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贪、瞋、痴、慢、疑怎么解释

不知这5个字具体怎么解释?最好配上实例。

  http://www.fowang.org/fxd/result2.php?srword=%CC%B0&Submit=%B2%E9%D1%AF&srmode=2&srcd1=1&srcd3=1&srcd5=1&srcd7=1&srcd2=1&srcd4=1&srcd6=1&pagesize=20

  实例:贪财 贪色 贪吃 贪睡

  http://www.fowang.org/fxd/result2.php?srword=%C8%FD%B6%BE&Submit=%B2%E9%D1%AF&srmode=2&srcd1=1&srcd3=1&srcd5=1&srcd7=1&srcd2=1&srcd4=1&srcd6=1&pagesize=20 三毒:贪嗔痴

  嗔恚:生气 怨恨

  痴:愚痴,事情分不出好坏,造业而欢喜,积福而吝惜

  【 慢 】 《 佛学大词典 》
  梵语ma^na,巴利语同。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俱舍宗以之为四十六心所中的八不定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之为五十一心所中的六根本烦恼之一。即比较自己与他人之高低、胜劣、好恶等,而生起轻蔑他人之自恃之心,称为慢;亦即轻蔑、自负之意。
  慢有种种分类,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三、俱舍论卷十九列举七慢:(一)慢,对劣于自己之人,认为自己较殊胜;而对与自己同等之人,谓与自己同等而令心起高慢。(二)过慢(梵ati -ma^na ),对与自己同等之人,硬说自己胜过对方;对胜过自己之人,亦偏说对方与自己同等。(三)慢过慢(梵ma^na^ti -ma^na ),对胜过自己之人,起相反之看法,认为自己胜过对方。(四)我慢(梵a^tma -ma^na ),乃七慢之根本慢。于五蕴假和合之身,执着我、我所,恃我而起慢。内执有我,则一切人皆不如我;外执有我所,则凡我所有的皆比他人所有的高上。(五)增上慢(梵adhi -ma^na ),于尚未证得之果位或殊胜之德,自认为已经证得。(六)卑慢(梵u^na -ma^na ),对于极优越之人,却认为自己仅稍劣于其人;或虽已完全承认他人之高胜,而己实卑劣,然绝不肯虚心向其人学习。(七)邪慢(梵mithya^ -ma^na ),无德而自认为有德。
  八慢,即指慢、大慢、慢慢、我慢、增上慢、不如慢、邪慢、傲慢等。
  九慢,又作九慢类。即:(一)我胜慢类,即对与自己同等之人,认为自己胜过对方之过慢心。(二)我等慢类,乃对与自己同等之人生起‘我与彼同等’之慢心。(三)我劣慢类,对胜过自己之人,生起‘我为劣’之卑慢心。(四)有胜我慢类,对胜过自己之人,生起‘彼胜我’之卑慢心。(五)有等我慢类,对与自己相等之人,生起‘彼与我同等’之慢心。(六)有劣我慢类,系对与自己相等之人,生起‘彼劣于我’之过慢心。(七)无胜我慢类,对与自己同等之人,认为其人未必胜过我之慢心。(八)无等我慢类,对与自己同等之人,认为其人比我差劣之过慢心。(九)无劣我慢类,对多分胜于我者,生起我比其人为少分劣之卑慢心。此系俱舍论卷十九根据发智论卷二十所举出者。
  上记之九慢摄于前述七慢中之慢、过慢、卑慢三种。即我等慢类、有等我慢类、无胜我慢类等三项摄属于慢,我胜慢类、有劣我慢类、无等我慢类等三项摄属于过慢,我劣慢类、有胜我慢类、无劣我慢类等三项则摄属于卑慢。于品类足论卷一载有关于九慢之阐释,书中举出‘我胜慢’之例子,谓我胜慢系由慢、过慢、慢过慢三者而出,此系依观‘境’之劣、等、胜而分别之:(一)若观‘劣境’而谓己为胜,此为慢。(二) 若观‘等境’而谓己胜,此为过慢。(三)若观‘胜境’而谓己胜,此为慢过慢。其余之八慢亦可准此而别。
  法藏之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五列举聪明、世智、高贵、耆年、大姓、高门、解、福、富、宝等十慢;法华经论卷下更以法华七喻配七种增上慢。此外,憍慢之妄惑,称为慢惑,为十大惑之一;自慢而心举,称为慢举。〔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卷五十、俱舍论卷四、成唯识论卷四、俱舍论光记卷四、卷十九、摩诃止观卷五上、成唯识论述记卷六末〕

  【 慢 】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术语)恃己而凌他也。十六惑之一。有七慢九慢之别。唯识论六曰:‘慢恃己于他高举为性,(中略)此慢差别有七九种。’大乘义章二曰:‘凌他称慢。’

