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写语,数,英,政,物,史,地,生,化,9科学习总结~~

谁能教我怎么写啊??
要分开9篇写~~

高中第一学期学期总结
半年的时间有如白驹过隙,不只不觉中,我度过了高一的第一学期。对高中的学习也有所了解。
语文
高中的语文考试更加侧重于知识的运用。不会出很多书上的原文来考,而是一些书上没有的课外阅读。对文学常识的要求也很高。我对我的语文成绩并不满意,也归咎于在此学科上下的功夫不够。总是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上课时,精神有不集中的现象。做作业的态度有时候也不够认真。其实每次开学之初,我都会做的很好,但是过些日子热情就下来了,即使总是提醒自己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但依然很难坚持,毕竟想想容易,做着难。但我会加倍努力克服缺点。
数学
我觉得高中的数学知识点太多,可是课时少,所以很紧张。但是我最喜欢数学。我认为数学是学习的一个台阶,学好数学可以锻炼我的思维,对一些别的理科科目起一个衔接作用。高中数学和初中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知识多,以前学一个知识点复习好几节课,什么样的题老师都会举例子,可是高中没有太多时间复习。我觉得我在数学上海应该对自己要求更高一些,在家多做习题,熟能生巧。
英语
说起英语,我总是觉得很对不起英语老师,因为每次做作业,我总是最后做,把其他学科都做完再写,也不是对英语轻视,只是觉得英语阅读什么的,不可能考试时候考一模样的,所以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但是我知道,英语是很有用处的,也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要更加重视,先改变态度,再改变成绩。
物理
早就听说高中物理难,所以在所有学科中我最重视的就是物理,总想把它学好,学扎实,充分理解每一章节的要义。但很惭愧,在期末考试中成绩不理想,理科就是这样,并不是付出了努力,成绩就会提高,不过,它越难学,我就越想把它学好,所以我有信心一定可以做到在物理上拿到高分。
化学
在这学期中学的化学方程式比我初三一学年学的都多,要是死背,肯定乱,所以也找到了一些技巧。化学挺有意思的,在生活中我也总把一些现象和化学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刚开学时,觉得老师语速有些快,但是没过多久就适应了。我还会更加努力学习化学,我以后还想学化学专业,研究化妆品去呢~
历史
都说,读史使人明智。事时,经常把历史书当作课外书来读,一边读一遍自豪,觉得自己很渊博。但是我的历史成绩真不敢恭维。我不喜欢背书。每次考试,选择题还行,一道大题就晕,总觉得自己答得和问题不相干,要不就没答全,更多的是没思路。没办法,即使成绩不好,也不能放弃。
地理
都说地理是偏理科的,确实。地理很抽象,要想。有时一句话什么都明白了,有时,死活都不懂。地理老师倒是很有意思,上她的课跟玩是的,特轻松。老师说话的语气,我特喜欢,觉得特带劲。地理我还是很有兴趣的。
政治
我觉得我在政治上实在是太幸运了,每次我背了的,准考。一点不多背。在一些外国小说上,总是出现一些险恶的政治家,我当时就觉得,学好政治,一定有用。可是落实在课本上,政治就很死板了,老师要背,不过背完后,还真是觉得自己很渊博,觉得付出没白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15
我不会分得,只会总的。
都说高二是关键的一年,进步在此,退后亦是在此。进入高中以前,我记住了这句话。经历了初中毕业后的一个真正轻松了的假期,进入高一,我却怎样也找不回初三时那种紧张又快节奏的感觉了。整个高一,就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我就那么进入了高二的学习。带着高一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带着与同学分离的后的情绪,带着既憧憬又有些恐惧的心情,我就那么进入了高二的学习。

大部分学科换了新的老师来教,还好,我很快就适应了,或者说,没有所谓的适应,就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这些改变。小学时“辗转”于各个班级的经历,使我有了很强的适应能力。

不同于高一时那个全年级人数最少的班级,这个新的班级成为了全年级人数最多的班级。当第一次在楼门口“高二(1)班”的表格上看到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时,我便了解到,这个新的班级将会是一个竞争很强的班级,将会是又一个令我难忘的班级。

然而,这也使我有了些许担心,高一时加速直线下落的成绩让我想到:高二还会那样吗?在试验班里被同学落到最后面,又是糊里糊涂地过完了高二?

