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94年的改革是什么改革

如题所述

中国1994年税制改革,又称为“分税制”改革。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税收分配制度及税收结构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概括来说,其主要内容为:
1、重整税收结构,取消一些不合理的税种(如产品税),代之以较符合市场化改革的税种,例如征收增值税和规范消费税.
2、重新划分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使中央取得更大的财源.
3、为了保护个省市(特别是富有的省市)的既得利益,中央设计了一套税收返还制度.
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财税制度.是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分配关系的规范方 法.大致作法是:按税种划分收入;中央集中必要的财力实施宏观调控;中央和地方分设税务机构 ,分别征税;有一套科学、完整的中央对地方收入转移支付制度.从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在短期 内建立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理想模式还缺乏必要条件.只能循序渐近,逐步到位.分税制改革的基本 原则是,在划分事权的基础上,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在中央适当集中财力的基础上,实行转移支付制度;中央和地方分设税务机构,预算分级管理.分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19 93年为财政体制改革测算的基期年,保证各地方1993年既得财力.凡实行分税制后从地方净 上划到中央的收入一律按净上划中央收入的基数返还地方,称之为中央税收返还.考虑到地方支出 正常增长的需要,中央税收返还按一定比例逐步递增,上划中央收入增量的北%返还地方,另外7 0%的增量留归中央.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1.中央与地方事权 和支出的划分.中央和地方之间财力分配,要以财权与事权相统一为原则.中央财政支出包括:国 防、外交、武警.重点建设(包括中央直属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试制费、地质勘探费)、中央财 政负担的支农支出和内外债还本付总,以及中央直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事业费支出.地方财政主 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具体包括、地方统筹的 基本建设投资、地方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试制费、支农支出、城市维护和建设费,以及地方各 项事业费支出.
2.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划分.根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按照税种划分中央与地 方的收入.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 要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并充实地方税税种,增加地方 税收入,具体划分如下:中央固定收入包括:关税、海关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中央企业所得税,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等部门集中交纳的收,人(包括营业税、所 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上交利润等.外贸企业出口退税,除现在地方已经负担 的20%部分外,以后发生的出口退税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地方固定收入包括:营业税(不含银 行总行、铁道、保险总公司的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地方企业上交利润,个人所得税,城镇 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银行总行、铁道、保险总公司集中 交纳的部分).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农牧业税、耕地占用税,契税,遗产税和 赠予税,房地产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享收入包括:增值税、 资源税、证券交易税.增值税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资源税按不同的资源品种划分陆 地资源税作为地方收入,海洋石油资源税作为中央收入.证券交易税,中央和地方各分享50%.通过以上改革,中央与地方直接组织财政收入的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按体制测算,中央财政直接 组织的收入将占到全国财政收入的60%左右,中央财政支出约占40%左右,还有20%的收入 通过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向地方转移.
3.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的确定.中央财政 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以1993年为基期年核定.按照1993年地方实际收入以及税制改革和中 央地方收入划分情况,核定1993年中央从地方净上划的收入数额,即消费税+75%的增值税 一中央下划收入(指原体制中归中央、实行新体制后划给地方的收入),并以此作为中央对地方税 收返还基数.从1994年开始,税收返还数额在1993年基数上逐年递增,递增率按全国增值 税和消费税增长率的1:0.3系数确定,即全国增值税和消费税每增长1%,中央财政对地方的 税收返还增长0.3%.
4.原包干体制有关事项的处理.实行分税制以后,原体制分配格局暂时 不变,过渡一段时间后,再逐步规范化.原体制中央对地方的补助继续按规定补助.原体制地方上 解仍按不同体制类型执行.实行递增上解的地区,按原规定继续递增上解;实行定额上解的地区,按原确定的上解额,继续定额上解;实行总额分成地区和原分税制试点地区,暂按递增上解办法,即:按1993年实际上解数和核定递增率,每年递增上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2-11
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后,搭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制度框架。追答

1)1994年税制改革的总体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分配关系,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收体系。

  (2)税制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①加强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主要调整税种布局,确定税率,理顺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适度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时,合理划分中央税种和地方税种,为理顺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创造条件。
  ②体现公平税负,公平竞争。主要是统一企业所得税,完善流转税,改变按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设置税种率,并使各类企业之间的税负大体公平,为平等竞争创造条件。
  ③发挥税收对个人收入和发展的调节作用,使个人收入分配保持合理差距,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④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利于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⑤简化、规范税制。主要是取消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税种,合并重复的税种,开征必要的新。
  ⑥保持原有的税负总水平,既不增加企业总体税负,又不减少国家财政收入,但一些地部门、企业以及个人的利益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税制改革理应是利益关分配格局的调整。
  ⑦严格控制优惠减免,规定除税法、税收条例所列的减税免税项目外,在执行中不准随意减税免税。
  (3)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主要涉及四方面的内容:
  ①以推行规范化的增值税为核心,相应设置消费税、营业税,建立新的流转课税体系,对外资企业停止征收原工商统一税,统一实的流转税制。
  ②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取消原来分别设置的国营企业所得国营企业调节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同时,国有企业不再执行企业承包所得税的包干制。
  ③统一个人所得税,取消原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人收入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统一实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的政策要对收入较高者征收,对中低收入者少征或不征。
  ④调整、撤并和开征其他一些税种。如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取消集市交易税、牲畜交易税、烧油特别税、奖金和工资调节税;开征土地增值税、证券交易税;盐税并入资源税,特别消费税并入消费税等。改革后的税种设置将由原有的32个减至23个。

第2个回答  2015-02-11
应该是税制改革吧
第3个回答  2015-02-11
经济体制改革