  实例:轻慢 瞧不起人。自高自大。

  【 疑 】 《 佛学大词典 》
  梵语vicikitsa^,巴利语vicikiccha^。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谓对迷悟因果之理,犹豫而无法决定之精神作用。即对于佛教真理犹豫不决之心。小乘预流果以上、菩萨初地以上乃能断除之。依俱舍宗,属不定地法,六随眠之一,十随眠之一;依唯识宗,则属六根本烦恼之一。净土门以‘疑’与‘信’为相对词,而谓去疑心起信心。异部宗轮论述记载,疑有二种:(一)迷于理之随眠性的疑结,即对于诸谛理犹怀疑惑,阿罗汉已断除之。(二)于事犹豫不决之处非处之疑,即对事疑惑,如于夜观树,疑为是人或为非人等,阿罗汉未断除之,然独觉于此则已有成就。一般广泛地包含非烦恼性之疑。故凡怀疑、犹豫不定之心理,皆以网譬喻,而称疑网。此外,疑自、疑师、疑法,总称三疑。〔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俱舍论卷四、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八、成唯识论卷六、大乘义章卷六〕

  【 疑 】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术语)谓于诸实理犹豫不决之心也。故非一旦契悟谛理不能绝之。小乘预流果以上,菩萨初地以上,乃为断疑者。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疑?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谓犹豫者,善不生故。’大乘义章六曰:‘疑者于境不决犹豫曰疑,有二种:一者疑事,如夜观树疑为是人为非人等。二者疑理,疑诸谛等。小乘法中,唯取疑理,说为疑使。大乘通取,皆须断故。’

  实例:对人对事的猜想。怀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0
佛教中所说的贪、嗔、痴、慢、疑又称为五毒心、五种心,这五种心会使我们造作恶业,就像毒药会妨碍我们修行,故称为五毒。清除五毒心是修行人的重要工作,若五毒心不除而修禅定,那终究是邪定。修大神通或各种玄妙的大法,若五毒心尚存,结果可能会变成魔通或各种恶法,因此,要修佛道必先除五毒。
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
嗔就是生气的意思,内心不舒服了也是一种嗔。嗔与贪刚好相反,贪是遇到快乐的境,我们拼命追求和贪恋;嗔是遇到不快乐、不喜欢的境,我们要抛弃它,但又丢不了,所以嗔。
痴也称之为愚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
慢就是傲慢、我慢。自己内心高举,看不起别人,称为慢。
毫无道理和根据就怀疑、否定一切,自以为是、想当然地下结论,迷信自己的一切都为疑。
第2个回答  2009-02-07
贪根心(lobhamulacittani):分析三类不善心时,《阿毗达摩论》以分析贪根心为始,因为在提及不善根时,都是先提及贪。巴利文lobha(贪)包括一切不同程度的贪,从极强的欲望或贪婪,至极其微细的喜爱或执着。依据三个成对的原则,贪根心可分为八种。第一是视与其相应的‘受’(vedana)是悦受或舍受;第二是视其心是否与邪见相应;第三是视其心是有行或无行。从这三个因素所变化出来的心一共有八种。

嗔根心(dosamulacittani):《阿毗达摩论》里所分析的第二种不善心是嗔根心;此根是三不善根的第二根。此心共有两种,之间的差异只在于无行(不受怂恿)或有行(受怂恿)。跟能与悦或舍两种感受之一生起的贪根心相反,嗔根心只能与一种感受同生,即:忧受。再者,跟贪根心不一样的是,嗔根心并不会与邪见相应地生起。虽然邪见能够鼓动发怒,但根据《阿毗达摩论》,邪见并不能与嗔恚同时在同一心里生起;而只能在不同的时候,于不同的心里生起。

痴根心(mohamulacittani):这最后一组不善心包含了缺少贪嗔二不善根的不善心。一般上愚痴会导致贪或嗔也随之生起。然而,尽管贪根和嗔根心里也有痴,但它在其中的作用是次要的。相反地,在这最后两种不善心,痴是唯一的不善根,因此它们被列为痴根心。由于痴的作用于这两种心特别显著,它们也被形容为纯粹涉及痴的心(momuhacitta);巴利文momuha(纯粹涉及痴)是moha(痴)的强调语。痴最为显著的心有两种:其一与疑相应,另一者则与掉举相应。

疑相应(vicikicchasampayutta):对于巴利文vicikiccha,诸论师提出两个词源学的说明:一、由于思绪纷杂困乱而致的困惑;二、缺少智慧解决问题。(注9)这两项解释皆显示‘疑’(vicikiccha)是指由于显著的愚痴而致的困惑、怀疑或犹豫不决。与此疑相应的心是第一种痴根心。

慢(mana):慢的特相是骄傲;作用是自称自赞;现起是虚荣;近因是与见不相应的贪。它好比发了疯。
第3个回答  2020-03-03
贪既是人们的贪欲,如人的各种欲望,使得自己陷入其中,如对物质的,对情欲的,就是对色香味所有的贪图。嗔,就是发怒,不服气,怪罪别人,怨恨别人等等。痴,就是痴迷,迷恋,包括对感情,对物质,对一些思想,使得自己身心都在里面徘徊,而自己却认为这样很好,而不愿意走出来。慢,即傲慢,不讲理,只是自己的道理,有时候也是慢待一切,把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只有自己。疑,怀疑,猜疑,疑虑,什么都不对,看不清楚真理,看不清事物本质。
第4个回答  2009-02-07
贪:懒惰成性,投机钻营想一劳永逸。
嗔:怨天尤人,不肯考虑业力和因果。
痴:执迷不悟,对心外之物看得太重。
慢:过份自负,过于依赖经典或法师。
疑:信心虚无,以不分黑白为无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