基石。后者允许更多类型的参与者加入,形式更加灵活,是不良贷款处置市场的前沿阵地和沙盒。
经济内循环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内循环需要消费拉动,必然会刺激消费的发展,进而促进个人信贷规模的扩大。因此,无论是7503亿元的不良个贷市场,还是650亿元的不良个贷市场,虽然目前规模有限,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都会快速增长。
(全文结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