我总是很会调节和安慰自己,从前就是那样。初一入学时也是在后面的,初二不就变好了吗?如今,高二的我,也一定能摆脱成绩不好的阴影。

班里面强者如云,身边坐着的是年级的第一名,我就是需要这样的压力。

可是,我还是有很多难以克服的缺点,或是难以解决的弱点。

别人可以学习到夜里12点,甚至是1点、2点,我却做不到。如果学习学到11点还不睡觉,第二天的一整天我都没有精神,什么也听不进去,做不下去,连抬头都困难。于是我本着10—11点之间结束学习的原则,无论作业是否完成,无论第二天要考的东西有没有复习,也一定要睡觉。

这样的话,我就比别人少了很多学习的时间。可是我认为这样是值得的,小学时双眼视力都是5.3的我,由于在初中时睡觉太晚,用眼疲劳,视力在几周之内下降到4点多,如今,戴上了250度的镜片。我想,还是“健康第一”。

于是,我只有上课时仔细听才行。这一点,是我一直坚持的。

从小,都说我内向,不喜欢和人说话。这个缺点如今我已经改了不少,但是,仍旧是不喜欢问老师问题。从上学到现在,我从来没问过老师一个问题。有性格的原因在里面,也有别的。我总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不明白,只是知道自己好像还不太明白。所以我还挺喜欢考试的,无论成绩好坏我都还挺高兴,因为总算能知道自己哪里不会了。知道了自己不会什么,下次再考就能好一些了。

我的进步总是很慢的,或许因为我是个懒人,更没有钻研的精神。再分析一下,就是因为自信还不够。看到难题,总觉得自己不会做,划拉两笔就放弃了。老师讲提高题的时候,也没什么深入地思考,总觉得掌握通解就好了。做题的时候,我也是很慢,别人可能做过一次就有印象了,看一眼选项就知道答案是什么。我就不行,同样的题目,每次都要重新想一遍,算一遍。

期中考试,我有些忐忑,因为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位置。成绩出来,在班里的确是不算好成绩,甚至是偏后的,可这却是我进入高中以来最好的成绩了。有了一点点安慰,毕竟是我努力的结果。还不算很努力,却比从前努力很多。

可是,我还是担心着,期中考试或许只是大家还没有准备好,或许我只是侥幸进入了年级的前100名……有很多个“或许”萦绕在我心头。我想,只有期末考试的成绩出来,才能说明一点什么吧。然而,这总结却是要在知道期末成绩之前来写的。那么,我就主观地总结一下我的期末考试吧。

第一天的考试科目是语文和英语。语文有很多东西没来得及复习,然而很幸运地,我没有复习的部分它也没有考。作文,仍然是感觉没什么材料可以用,只是凭借自己的理解写了一些话上去,不知道会得怎样的分数。英语是在下午,很容易犯傻的时间,于是,“天时地利人和”,我又犯傻了。那一篇阅读,我看得很明白,可总觉得题目问的和文章没有关系,等我交了卷子回了家才发觉,原来那篇文章还有很大段我没看到!每次都是这样,不是这里出错就是那里出错,没有perfect。

之后的一天就是我最糟糕的科目,数学,以及物理。怀着“只求及格”的心理,我仍旧十分紧张。紧张总会带来糟糕的结果,数学的一道填空,花了我很长时间来解,直到最后也没有解出来,考完了问同学,原来是很简单的,连算都不用算,画个图就出来了。物理呢,开始做得很顺利,感觉题比较简单,然而就是简单,我也出了很多错误。有个公式,我背了好久,做题的时候,也许是怕自己白背了,竟鬼使神差地用这个求距离的公式去算了速度。

化学,理科里面我唯一比较感兴趣的科目,人家说化学有文科的成分,或许也有这个原因吧。好不容易看起来都会做,计算又出了问题。本来算得好好的,设了未知数,求出了X,带入Y,算出了Y,却在草稿纸上怎么也找不到那个X了!于是重新解X,越写越乱,最后竟然找不到列出的方程在哪里了!

政治和生物是最后的科目。紧紧张张地答完了题,一看表,还有好久才交卷子,在等待交卷的时间里,我深深地明白了我到底什么没有掌握。明明有充足的时间,却不知道该在试卷上写些什么。

列举了这么多,只为了一个目的,分析总结。

考试之前,我总是不知道该复习些什么,知道自己还有很多角落的东西没有明白和掌握,却无从下手,不知道该从哪里找到它、解决它。

于是,考试之后总有后悔和遗憾。总是沉浸在这些后悔和遗憾中是没有用处的,每次考试都是一次机会,一次了解自己学习状况的机会。考试成绩表现的是过去,这成绩固然重要,却怎么也不及未来的重要。

所以,我在这里总结,不仅仅是为了评说过去的种种,更重要的是为了思考今后的种种。

在这个新的集体中,过去的这半年,的确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