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话与普通话的区别

如题所述

客家话,亦称客家语、Hak-kâ-ngî,简称为客语或Hak-ngî,在粤东、珠三角、闽西等地区,人们有时会在非正式场合下称之为客话、客家话等。在其他一些地区,它还可能被称为涯话(亻厓话)、新民话、广东话(或土广东话)、粤东语、怀远话、惠州话(广西等地)等。客家语属于汉藏语系下的汉语族,是一种声调语言。据语言学者普遍认为,客家语在南宋时期已初步定型,而20世纪时才被正式定名为客家语。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定义为一种语言(非方言)。关于客家语是汉语方言还是独立语言的归属问题,学术界仍有讨论,特别是在中国国内,它通常被视为汉语的七大方言之一。客家语主要分布在粤东、闽西、赣南地区,并在中国南方(包括台湾)以及马来西亚等国的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学术研究中,通常以梅县话来代表客家语,尽管在现实中惠阳话的影响较大;而在台湾,四县腔则常被用作代表。客家语曾是太平天国的官方语言,并广泛用于该国的官方文书中。由于客家人的传统居住地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客家语的传承依赖于这些自我封闭的社会。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传统的封闭状态迅速瓦解,客家语的传统传承方式已不再可行,因此它也成为世界上衰退速度最快的语言之一。保护客家语的呼声日益高涨,例如在台湾,1988年曾发生“还我母语运动”。在台湾、大陆等客家地区,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在不同程度上致力于保护客家语,并且有许多人士致力于推动客家语的现代化,例如通过发展客语流行音乐,呼吁客家语在公共领域(如广播电视、交通服务)中的应用等。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北方话为方言基础,并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语言,也是新加坡四种官方语言之一,同时还是联合国六种官方工作语言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也确立了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定地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